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傲唐 > 分节阅读 61

分节阅读 6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隆基不可能再闭着眼睛了,也马上从榻上起身,伸手扶起同样跪下的杨玉环,再示意杨国忠也起身,重重叹口气后再道:“你们说的也有理,朕要是现在退位,可能真的会乱了军心。唉,还是等叛平息后再议传位之事吧不过朕真的累了。”

“陛下累了,就好生休息一下,休息好了,就不会觉得累了”松了口气的杨国忠作了一礼,准备告退了,“陛下,臣就不打扰你休息了,你好生睡个觉吧,有什么事臣会替陛下处置,要是有什么难决的事,也随时进来禀报的”

重新躺下的李隆基微微地点点头,“国忠,那你去吧,朕很困了”

“是,陛下,娘娘,臣告退”

第十七章可惜啊

感谢戴天宇书友的打赏新的一周开始,期待书友们的继续支持

---------------

并没说什么话的杨晞跟着杨国忠退出了李隆基的寝宫,父子两人无言地穿过宫室,走到一无人之处后,这才停了下来。

“父亲,陛下是真的要退位吗”杨晞小声地问道。

杨国忠想了一下,摇摇头,“陛下肯定不是真的想退位,他只是年岁大了,有点疲于应付现在的局势才这样说的,他说的是负气的话。但是为父就是怕万一,怕万一陛下真的如此决定了,将皇位传于太子,那我们杨家就从此倒霉了。因此无论陛下是真心还是假意要退位,一定要想办法阻止。”

“孩儿明白了”

看到边上没任何人,杨国忠心一横,压低声音道:“晞儿,想必你也知道为父与太子不和,矛盾非常大,只是为父从来没和你说过其中的情况,这些事也不能再瞒着你,一定会和你细说的。只是今日时间仓促,来不及详说了,待什么时候有机会,为父再好生与你说说”

“是,父亲,到时孩儿一定会好好聆听父亲的教诲,”杨晞轻声答应道。

杨国忠点点头,也没再说什么,示意杨晞跟他一道出宫了。

在出了宫后,杨国忠再吩咐了杨晞几句,让他先回府休息,自己依然在政事堂处事。

杨晞也回到了府中,在过去和母亲裴柔说了几句话后,也就回自己的小院,准备休息一会。

平儿很体贴地过来服侍,杨晞和她调笑了几句,也就在小姑娘的轻轻捶敲之下安然入睡了。

一觉醒来,杨晞觉得精力充沛,心情很好,而这时朝廷奖赏的诏令也送到府上了。

李隆基给予了杨晞以重赏:授杨晞以渭南县子的爵位,真食邑三百户,并奖赏给杨晞一座府邸,还有许多金银钱帛。

这样的奖赏不可谓不重了,只是没有职务上升迁。杨晞初授官,已经被授以龙武将军职,并领兵马副元帅,依现在的情况,职务上并不可能再得升迁,只能留待以后了。

杨晞对此挺是满意,李隆基赏赐了一座府邸,那就是说他现在已经可以开府立户,自成一家了,不需要再和父母住在一起,这是他渴望的。

谁都想成家立业,杨晞也想。有了自己的府邸,有了自己的功业,才是成家立业的开始。

灵宝兵败,导致二十万唐军被安禄山的叛军全歼,主管潼关军务的哥舒翰罪责非常大,也就在杨晞任潼关兵马使后,哥舒翰的职位被剥夺,以白身从军效力。

不过此次随杨晞归朝后,朝廷并未马上宣布对其的进一步处罚,杨晞也没听到有什么关于他的消息传来,到他府上去拜访的人也都吃了闭门羹,谁也不得见,好像这个老将归来后,就从人间蒸发了一样。杨晞本想在回潼关之前去探望一下,但想想还是算了。

这个时候他去探望或许是情理上应该做的事,但也是不合适的事,因为自己父亲杨国忠的缘故,他现在暂时还不要去拜访为好。

----------------

劝慰了不舍得他离去的母亲裴柔,再与父亲杨国忠一道进宫禀告了皇帝李隆基,天刚擦黑,杨晞就在杨国忠的相送下,踏是上返回潼关的行程。

太阳下山,清风徐来的清凉中,意气奋发的杨晞率着数十名亲卫家将,奔驰在往潼关的官道上。

上半夜月色很亮,不需要点火把就可以在官道上快行。不过晚上时候没办法跑的很快,到了夜半月亮又下山后,只能点着火把前行。也到了将近黎明时候,杨晞一行才抵达潼关城。

先一步接到消息的高适、王思礼、庞忠、李承光、李福德等主要将领都迎出了西门。

杨晞是潼关镇军的主将,主将归来,属下的将领出来迎接很正常,但这些出城迎接的将领都抱有自己的心思。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参加过灵宝战役,大多都负有打了败仗的罪责。杨晞在回长安之前,曾应允过他们会在皇帝面前为他们陈情,让皇帝减轻处罚或者赦免他们的罪责。如今杨晞归来,也肯定带回来了皇帝的处理意见,无论谁都想在第一时间听到杨晞告诉他们最终的结果。

杨晞当然不可能完全知道这些人的心思,不过这么多将领在他抵达潼关西门时候都出城迎接,还是让他有点惊喜。

他把将领们出城迎接的行为看成了对他这个最高指挥官的进一步认同。

麾下将领如此礼待他,他当然高兴的。

杨晞也第一时间问询了诸将潼关附近的情况。

从诸将的先后报告中杨晞也明白了潼关附近敌情的最新情况。

安庆绪和崔乾佑指挥叛军攻城失败,退守陕郡后,也没再派兵往潼关方向来,只是屯兵陕郡一线,并在灵宝附近布置了重兵,严防潼关方向的兵马有可能的攻击。可以说现在的局面又恢复到了灵宝兵败之前的状态,双方人马隔着一定距离对峙。据派出的探子打探回来的消息,安禄山已经率部返回了洛阳,安庆绪也带着一部人马到洛阳去了,驻守陕郡附近的叛军十万余人马,全由崔乾佑掌领。

“杨元帅,末将猜测,叛军给养供应肯定跟不上了,不然不会全部退到陕郡一带的,”高适在报告完情况后,也和杨晞说了自己的猜测,“按理叛军并未遭遇毁灭性的打击,他们有能力再次攻城。末将猜测他们肯定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否则会继续屯兵潼关城下的。”

“本帅认同高将军的猜测,叛军所需物资全靠从洛阳方向运来,十几万人马的给养不是小数目,要保证供应的充足决非易事”与众将一道策马进城的杨晞在听了高适所说后呵呵笑着道:“只可惜,潼关的十余万人马数量还是太少,近半人马没经过系统训练,不然可以有另外的打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