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傲唐 > 分节阅读 251

分节阅读 25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陪伴了,每每想起来真是有点遗憾。要是当年高力士没有参与这事,那该多好”

“陛下,相信高公公回朝后,再不会过问朝事,而是一心一意服侍陛下的”

“四郎,那此事就你去操持吧,最好让高力士早些回长安来”

“是,陛下,臣遵陛下旨意,一定会尽早让高公公回长安来,服侍陛下”

这件事杨晞主动提及,并愿意承担,李隆基心情好了很多,也马上说起其他事来。

“四郎,你守孝结束,终于可以出来做事了,不过朕已经老了,再没精力去管朝事了,许多事朕也没办法要求你去做了,原本要做的那些事,只有待新君即位后,才有可能去处断了”李隆基一脸的遗憾,说话间微微地闭上了眼睛,叹了口气后再道:“朕也知道自己的阳寿将近,该把皇位传给后人了,许多事就让后人去做吧四郎,相信你在守孝时候已经将要做的事都想的很清楚了,待新君即位,许多事你就可以放手去做,只是朕再也看不到大唐的盛况再现了”

“陛下,你只是身体暂恙,很快就会好的,千万别说这些丧气的话,如今天气还冷,待天气暖和一点,你身体肯定会马上好起来的,到时可以继续处理朝事”安慰人的活杨晞并不在行,他也只能干巴巴地说这几句自己听着都有点别扭的话。

他是相信李隆基的生命快走到尽头了。李隆基今年已经七十七岁了,在古代可以算是长寿了。如果没有去冬的这场病,李隆基可能还可以再活几年,但这场风寒却一下子将他的身体击垮了。宫中的太医差不多束手无策了,据某一个太医私下讲,他们已经没办法再施药了。

安禄山的叛乱起来之前,李隆基的身体还算不错,但安禄山叛乱的巨大打击及随后李亨的叛乱让他心力憔悴,非常受打击。睡眠时间不足,整天担虑,身体慢慢就差下来了。

李隆基苦笑着摆摆手,示意杨晞不要说这些安慰人的话,然后再道:“四郎,你父为国做出了许多的贡献,你也不差,不但率军平定了叛乱,而且还与你的岳父一道,联手驱逐了犯我边关的吐蕃人,让吐蕃人再也没能力染指我大唐的河山。你父子两代人,都为大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朕甚是欣慰。朕也没理会一些人的进言,给予了你以重用。也希望你以后能更好地为大唐做事,不辜负朕的期望”

“陛下,请你放心,臣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为大唐的繁荣兢兢业业做事,一定会让大唐更加繁盛,国力更强大,百姓更加富足”这些话杨晞说的非常理直气壮,这当然也是他的目标。

当然李隆基理解不了杨晞这番保证话真实的含义,要是他知道,说不定会当场斩了杨晞也不一定。

杨晞此番保证让李隆基挺是满意,他面带笑容地点点头,以示自己的认可。然后再收住笑容,一脸严肃地问杨晞道:“四郎,朕今日想问你,朕是将皇位传给太子好,还是永王好”

“啊”

第一百章心惊肉跳

李隆基没一点预兆的问询把杨晞吓了一大跳。

他根本没想到李隆基会突然间拿这么敏感、重大的问题来问询他,没有一点心理准备之下呆在了那里,回不过神来。因为没想过李隆基会问询他这个问题,他没想过如何回答。

杨晞当然不知道,李隆基对他进一步刮目相看,主要是因为这几年杨玉环时不时在李隆基面前说杨晞的好话,差不多把杨晞说成了一个几乎没什么问题,根正苗红的大忠臣,是可以托付任何事的大臣,对大唐,对大唐皇帝李隆基忠心耿耿,不然今天李隆基也不会和杨晞说这些话的。

看到杨晞吃惊后呆愣在了那里,李隆基并不以为意,他知道今日所说的话会让杨晞震惊的,当下也继续以不急不慢的话说道:“四郎,你心里觉得怎么样就怎么说,无论意见如何,朕都不会怪你的”

李隆基这句话没让杨晞感觉到任何的放心,这并不是李隆基怪不怪的问题,而是站队的问题。无论哪个年代,在新旧交替之际,总有许多人因为站错队毁了前程,甚至性命。倒霉的人可能是死在前一任皇帝手中,也可能是新皇即位后因为站错队而被贬被杀。深知这一点的杨晞,无论李隆基怎么说,自己心里的担心是肯定有的。他并不想在李隆基面前表态,这很危险。但李隆基这样问了,他怎么可以不表态今日李隆基召他进来,摆明就是要在他这时问出个答案来的。

那就只能豁出去了,把自己的真实意思讲明白。

也就在李隆基的注视中,杨晞深吸了口气,回答道:“陛下,臣很迷惑于陛下竟然问臣这个问题。如今朝中有太子,太子是大唐的储君,是大唐皇位的继承人。陛下要将皇位传于的人,肯定是太子。”

话一出口,杨晞松了口气,有点意外自己竟然会回答的这么“圆滑”。这话可是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来的,太子本来就是当作皇位继续人而设的,老皇帝将皇位传给太子那是理所当然的事。

一个子就将李隆基抛过来的难题解决了,杨晞心里顿然轻松。

只不过杨晞心里的轻松只持续了一小会,李隆基再一个问题马上砸过来。

“四郎。一些大臣认为太子性子太懦弱,能力也不足,以数次监国时候并没出色的表现。而永王璘各方面才能都不错,远胜太子,特别是这段时间他向朕提的许多建议,朕觉得都非常中肯,挺有头脑。有大臣提议改立永王璘为太子,朕也觉得以永王璘为太子可能更合适,只是不知道四郎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让杨晞无限头大。不过在刚才李隆基问询的时候,他已经在琢磨着该怎么表述这件事了,在李隆基问询完,他流露吃惊的时候。他也在思索着该怎么回答才合适。

李隆基看来对李玢真的挺失望,为了大唐的江山更稳固,为了大唐越来越强盛,他开始倾向于各方面更有才能的李璘了。这一点挺好理解。若是让杨晞选择的话,他也不希望继任者是个碌碌无为的人,肯定希望后来者能力非常出色。那样才能将事业什么的继续下去,将这个世界打造的更完美。

但杨晞无论如何都是不愿意看到李璘被立为太子的,要是李璘当了太子,那皇位和他基本就无缘了。当下也马上回答:“陛下,臣觉得这样做不妥当。”

“为何不妥当”李隆基并没有任何的惊愕,口气平静地问询。

“陛下,现太子被立后,各方面表现虽然不是很出色,但其处理朝事也没出什么差错,相信接触朝事久了,对这方面的事务会有灵念,处事能力会越来越好的。太子新立后,从来没有什么失德的事做出来,上次弹劾臣的事,也应该不错太子的主意,而是彭城郡王嫉妒臣才这样的”杨晞说着,语调也响了一点,“陛下,如今天下刚刚安定一些下来,民心也思定。要是现在再改立太子,并且太子没什么过错,那定会让许多大臣寒心,让天下百姓忧心忡忡的。为了天下的安宁,陛下要慎重处事啊”

李隆基在问询杨晞后,眼睛一直盯着杨晞看,杨晞说话时候的神情变化尽落在他眼里。

李隆基虽然老暮了,身体状况差不多到了风烛残年的地步,但脑袋还不是很糊涂的,很多时候都保持非常清醒的状态。他清楚在要不要改立太子的问题上,杨晞在今天之前不可能没有考虑过。他可以从杨晞说话时候的神态中判断出来这个大唐朝堂上最年轻的高官真实的想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