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傲唐 > 分节阅读 105

分节阅读 10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所以爹爹现在有点犯难了。”

在这件事上,杨国忠并没隐瞒和欺骗杨晞,直接将自己的意思及烦恼说明了。

因为知道皇帝有改立太子的意思,李隆基的那些儿子中许多人图谋太子位,一直在蠢蠢欲动,杨国忠这样大权在握的人,他们也肯定极力拉拢,想让杨国忠支持他们。

但杨国忠也是老谋深算的人,这种事上他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答应的。

他希望拥立的人是一个会给他更高权力、更多荣耀的人,或者可以听他话,由他控制的人,但这样的人,他还没发现。一些他觉得比较符合他要求的皇子,他也保持着不咸不淡的交往。

听杨国忠说了一些情况后,杨晞也只能无奈地回答:“父亲,可惜孩儿对陛下的这些儿子更不熟悉,在这件事上,恐怕没办法给你意见了”

“为父也明白这一点,”杨国忠点头认可杨晞的说法,但又马上说道:“不过爹爹还是想和你说说这事”

“与爹爹来往较密,关系较好的有六皇子荣王李琬,十三皇子颖王李璬,十六皇子永王李璘、二十皇子延王李玢,二十六皇子丰王李珙,只可惜荣王琬在安禄山叛乱暴发后,不幸病亡,而十三皇子颖王璬,性子又懦弱,十六皇子永王璘太有心计,二十皇子片王玢倒是挺不错,不过”延王李玢的事,杨国忠开了头,但却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讲下去,而是直接讲丰王李珙了,“二十六皇子丰王珙,倒是挺合为父的意,只是此人太过于有心计,为父怕他过河拆桥,替他扶到太子位,他翻脸不认人,甚至最终对为父下黑手都不一定。唉”

杨国忠说着,无奈地叹了口气后,重新在杨晞身边坐下。

“父亲,原来你早已经有了打算,只不过没最终下决定而已,”杨晞挺惊异的。

他也感慨,李隆基的生育能力太强大了,有三十子二十九女,这么多子女生下来,叫什么他不一定记的住,哪个人长成什么样子也不一定知道。还有更麻烦的事就是,在立谁为太子的事上很难决定,这么多儿子,大部分的人都想当太子的,特别是在李隆基流露出想废李亨太子位的意思后更是如此。

杨晞来不及感慨,更来不及想太多之际,杨国忠也开始讲述一些关于立太子之事的纠葛事。

李隆基的长子李琮并未被立为太子,只是在天宝十一载病死后被追赠为太子,二子李瑛在开元三年就被立为皇太子,不过开元二十五年,在武惠妃及驸马杨洄的构陷下,李瑛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一起被废为庶人并赐死。当时在立何人为太子的事上,李隆基很犯难,最终还是听从了高力士“应该立长”的言语劝说下,立三子李亨为太子。

李亨因此对高力士感激涕零,一直称高力士为“二兄”。

因为高力士深得皇帝李隆基的宠幸,权倾朝野,许多朝事都是他拿主意,没什么人不怕他的,对其都表现的都非常尊敬,诸王称其为“阿翁”,附马称之为“爷”。李林甫死后杨国忠得宠,但杨国忠在朝中唯一忌惮及不敢惹的人就是高力士,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杨国忠得到了宠幸,还是没能超过高力士的。要不是高力士是宦官,那百官之首的位置也肯定是落在高力士头上,而不是杨国忠之身的。正因为高力士极度得李隆基的宠,而李亨的太子位又是在他建议下而立的,即使李隆基很不喜欢李亨,几度有废立的念头,但因为高力士不赞同,也就一直这么拖着。

在说了一大通关于太子,关于高力士的事后,杨国忠感慨了一句:“晞儿,要是没有高力士,朝中许多事就不会这么复杂了”

杨晞知道,在这个时候他不能再无动于衷,不发表意见了,也马上说道:“父亲,孩儿知道,如果太子李亨即位为皇,那我们杨家的荣耀不可能再延续下去,所以孩儿支持父亲建议陛下改立太子而且父亲应该趁现在天下起乱的时候,让陛下下决心,另立皇子为太子。”

听杨晞明确这样说,杨国忠很是惊异,随即有欢喜之态露出来:“晞儿,你能支持爹爹的提议,爹爹很欣喜。爹爹知道,几个兄弟中,你是最聪慧的,你也最给给予爹爹以帮助。如今你回京了,也是好事,你现在掌领了左龙武卫,只不过没去正式履职,爹爹会建议陛下,趁你这次回京叙职之际,正式领了此务。你领了龙武卫,许多事就好办多了,爹爹做事都更有底气了。”

一听杨国忠如此说,杨晞心里跳了一跳,不会杨国忠有什么兵谏的想法吧不过杨国忠随后的话马上将他心里的疑惑消除了。

“晞儿,李亨有高力士的支持,陛下不一定会下决心将其废了,不过李亨当太子也很多年了,但陛下一直没将皇位传于他,叛乱起来后,虽然数次有这样的意思表露,但终没这样做。陛下又数次流露出要废其太子位的意思,他一定非常着急,怕太子位有失,”杨国忠说到这里,顿了一顿后再道:“要是让他感觉到陛下非常强烈想改立太子,那他一定忍不住,说不定会采取什么动作。要真是这样,那定会惹恼陛下,让陛下马上下决定也不一定。”

杨晞愕然间也马上明白了杨国忠的意思,杨国忠的意思就是逼李亨采取行动,要是李亨忍不住,采取行动,想效仿当年的李世民,那就可以趁机置其于死地。

李隆基定不会容忍李亨的举动的。

不过李亨要真是这样做,在与其争斗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将禁军抓在手里,不然可能会是极大的麻烦事,杨晞也完全明白了杨国忠刚才所说话的意思。

杨国忠是庆幸他这个时候回来,并准备让他马上去履行左龙武大将军职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章我要娶你当妻子

第二更

刚回长安与杨国忠的一番交谈,虽然没讨论出个最终结果来,但杨晞已经将朝中与太子之位相争的情况了解了个大概。

李隆基的儿子很多,许多儿子都在觊觎太子之位,明目张胆的也就刚才杨国忠所言这几位,特别是永王李璘,杨国忠说李隆基的这个儿子表现的最为“活跃”,甚至数次来府上拜访时候,都是明目张胆地寻找杨国忠的支持,并表示要是他代李亨为太子,并最终即位的话,定会继续让杨国忠代掌朝事,凡事都问询于他的。只不过杨国忠对李璘的示好并没直接的回应,而是含糊其辞地推托。

“晞儿,在拥立谁为太子这件事上,必须慎之又慎,万不能有差错,不然大祸必临”这是杨国忠在与杨晞说完后最终的感慨。

杨晞当然明白这件事的重要程度,要是稍有不慎,拥立者最终没能当上太子,那成功胜出的人在执掌大权后必定会“报复”,为了自己权力的巩固清洗一些潜在或者实际的威胁,没站对队伍的人,终将倒霉。

杨晞也能明白杨国忠及其他那些觊觎太子位皇子的焦急心情,毕竟李隆基已经七十几岁了,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突然将皇位传于太子,谁也没办法预料他什么时候会驾崩。要是突然发生了这些事,那任何人都是措手不及的,没办法临时做什么应对的措施。只能及早布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