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傲唐 > 分节阅读 14

分节阅读 1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然想办法加快清理禁沟内尸体的速度,让禁沟重新成为防御叛军攻城的天堑,也是杨晞很注意讲述的一点。至于潼关城内依现有兵力如何布防,杨晞现在还不想表态,因为他对潼关城的地形及形势并不是很清楚,想等哥舒翰及其他将领讨论一番后,再发表意见。

听了杨晞先一步的说明,诸将对这个气势与年龄不太相符的少年人态度再次发生了改变。

进到潼关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御敌,而不是追查哥舒翰及他麾下诸将的罪责,清除异已,并且已经派亲率的人马出城设伏,以飞蛾投火一般的姿态阻滞叛军的行进速度。

能做到这样的人,是个有何等气魄,何等眼光的大将,怎么可能是杨国忠那奸相的儿子

许多将领百思不得其解,连现在的哥舒翰都没这种气势啊

杨晞陈述完了,王思礼马上站出来,表示了自己的意见。当然他是为了表示对杨晞的不服,及想证明一下他比屋内几个与他有意见的将领眼光看长远才这么做的。

也就在王思礼关于潼关如何布防的详细陈述中,杨晞大概清楚了现在潼关城的地形及我军形势。

如今的潼关城是隋代所建隋潼关城位于一个叫“坑兽槛谷”的地方,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城东是悬崖绝壁,城外只有一小块地方产平坦之地;城南临禁沟、潼谷出口,城西是高岸,只有一条大道通往长安,北面黄河紧切潼关城下流过,无途可通,整个城山环水绕,天堑天成。

现在他们所居的这隋潼关城建在潼水与禁沟的汇合口,城隘加上附近的黄巷坂、禁沟和十二连城,及华山、黄河构成一个立体防守要塞。城隘设在这里既可以有效地控制长洛大道,又可控制禁沟和通洛谷南北通道,避免了汉潼关城不能控制南北的弊病,这也是隋迁潼关城原因之所在。关闭潼关城门就能横断东西大道和南北通道,完全可以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来形容潼关城的地形。

这也是安禄山叛军在苦战半年后,依然攻不下潼关城的主要原因。

其实从“坑兽槛谷”这个地名中就可以明白这个地方地形的险要程度了。

当然从这个方向通往长安不只潼关这一条路,还有其他方向的道路,就比如来回渡过黄河及渭河,就可以绕过潼关天险,直扑长安。但现在正是黄河和渭河的主汛期,黄河、渭河上没有桥,也没办法临时架设浮桥,这种想法要实现难于登天。

还有一条路可以从潼关东南方向绕过,不过那要翻越高大的秦岭,并且至少要绕行几百里山路,非常难行,且这条路也不是没有人防守的。为了防止敌军穿越秦岭绕道往长安,或者绕行攻破潼关,在秦岭北麓潼关地界,自东而西设置了西峪关、善车关、太峪关、蒿岔峪关、潼谷关、水门关等关塞。

这些关塞均有驻军把守,成为潼关城的东南部前沿哨卡,和潼关要塞浑然一体。

在哥舒翰率潼关兵马出关作战时候,这些地方的守军并未动用,依然令他们防守本关。

这些关隘都是战争时候的必防之地,不可能将兵马抽调过来护卫潼关,不然肯定被叛军趁机而占,而且这些地方离潼关城较远,最远的有百多里,即使令那里不多的守军驰援,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也就是说,这些关隘上的守军在潼关兵败后并没有任何的动作,叛军即使想绕道潼关也是不可能做到的。现在的叛军只有攻破潼关,才能取长安。就是说,潼关不失守,长安就不可能失陷;潼关一失守,长安的门户就洞开,再无险可守了

这也是原来历史上李隆基没有听到从潼关传来平安的消息后,就悄悄逃走的原因。

要是潼关能守住,那长安暂时无忧,李隆基也不一定会西逃入蜀

兵败退守潼关城后,哥舒翰的布置如下:王思礼率三千人马守北门,火拔归仁率三千人马防守南门,李承光与高适一道率三千人马守卫东门,庞忠率剩余的两千余人马守西门。

在弄清楚了现在潼关城的防守情况后,杨晞心里有异样的感觉起来。

哥舒翰派庞忠率两千人马防守西门,当然不是防叛军在这个方向攻击,叛军也不可能从这个方向出现,防的是什么,明眼人一下子就知道了。

当然是防从长安来的人马

第二十章哥舒翰的决定

从这一点上看,哥舒翰在兵败后已经起了献城投敌的打算,只不过还没坚定这个想法而已。

看到杨晞脸色稍变,哥舒翰也马上清楚杨晞已经明白了他在退回潼关后如此布置的原因,不禁一阵尴尬。但杨晞并未出言质问什么,而是静静地听着继续在陈述意见的王思礼的讲述

“元帅,末将觉得,应该集中兵力防守南门方向,因为禁沟天险已经被军士的尸体填满,贼军可以踏过填满禁沟的尸体,直接攻城其他几个方向城外地形狭窄,叛军即使攻城,也摆不开太多兵力,城头上只要一千兵马就可以全部守住”

王思礼说完后,看到哥舒翰没什么反应,而是拿眼睛瞧杨晞,似乎是等杨晞先发生意见,只得悻悻地退了下去

不过杨晞也没马上表态,只是拿眼睛看着帐内其他将领,准备再听取其他将领的意见。

高适也站了出来,陈述自己的意见道:“元帅,杨兵马使,末将认可王将军所言,如今禁沟内堆满了尸体,短时间内无法清楚干净,应该集中优势兵力防守南门,以免南门有失还有,西门的守军已经没必要布防,只要派少数军士看守城门即可,末将认为应该将西门庞将军所剩余的一千人马,全部调防到南门并想办法征召附近的青壮年百姓从军,加强潼关守军数量”高适直接的说明让哥舒翰脸上的尴尬神色更浓了,可以说直接将他的一点小心思道破,有点心虚的感觉起来。

但杨晞对这一切却仍然无视,依然以一副不静但略带威严的神色听着各将的讲述。他知道他已经在诸将中初步树立了威望。这份威望虽然还很浅,很容易“倒塌”,但只要他把握得当,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份威望会越来越高

各将的意见也都差不多,在没有人再站出来发表不同意见后,杨晞看了看哥舒翰后,上前一步面对众将,朗声说道:“既然诸将都认为应该加强南门方向的兵力防守,本将也认可此议南门方向应该是叛军集中攻城的地方,应该倾最大兵力防守”

杨晞故意顿了一顿后,才以更威严的口气宣布命令道:“本将的命令如下:调庞将军余部往南门,另外末将所率的余部也全部派往南门,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守住潼关并继续遣军士清理南门城外禁沟内军士的尸体,争取多清理一些尸体,恢复禁沟天险的阻敌能力本将将亲自率军防守南门”

说这话的时候,杨晞的目光落在了与他同位置而站的哥舒翰身上,也没去理会身前这些将领会不会听从他的命令。

杨晞那凛然的目光让原本有点心虚的哥舒翰稍稍起了点骇意,也马上明白杨晞眼光中的意思,开口说道:“本帅认可杨兵马使的命令,诸将就依杨兵马使的命令去安排吧叛军攻城时候,诸将一定要听从杨兵马使的指挥,不然军法从事”

哥舒翰最后一句说的很重,让屋内诸将都吃了一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