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傲唐 > 分节阅读 49

分节阅读 4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多,几百块竹木排基本就可以架设一条通道。只要想到这些的人,定是会赞同此议的。

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安庆绪也似乎受到了鼓励,仿佛胜利就在眼前,也没犹豫马上下达了命令,令军士抓紧时间砍伐树木、竹子,制作上千架的竹、木排,一定要在中午之前制作完成。

在安庆绪的命令下达后,各将也马上去做布置了。

一时间,潼关附近到处都是砍伐树木和竹子的军士,华山东面潼关近处的植被遭到大面积的破坏。

---------

“杨元帅,你真的神了,几封信射到叛军阵中后,叛军竟然停止了攻击”在太阳升的老高,但依然没看到叛军开始攻城,反而其列队待命的军士还后退了一定距离,王思礼忍不住将心中的惊叹说了出来,他很想知道杨晞在信中都说了什么,但又不好直接问询,只能含蓄地表示探问。

“本帅的信只是缓兵之际,希望安庆绪看到信后,能暂时打消攻城的念头,看来还真奏效了”杨晞回头看看脸上有些惊叹之色的王思礼,再看看其他相似神色的将领,笑道:“不过安庆绪不可能就此罢休的,他麾下的十多万人马可不是摆设,这些都是善战的边军,他们一定会想办法继续攻城的”

一边的庞忠听了后,忍不住说出了自己心里的疑惑:“可是元帅,禁沟天险已经恢复,叛军昨天晚上攻城时候想运土填埋的计划也放弃了,他们很难越过禁沟天险,安庆绪不趁我军疲弱之际进攻,待我后续援军抵达,他还怎么攻城”

杨晞眺望着远处叛军的阵列,叹了口气后说道:“叛军知道禁沟天险极难越过,所以他们在昨天晚上攻城时候想运泥土填埋,只不过被我方密集的箭矢打击后放弃了此想法,但此举也表明叛军就是想将禁沟填平后再行攻击的叛军肯定不会放弃此念,更不会就此罢兵止战,退出潼关的”

“那,元帅你认为叛军会用什么办法进攻呢”一直沉默不语的原行军司马田良丘忍不住问道。

杨晞手指着远处一些隐约可见,正在努力砍伐树木的叛军军士,“你们看,叛军开始大规模砍伐树木了,想必他们是准备制作更多的云梯,还有木排之类可以铺垫的东西,要是本帅所料不差的话,叛军肯定是想用木排之类的东西,填塞禁沟,在南门外的禁沟都填平后,再全线攻城”

“什么”听了杨晞此话后,众将都大惊失色

“这没什么好怕,本帅已经直到了应付的办法”杨晞说着,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末将明白了马上就去做准备”

听了杨晞所言后,所有人都恍然大悟,马上依杨晞的吩咐去做准备了。

第八十四章要严惩陈玄礼

“陛下,这是臣刚刚收到的潼关急报”长安,兴庆宫,勤政楼内,杨国忠正将一份刚刚收到的潼关急报及先前收到的几份杨晞的奏报呈到皇帝李隆基面前。

皇帝李隆基趁着昨天晚上雨后的清凉,睡了个很安稳的觉,今日起来后自觉精神不错,就到勤政楼处理政务了。却是没想到,刚刚看了一份奏折,杨国忠就心急火类燎地求见了。看杨国忠那着急的样子,对潼关事务稍稍放了点心的李隆基心又提了起来,马上伸手接过,仔细地看了起来。

一看之下马上大怒,“呯”地用力拍了一下桌案,怒不可遏地吼道:“陈玄礼竟然为了一己私利,故意拖延行军速度,不倾全力救援潼关,该死”

听李隆基如此说,杨国忠原本担着的一点心放了下来,马上作礼奏道:“陛下,潼关前线万分危急,杨晞数次送来急报,要求朝廷督促陈玄礼所部加快行进速度,以免潼关出现危险。窦华、张渐部拼命急进,已经在昨天天黑后抵达潼关,并马上投入战斗,阻了叛军连夜的攻城”

