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傲唐 > 分节阅读 21

分节阅读 2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城能布防的兵力不多,十二连城也是一样,但要攻破这几个要隘,叛军付出的努力和代价必须很大。

杨晞在抵达潼关,初步布防时,只是听别人口中讲述了潼关城的地形及各险要地方,并未实际观察过这些地方,可以说并没有很具体的概念。在布置任务后,他也只观察了东门方向的形势,其他方向并没细看,这是他的一个失误,主要是怕叛军马上攻城。这次巡城时候,仔细看了,才清楚各方向的地形概况,对最初的军事布署也有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想法,那就是十二连城是一定要再派兵驻守的。

如果在汉潼关城布署两千兵力,叛军要攻汉潼关,至少要用十倍左右的兵力攻城,如果要将汉潼关城攻破,全歼上面的守军,至少要付出几倍兵力的代价。

十二连城各隘只能镇守百来名军士,但要将各隘占领,那可就要付出十倍以上的代价了。

这些地方派人马驻守,不但可以当作潼关城的突出防守单位,可以有效的阻滞叛军,延缓叛军对潼关城的攻击时间,还可以有效杀伤叛军。

以付出百来人的代价,消灭数百甚至成千的叛军,此等划算之事,如何会不为

第三十二章来的真是时候

感谢abd5432书友的打赏

具体看了汉潼关城及十二连城加禁沟的天险地势,杨晞真的想不明白哥舒翰在逃回潼关城后,为何弃守了这些地方

即使禁沟内堆满了尸体,但禁沟西侧的十二连城几座城隘,还是能有效杀伤来袭的叛军的。

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放弃已经破败不堪的汉潼关城是说的过去,但十二连城是不应该放弃的。

这半年多以来,叛军对汉潼关城进行了持续的攻击,导致汉潼关城遭到非常严重的破坏,可以用千疮百孔来形容,持续的战争情况下又没办法进行大规模的修葺,导致其防御能力大大下降,容易被叛军攻破。兵力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汉潼关城进行防守,兵力不足,放弃也情有可原。

但与隋潼关城互为屏障的十二连城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放弃的

不会是这位老帅被吓破了胆吧

杨晞的提议说出后,哥舒翰还未来的及回答,一边的李承光先接口了,“杨兵马使,哥舒元帅,本将认为杨兵马兵所言甚是有理,无论潼关城内的守卫人员多少缺乏,但十二连城不应该放弃,必须派兵守卫”这也是李承光一直以来坚持的观点。

高适也马上站了出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元帅,末将觉得杨兵马使所言甚有理,禁沟内的尸体虽然未全部清除,但禁沟及十二连城的作用已经恢复,理应再派军士镇守,叛军攻至城下,十二连城可以有效地牵制叛军,在一定程度上阻滞叛军对潼关城的攻击”

王思礼等将领虽然没站出来明言,但他们的神态也是表明了相似的意思,那就是认同杨晞所说,再派军士镇守十二连城。

哥舒翰也只是犹豫了一下,也马上点头答应:“本帅也认可杨兵马使的建议,那就马上派兵再守卫十二连城,每城派驻一百二十名军士,由一名校尉率领”说着上眼睛直视着站在杨晞身后的高适,喝令道:“高将军,具体哪城派谁领军,就由你安排”

“是,元帅,杨兵马使,末将遵命”高适大声应命后,马上离去,安排重新派军士镇守十二连城的事了。

看到众将都认可了他的提议,杨晞松了口气

不过他也在后悔,当初答应让哥舒翰来镇守南门的决定是错误的,应该他自己来领军守卫。

哥舒翰毕竟老了,很多时候会出现糊涂的,

还好有午后的巡城行动,不然十二连城如此重要的地方都被弃守了,那就太可惜了他继续纳闷,为何这个时候的哥舒翰就没认识到十二连城的作用,不派兵防守,其他将领也不提此议

不会就他一人保持清醒,其他将领都被吓糊涂了吧杨晞自己都糊涂了

只是他也不要就此事质问哥舒翰及其他将领,巡城继续

还好,除了南门方面的防守情况做出重大改变外,其他各城方向基本保持原先不变。

巡城结束,就在诸将准备散去,各回各自坚守的岗位继续待命之时,有军士飞奔着来报,说是监军宦官边令诚逃回来了听到监军宦官边令诚出现了,众将都有点吃惊,哥舒翰也是

监军宦官可不是一般人物,至少朝廷在军队中实行以宦官作监军的制度以来,监军宦官的地位就凌驾在众将之上,仅次元帅、各类兵马使等统兵将领,而且因为监军宦官与皇帝的亲密关系,很多时候,其发言权甚至超过了元帅或者兵马使,特定时候,甚至能主宰整支军队的命运及统兵元帅和兵马使的命运,就如封常清和高仙芝这两个统兵大将,就因为边令诚的一再上奏,再加上杨国忠掺合了一把,功勋何等卓著的两个人就失了性命。

对于各级统兵将领来说,监军宦官都是压在他们心头上的一座山,挂在他们头上的一把利剑,是一个非常畏惧的人物,特别是在兵败以后,对监军此人会更加害怕。

监军宦官的一道奏言很可能就决定了他们的前程命运,甚至生死的。

可以说,监军宦官是整支军队中最让人畏惧,最不受欢迎,最让人讨厌、憎恨之人,特别是像边令诚这样能直达天命,深得皇帝的信任,又害死了封常清和高仙芝两将的人,许多人想一杀而后快,几乎所有人都期望此人在灵宝兵败时候死于乱军之中,却没想到现在又阴魂不散地出现了。

在场的这些人谁也不知道边令诚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

要说边令诚刚刚从乱军之中逃回来,那就该从潼关前面出现,但现在边令诚并不是从东面出现,而是从西门进潼关城的此人怎么会从潼关西门方向冒出来呢这是在场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杨晞当然对这个所谓父亲的亲信人物深恶痛绝,要不是此人一再奏言,封常清和高仙芝两将不一定会死。这两将不死,潼关兵败的事也可能不会发生

一听边令诚出现了,不由的皱了皱眉,没好气地喝令带此人到面前来。

他不像哥舒翰及其他将领,对连令诚没有一点畏惧,也不会有任何的顾忌。

在听到边令诚到潼关的报告时,许多将领的眼光落在了哥舒翰和杨晞这两位潼关城的最高军事指挥官上面,他们从哥舒翰和杨晞的脸上看到了不同的反应。

哥舒翰神色有点紧张,似有畏惧;而杨晞则一副鄙夷加无所谓的神色。看到两位主将这般神情变化,许多将领油然而生一种好奇,很想看看边令诚到来后,杨晞会如何相待

当然,谁也不知道在听到边令诚这个人也来到潼关城后,杨晞马上做出了一个决断,一个非常果决的念头瞬间在他心里起来。他要用这个人,为了自己壮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