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傲唐 > 分节阅读 245

分节阅读 24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子亮你太高看我了,与你相比,什么人敢说自己才学好”李泌哈哈大笑了两声,“子亮,你可是让我敬佩的紧,如你这般能耐的人,放眼我大唐,都是极少,文武之道兼修,而且比一般人高了不知道有多少,呵呵,以后我可要多向你请教啊”

“相互探讨学习,谁叫我们是知交呢”杨晞跟着大笑。

就在杨晞为自己所想之事成了而高兴之时,另一个地方却有几个人为此担心了。

太极宫的东宫之内,太子李玢正与其嫡长子李倬商量事儿。

边上的人全都被屏退了。

“父亲,陛下授了颜真卿以文部尚书职,又令高适主持武部事务,如今把李泌也晋为中书侍郎了,父亲你就没觉得这其中有什么不对吗”李倬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说道:“父亲,这几个都是与杨晞密切相关的人,你觉得朝廷升迁了这几个人的官职,会与杨晞没有关系吗”

因为与杨晞的特殊关系,又有过明言的承诺,李玢对杨晞的感情很是复杂,听李倬说这样的话后,他似乎并未特别在意,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道:“倬儿,这应该是陛下的意思,杨晞应该能力还没大到能左右陛下的决定这个程度。这几个人确实有才学,要是能将这些人引为己用那该多好”

李倬摇摇头,不认同自己父亲的说法:“父亲,孩儿觉得这事肯定与杨晞有关,说不定他说动杨贵妃在陛下面前说情,让陛下升这些的人职。父亲,你举荐的人陛下极少有升迁的,你不觉得这其中有点不寻常吗”

听李倬这么说,李玢也感觉到有点不对劲了。是的,这段时间他向李隆基举荐了几个人,期望得到朝廷的重用,但并没完全如愿,即使举荐的人得了朝廷重用,也都是无关紧要的位置。

李泌是杨晞举荐的,这李玢知道,这个人入朝才不到一年,就当上了中书侍郎的职。一直追随杨晞的高适也位列武部侍郎职,还有岑参、杜甫、李白,这些杨晞举荐的人在朝中位置也都不低。

“难道父皇已经知道杨晞的身份,所以对杨晞格外恩宠吗”这是李玢突然间冒出来的念头。这个念头一出来,他自己都被吓了一跳。要是杨晞的真正身份李隆基知道了,又被李隆基接纳了,那说不定会有直接将皇位传给皇孙的事发生,看现在李隆基对杨晞的宠信程度就能明白这并不是杞人忧天。

杨晞能力太不错了,为了大唐的繁荣昌盛,李隆基有这样打算很正常。

李玢的心一下子乱了,要真是这样,那他所做都是无用功了,什么好事都轮不到他的头上

这是他万不能容忍的,他想当皇帝,想登上那个代表最高权力的位置。

但要真是发生他刚才所想的事,那他又该怎么办呢与杨晞直接站成对立面,拼个你死我活

他心里乱糟糟的,一下子失了方寸。

“父亲,你怎么了”自己的话没得到回应,看到李玢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李倬有点吃惊了。

李玢也回过神来,牵强地笑笑,“倬儿,没什么,父亲想到了一些事。你刚才所说的事,父亲会好好想一下,要真是杨晞所为,那我们肯定要想出个对策来的。”

“那好,父亲,就等你好好想一下,我们再讨论吧”未完待续。。

第九十一章虚情假意

感谢怀玉吹箫书友的月票,吹夏ove、书友101204184819642书友的打赏

“哦太子和李倬在商议要如何对付我”

李玢与李倬密议的事很快就传到了杨晞的耳朵里,不过他最终一笑置之,甚至没有惊愕。

这是很正常的事,如果李玢和李倬对他这个现在人气十足,非常得李隆基看重的年轻人都没特别关注的话,那他们也太不起大唐的太子和太子的嫡长子的称呼了。

作为太子的李玢有什么动静杨晞都能很快知道,因为这一点,他并不畏惧李玢针对他做出点什么。

李玢要是做了点什么,他可以采取措施化解掉,但他现在不想和李玢及李倬起明面上的冲突。

在东宫内安插了一些人,这件事他并没有和任何人讲,但得知李玢和李倬密仪对付他的事,他还是要和边上人说一下的,希望能得到边上人的帮忙,毕竟他现在有孝在身,不方便行事。

“岳父大人,要是太子违背了当初的承诺,你觉得小婿要如何做才好”郭子仪是现在杨晞最可信任的人之一,他首先去找郭子仪讨论这事。

“这是肯定会发生的事,子亮你难道真的相信李玢会兑现承诺”郭子仪对杨晞所说的没有任何惊异,而是对杨晞在这个问题没有心理准备而感到惊奇。

这话问的杨晞有点尴尬,嘿嘿笑了两声后道:“岳父大人,小婿自然是希望太子他能将答应我的事变成现实,那样就省事很多了。”

“你要是最终想实现你的梦想,那肯定要太子殿下兑现承诺,不过他肯定不会就这样轻易答应你,你必须要做出很多努力,才能让他答应,逼迫他兑现承诺的”郭子仪说的很直接了。

杨晞顿然明白了郭子仪的意思。

而高适知道这事后明显没郭子仪那样不当回事了,并不完全知道内情的他有点忧心忡忡。

“子亮。你父亲与废太子一直争斗,如今你与太子又要起争斗,那如何是好”

“可能我们杨家人注定是要与太子起争斗的,呵呵”杨晞自嘲,不过也安慰高适道:“达夫兄,你不必担忧,太子只是因为我恩师颜公及李泌及你在朝中职务的升迁而心生担忧,相信这也是被人蛊惑之故,过一些时日就没事了。我们都是大唐之臣,只忠于大唐。所做地切都是为了天下的长治久安。既然如此。那我们又何必担忧太多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