“郑昂部也在今日一早抵达潼关,马上加入了守城的序列,唯有陈玄礼亲领的人马,至今还在半路上拖延,最快要到午后才能抵达潼关陛下,陈玄礼对臣有私怨,并将私怨带到朝事上,不顾如今国难当头,潼关危急,在率军救援潼关的路上故意拖延时间,以致比其他几路人马迟了近一天时间才能抵达潼关,他这是想置杨晞及潼关的大唐将士于死地,完全不顾大唐的安然,无视陛下的心忧,陛下一定要严责,万不能姑息,不然会寒了浴血奋战的潼关数万将军的心”

李隆基听了杨国忠这番话后,反倒冷静了下来,并没马上表态。

见李隆基意外的没有继续表示愤怒,杨国忠有点奇怪,也马上再道:“陛下,陈玄礼这般无视潼关的危机,没一点顾全大局的想法,臣觉得他到了潼关后,也不会听从杨晞的调遣,甚至会与四郎唱反调,这次救援的人马中有不少是陈玄礼的亲信人物,陈玄礼要真是想这样,在其率军抵达潼关后,潼关军队起内乱都不一定陛下,臣甚是心忧,担心杨晞不能调遣陈玄礼所带的人马,因此在收到杨晞新的奏请后,不敢有任何的耽搁,马上进宫求见陛下了”

“陛下,国难当头,形势危急,杨晞指挥潼关的万余残兵败将,已经击退了叛军大规模的攻城,他完全能指挥人马将叛军阻挡在潼关城外,陛下千万不能让陈玄礼这样心胸狭窄的人坏了事,让叛军有机可趁陛下,你不能因为陈玄礼是跟随你多年的老臣就对他姑息迁就,一定要严惩才可啊陛下”

杨国忠说着,“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重重的磕了几个响头,再声泪俱下地说道:“陛下,杨晞在六百里加急的奏报中也请求治陈玄礼的罪,至少要将其召回京,不让他在潼关插手军务,为了潼关防守的顺利,为了严肃军纪,防止再有领军的将领这样做,为一己私利之故故意延误军机,臣恳请陛下马上下诏将陈玄礼召回京问罪,一定要加以严惩,不然定会寒了前方将士的心,他们再无心御敌军心一散,即使杨晞能耐再大,也无回天之力了”

“国忠,你快起来吧”见杨国忠如此“诚惶诚恐”,李隆基很受触动,亲自离座将杨国忠搀了起来,“国忠,你放心,朕知道潼关形势危急,潼关军队内部万不能起乱,陈玄礼故意拖延行进速度,朕知晓这一点,朕定会严惩其罪的”

此前已经有杨国忠安插在陈玄礼部内的亲信人物传回来密信,说陈玄礼故意拖延行进速度,想坐收渔翁之利,杨国忠也将此事报告给了李隆基,但那时李隆基并没什么表态,没有要惩处陈玄礼的想法,只是下诏令其加快行进速度。李隆基期望陈玄礼再收到朝廷的数次催促命令后,能全速前进,尽快抵达潼关,以消除其他人的怨言。却是没想到,陈玄礼依然我行我素,至今还没抵达潼关。

原本与陈玄礼部一道行进的郑昂部都在今日晨间抵达了潼关,陈玄礼后续四万人马还要半天多的行程,任何人都可以看出来其中的奥妙,李隆基虽然年岁大了,但并没变傻,完全明白这一点,因此在看到杨晞以六百里加急送来的“诉苦”奏折后勃然大怒,连陈玄礼该死的话都说了出来。

但他也知道,杨国忠刚才这般请求,是有落井下石,想置陈玄礼与死地的想法,他也没马上表态要怎么处罚这位一直跟着他,对他忠心耿耿的老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