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傲唐 > 分节阅读 32

分节阅读 3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晞的要求,但在随杨晞来潼关这一天一夜后,他再也不敢有任何拂自家这个四公子意的事做出来。如此杀供果断的主人,要是当随从的敢有什么不敬的表示,谁也不知道会受到什么处罚。

虽然希望杨晞能再睡一会,但杨晞要去巡城,杨东不敢有什么的迟疑,更不敢说什么劝阻的话,只能乖乖地带着百来名手下,护卫着杨晞上城头。

城头上点头很多灯笼和火把,不断有全副武装的军士在来回巡逻,但除去军士巡逻时候踩踏城墙发出的整齐响声外,没有其他声响,连原本很热闹的虫叫鸟鸣都听不见的。这份静谧让人觉得很安宁,仿佛这里不是战场,而是普通的一座城隘,城内百姓全进入梦乡,很安详一样。

但杨晞知道,待一会天亮后,可能是上午,最多中午,这里将会进行一场非常剧烈的城池攻防之战,有数不清的军士将命丧在城头上下,现在在城头上巡逻的军士,很多人可能也在一段时间后失了性命。汉潼关城下,已经有数百成千的军队死在了那里,很快那里的尸体就会腐烂,恶臭充满整个城隘。现在的潼关城内外,闻去都是那种非常不好闻的味道,里面有焦灰的味道,有尸体焚烧后的怪味,还有尸体腐烂的恶臭,多种气味夹杂在一起,让人闻着不舒服。

还好晚上的风比较大,将许多难闻的味道吹走了,不然会让人觉得更恶心。

看着整齐列队巡逻的军士在他面前驻足,大声行礼问候后,在他的示意下继续巡逻之时,杨晞很是感慨。几个月前,攻防的双方都有同一个名称,那就是他们都是大唐帝国的军队,但如今,两队人马却成了生死之敌,而且名称也换了,一方仍然是大唐帝国的军士,而另外一方变成了大燕的军队。

同室操戈,你死我活,这是大唐的悲哀,也是天下黎民百姓的悲哀。

杨晞知道,历史上的安史之乱持续了十几年,大唐的皇帝也在此间换了三任,分别是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直到唐代宗李豫时候,才将叛乱彻底平息,而那时候,无数的军民在动乱中丧命,大唐的盛世气象已经被完全摧毁,从此走向衰败,并且一撅不振。

杨晞希望,因为他这个穿越人的到来,所有一切历史都因他的出现而改变。

而改变,必须从守住潼关,避免长安陷落,让皇帝李隆基不至于西逃入蜀开始。

要是因为他的出现,成功地将叛军阻止在了潼关城外,进尔重创叛军,那历史的进程很快就会被打乱,以后的历史肯定不会如原来一样发展了。

想着自己的所作所为正在改变着历史,杨晞心中一份使命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

无论如何,都要全力以赴,守好潼关,不让潼关陷于敌手。有了这份雄心和使命感,杨晞巡城的脚步都走的很轻松,甚至还很自然地走到守在城垛口的军士面前,亲切地拍拍他们的肩膀,以示慰问。

杨晞被委以兵马副元帅的命令已经宣布,每个军士都知道这位最轻的小伙子名正言顺地执掌了潼关的军务,再加上白天时候杨晞那么多让人惊叹的表现,大多军士都对杨晞很敬服,打心底生出一种敬畏的感觉。看到这位统兵元帅如此亲切地来拍肩膀,表示鼓励,有幸被拍肩膀的军士竟然激动的有点哽咽了。一天之前他们还是溃兵,不知道要被怎么处罚,但现在他们已经不担心被处罚,甚至还得到了元帅的亲切鼓励,小兵兵们能不激动吗要知道这个时代,尊卑是很有别的。

就在杨晞有意或者无意间演着慰抚军士的戏时,前方过来另外一彪人马,在大声喝问后才知道是一觉睡醒的高适率着一群军士在巡逻东南方向的城头。

在知道对面是杨晞带着亲卫巡城时候,高适马上就带着两名副手跑了过来,行了军礼后大声地报告:“报告杨元帅,末将怕叛军趁夜攻城,正带着军士上城头巡守”

杨晞还了礼后,道:“高将军辛苦了”

“元帅,我军灵宝惨败,二十万人马几近全军覆灭,潼关危在旦夕,末将不敢有任何的懈怠,不敢言任何的辛苦”

高适虽然没参加灵宝之战,但作为哥舒翰的高级幕僚,如果朝廷降罪的话,他也会跟着受到处罚。

不只是他,其他所有的哥舒翰手下部将都是如此,许多人就像高适这样,期望能用自己努力的表现减轻自己身上所背的罪,甚至将功赎罪。

原本抱着杀敌立功,以军功博取升迁的高适,在这方面更加表现的努力。

这一点,不只哥舒翰看在眼里,连杨晞这个刚来潼关执掌军务的人也一下子看出来了

彼此的感觉不错,再加上杨晞又知道历史上高适的大名,心里早有招揽到自己名下之心,听高适如此讲,也就顺势说道:“高将军的才情让人惊叹,高将军的做事能力也很让人欣赏,现在只屈居一监察御史、掌司马的职务与高将军的才能太不相配了,本帅一定禀明陛下,晋你朝中职务这样吧,自今日起,你就随着本帅处事,代本帅执掌军务机要,执行军司马职本帅会马上禀报朝廷,为你讨任命的”

高适愕然,愣在了那里,不过也只愣了一会,马上就恭敬地作礼致谢:“多谢杨元帅垂爱,末将一定不辱使命,不负元帅所托”

第五十六章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重感冒了,难受的要死,唐远想稍稍偷懒一下,每天早点睡觉,这两天改为每天两章更新,欠下来的以后补上,请书友们见谅

高适当然想不到,近凌晨时分在城头上与杨晞的这次巧遇,竟然让他意外地得到了升迁。

虽然杨晞许诺的升迁有点让他犹豫,犹豫着要不要接受,毕竟对方是杨国忠的儿子。但对杨晞先入为主的好感,及杨晞在抵达潼关后所做的一切布置让他不得不心生敬佩,能在这样杀伐果断,做事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人手下任职,感觉会非常好的,自己的才能很可能可以得到完全的发挥。

也只犹豫了一会,高适就接受了杨晞的当场任命,并表示了自己的决心。

高适接受了他的临时任命,并没有任何的推拒,杨晞知道,这个历史上的名人已经会初步听服于他了。无论哪个时代,要想干大事,干成大事,必须要有一批得力的手下,忠诚度很高的得力手下,杨晞也清楚,他虽然现在行元帅的职,但真正会完全听服于他个人的人,几乎还没有

无论是哥舒翰,还是庞忠、李福德等人,都是因为他负着圣命而来,或者是他父亲杨国忠的亲信之故才暂时听服于他,要是这些前提条件都没有了,那这些人也不会太把他当回事。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他不但要率领这万余残兵败将守住潼关城,而且要连续不断地收“小弟”。

手下有了一批忠心于自己的人,那才可以做事,才可以做大事。

他希望高适是他所收的第一个“小弟”,以后能听服于他,为他做事,为他出谋划策。

他也相信,无论年岁多少大的人物,他都有信心让他们折服于他的能力和手段,助他成大事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