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傲唐 > 分节阅读 42

分节阅读 4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只有一万余,后续援军还在路上,攻城的叛军有十五万左右,安禄山安贼还亲自率领援军急驰过来途中要是失了箭矢的威力,光凭军士的对杀,我潼关守军处于劣势,肯定会出现危险的甚至大雨会冲塌已经破旧的潼关城墙,更容易让叛军登城因此,臣觉得,下雨非常但不是上天助我,还会对我军产生更不利的影响”

“韦爱卿说的在理”李隆基所想与韦见素差不多,听了韦见素说这些原因,也立即点头称道,再对依然依信非信的杨国忠说道:“国忠,朕也是如此想的,朕可是亲自领过兵,知道风雨天打仗的辛苦,因此相信,要是现在叛军正在攻城,那守城的官军一定会很吃力的,毕竟叛军人数太多了”

见皇帝认同了他的说法,韦见素在李隆基几句感慨的话说完后,马上跟着再解释:“陛下,臣还觉得,大雨会对我后续援军的行进造成很大的麻烦,军士冒着风雨行进,速度肯定不会很快,要是雨下的很长,定会使得援军抵达的时间延迟,要是叛军趁大雨持续进攻,对我潼关守军很不利的”

韦见素的后面这几句话触动了杨国忠心里那根弦,让他马上担心起来,要真是援军因大雨延误了行程,不能及时抵达潼关,那潼关的危险又加大了几分,当下也马上对李隆基作礼请奏道:“陛下,臣希望陛下再传令陈大将军,还有窦华、张渐,让他们不能因雨耽误了行程,一定要冒雨急进,以尽快抵达潼关,免得潼关有失”

“唔说的有理”李隆基马上点点头,转身对跟在身后的高力士说道:“力士,马上传朕旨意,要陈玄礼、窦华、张渐加快行进速度,无论多大风雨也不停停歇,窦华和张渐部一定要在天黑前抵达潼关,不得有误,不然严惩不怠”

“是,陛下”高力士应了声,作了一礼后,就转身离去,将李隆基的旨意传达下去,并严令以最快速度送到陈玄礼、窦华、张渐手上。

“喀嚓”一声巨大的响声中,一道明亮的闪电将阴暗的天劈成了两半,将殿内的三人都吓了一跳,杨国忠和韦见素赶紧过去将李隆基扶住。

“陛下,马上要下大雨了,你进内休息一下吧”杨国忠轻声说道。

“唔,到里面去吧”李隆基点点头,示意杨国忠和韦见素扶他进去。

扶着李隆基进殿去的杨国忠小声地说道:“陛下,只要陈玄礼的人马能尽快赶到潼关,那叛军再有几十万人马也不要担心了后面的三万人马也快组建完了,臣已经严令下去,让他们在天黑之前出发,争取后天晚上能抵达潼关”

“希望潼关无忧”李隆基轻轻地叹了口气,也不再说话。

又一道闪电急速劈下,惊天动地的雷声随之而来,“嗒嗒”连续的响声在院子里响起来,那是粗大的雨滴落地而起的声音。

随着雷电越来越密集,天上的乌云翻腾的也越来越厉害,终于在风止住之时,倾盆大雨从天而落

c

第七十七章援军被阻

这场大雨是从潼关方向,也就是东面开始下的,雨带从潼关往长安方向移动,范围很大,在潼关已经下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长安才开始下。

正快速往潼关方向行进的援军,也被雨淋在了路上。

在天上云层厚了,有凉风起来之时,窦华还很欢喜的。今天的午后非常闷热,有不少军士在奔跑途中中暑倒地了,一些马也吃不消,在奔跑中毙倒在路上。后来太阳隐掉了,还有风吹来,人感觉舒服凉爽多了,大喜的窦华马上下令军士加快行进速度,趁这难得的凉爽时候多路一些路。

不过随后大风就起来,风非常大,凉爽倒是更凉爽了,但却给他们的快速行进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风是从东南面吹来的,他们是迎风跑,速度根本跑不快,耗费体力也很大,这让他叫苦不迭。

随后风是越来越大,一些体力差一点的军士都被迎面的风吹落马下,无奈之下窦华只得下令军士到邻近的驿馆暂避,并趁机补充食物和饮水,还有马的草料,准备在大风小一些后再前行。

不过让窦华更叫苦连天的事随即发生。风静了后,倾盆大雨随之而来,他们的行动依然受阻。

但窦华已经不敢再在驿馆停留,在风小了,雨刚开始下之时,就已经下令军士上马再行,以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急行。

在他们再次踏上行程的时候,雨是越来越大,大的根本看不清前方情况,大雨打在人身上,又凉又疼,但窦华可不敢再有任何的迟疑,传令手下军士,顶着风雨继续行进,能跑多快就跑多快。皇帝的命令他已经接到了好几次,每次都是严令他们急速行进,一定要在天黑前抵达潼关,不得延误。

原本预计是一定能在天黑前抵达潼关的,但这场突如其来的雷雨,却将他的如意算盘拔乱了,要是雨一直下,那入夜后都不一定能抵达潼关。据军士通过驿站的探报,他们距潼关城才二十几里路了,但窦华也知道,这剩下的二十几里路,却是最难行的,要费多少时间,谁也不知道。

雷鸣电闪,倾盆大雨,大雨打的人马都睁不开眼睛,一些马都受惊,很难控制,甚至有些人跑着跑着跑到官道外面的田里去了。

跟在窦华后面的张渐部遭遇到的情况也是差不多,但他与窦华采取的策略不同,他并没有在大风起来时候趁势休整,而是顶风跑了一阵,在大雨刚下时候,这才到路边一村子休整,并令军士补充饮水、食物及马的草料,在雨下了一会后,看没有停止的迹象,这才令军士重新上马,顶着风雨赶路。

张渐的想法与杨国忠差不多,他觉得这场大雨是天助我大唐,叛军肯定不会在如此大风雨的天气中对潼关城展开攻击,即使叛军已经攻城,也会因为天气的原因而暂缓的。

大雨虽然阻碍了他们的行进速度,但相对来说对潼关守军更有利,至少可以将叛军的攻势暂时瓦解,让潼关的守军有喘息的机会,也给他们的人马援救争取了时间。

他们这些正在路上快速东进的救援人马,肯定有足够的时间供他们消耗,在他们抵达潼关之时,潼关的危机肯定还没出现。因为这样的想法,张渐虽然令军士冒雨前行,但并没有一再下令要全速前行,甚至还会在风雨加大时候,再令军士躲雨,这样的情况直到长安方向再次送来皇帝的急报才改变。

但那时候雨已经基本停了,他部人马也重新开始加快速度,当然这是后话。

距张渐部几十里地的陈玄礼亲领的大军,自然也遭遇了大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