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傲唐 > 分节阅读 18

分节阅读 1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味道,不能兼得的。

看到杨晞继续很冷静地站在城楼上,查看东面的动静,高适忍不住再问道:“杨兵马使,要是我军数次伏击都得手,叛军最终被迟滞了行进速度,需不需要派人马援助老潼关城的庞将军,争取将叛军挡在老潼关城外”他并不认同刚才杨晞所说,汉潼关城肯定是守不住的说法,希望杨晞能派出更多的人马镇守汉潼关城,像前几个月一样,将叛军阻止在汉潼关城以远的地方

杨晞转回头,难得地对高适露出了个笑容,道:“高将军,如果现在倾潼关城的人马助守汉潼关城,那有可能守住那里,但风险会无限大,而且没有任何的退路要是出了万一守不住,那顷刻间官军就会迅速溃败,再没可能退守现在我们所站这潼关城的机会。这也是哥舒元帅兵败后退守潼关,直接放弃汉潼关城的原因,依我们现在所站潼关城的地势,只要禁沟天险重现,所有将士齐心协力,肯定能守住潼关城的所以不能派兵支援庞将军,只需要将他和李将军部接应回城就行了”

原来历史上潼关城在灵宝兵败后迅速失守,与火拔归仁挟持歌舒翰投降有关。要是没有这么一出戏,潼关也不一定会落入叛军之手的,或者说不会这么快就陷落。

如今火拔归仁已经被杀,哥舒翰依然在潼关城头上指挥作战,又有他这个新人人物所领的新生力量及时救援潼关,怎么会复制历史的同样走势呢何况陈玄礼还率领大军往潼关驰援呢

“末将明白”高适有点恍然,但依然有什么东西梗在心里,不是很舒服,只是想不出来怎么讲。

杨晞也不再问询,依然沉默地盯着前方看。此时他在嘀咕,要是手中有个高倍军用望远镜多好,那可以远距离观察敌情真遗憾,此番穿越只来了个灵魂,什么有用的东西都没带上

此时,太阳已经从地平线上跳出来了,在霞光开始挥洒人间的时候,热量也随之而来,李承光想请杨晞到城楼内坐会,吃点早饭,但被杨晞拒绝了

他依然这么站着,并令人将早饭送到这里来,他就站着用餐。

潼关城内的物资完全不缺,粮食堆积如山,要供应万余将士食用半年也不在话下,哥舒翰和杨晞刚才都下了命令,一定要保证守城将士饭菜的供应,要让将士们吃饱肚子守城,决不让他们空肚子与叛军作战。将士的食物所需有了保证,他们的体力才能保持,有了体力才能杀敌么

在杨晞得报的同时,各城头的守将,包括歌舒翰也收到了李福德伏击得手,并在冲杀了两轮后安全撤退的消息。这场小规模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刚刚大败而归的唐军将士的士气,尤其是哥舒翰、王思礼等主要将领,他们原本已经消失了大半的信心慢慢得到了恢复

不过谁都知道,更艰苦的战斗还没到来呢

第二十六章安庆绪的命令

在差不多杨晞得报的时候,率中军行进的安庆绪也收到了崔乾佑所传回来遭受伏击的消息。

他也马上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加强戒备,并令后军调转方向,严防官军从后路包抄他们。

灵宝之战中,他们的人马就是在伏击了官军后,派精锐兵马抄后路袭击唐军,并最终导致官军二十万人马迅速溃败,安庆绪可不想自己也遭遇一次这样的惨败,即使这一路段并不适合大规模兵力的伏击及包抄也是如此。

屯兵潼关城下六个月,大小战事无数,但没取得几场战事胜利的安庆绪深知潼关外围地势的险要,要是一不小心,全军溃败,那自相践踏都可以导致无数军士的丧命,直接引发全军的溃败。

安庆绪在接连下达了命令后,也马上令人召崔乾佑过来议事。

崔乾佑不敢耽搁,令副将主持场面后,就带着一群亲后,火速往后赶,与安庆绪商量事儿去了

太阳已经慢慢升高了,火热的感觉随之而来,安庆绪的亲兵已经在路边一开阔地方搭建了一帐篷,被召议事的诸将都入阴凉的帐篷内说话。

崔乾佑快速赶到帐内的时候,里面已经聚集了十多名将领。顾不得擦去脸上的汗,崔乾佑就上前对安庆绪作礼禀报:“太子殿下,我军前哨人马遭遇唐军伏击,有一点损失,军心混乱,末将深怕有更多唐军伏击,因此下令全军暂停前进,并派出斥候打探情况”

说着不待安庆绪问询,就把刚才发生的事源源本本地报告了一遍,最后再说道:“太子殿下,末将认为,潼关城内肯定来了唐军的救援人马”

“唔,你说领头将领打的是杨字旗号”安庆绪抚了一把额下的胡须,皱着眉头问道。

“是的”崔乾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后面想说的话咽了回去。

这时安庆绪麾下另外一员大将田乾真站了出来,禀道:“太子殿下,末将认为这只是哥舒翰的疑兵之际,他想以小股兵力在沿途设伏,迟滞我军的攻击速度,以待唐廷所派援军抵达我军不该停止不前,而应该不加以理会,继续进兵,直抵潼关城下”

“唐军新败,二十万大军灰飞烟灭,要是没有唐廷的救援,根本不可能抵挡我军的攻城,哥舒翰迫不得已情况下,才出此策,目的就是让我们相信,唐廷的援军已经抵达,他们有能力出关设伏,以达到迟滞我军行进速度的目的太子殿下,不能中了哥舒翰之计,暂停进军,应该对唐军的任何袭扰都不加以理会,继续进兵,直至潼关城下末将相信,只要我大唐抵达潼关城下,那马上就可以将潼关城攻取,末将可是听哨探报告过,禁沟已经被唐军逃亡的尸体填满,可以直接越过禁沟攀城了”

安庆绪听了田嗣真的话,拧紧的眉头很快就舒展开了,但并没有马上下决定,而是再问一边欲言又止的崔乾佑道:“崔将军,你的意思如何”

崔乾佑马上上前一步,作礼回答道:“太子殿下,末将觉得田将军所言有理,唐军此次伏击的人马数量肯定不多,不然不可能在取得了胜利后,马上就退走了,要是他们集结大队人马在此设伏,那肯定会趁伏击得手之际,大肆攻击我军,甚至击溃我军唐军没有这样做,那只能说明其伏击人马数量不多,只是起疑兵之用,想延缓我军的攻击速度末将观这一带地形,全是极其险峻之地,不适合大规模伏兵之用,因此断定这只是唐军的缓兵之际,末将也认为,应该不理会这些袭扰,继续进军”

其实他刚才的想法与所说的并不一样,只是听了田嗣真一番话后,觉得甚有道理才这样说的

听两位手下最重要的将领都这样说了,其他人也没有相反意见,安庆绪顿下决心,命令道:“令全军继续进发,但要减缓行进速度,要派出更多的哨探斥候,打探附近情况,以免再遭唐军伏击”

兵法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虽然听了两将相似的意见,但安庆绪还是多想了一些,怕这是唐军另外的疑兵之际,因此令大军减慢行军速度

---------------

“叛军好像停止前进了”站在城门楼上,不顾阳光暴晒一直观察着远处情况的杨晞,终于主动说了一句略带欢喜色彩的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