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傲唐 > 分节阅读 6

分节阅读 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从陇右、安西等地来的勤王之师都是善战的边军,他们才有实力与叛军作战,等各地勤王之师汇集潼关附近,才可以与叛军决一死战因此,依孩儿所见,现在要嘉勉各部人马,重振他们的士气,让他们有更多的信心御敌,不让贼军攻占潼关,威胁长安现在应该严令哥舒翰,坚守潼关不出,逼迫贼军攻城,官军可以利用潼关天险消耗叛军的实力,打击他们的士气,逼迫叛军退回洛阳同时可以让朝廷下抚慰诏,许封贼军将领更高的官职,诱使他们投诚,以分化他们的力量父亲也是知道,许多事,可以秋后算账的”

“唔,吾儿所虑甚是深远,为父听了深有感触不过你所说的事关重大,为父要好好想一下,才能答复了毕竟现在哥舒翰已经率军出潼关而战,要马上退回来不现实”杨国忠抚着额下黑须,闪着精光的眼睛盯着杨晞,并意味深长地问道:“只是为父也奇怪,为何你以前从未对过这方面的建议,此次突然之间就对为父说了这么多见解而且是常人难以想到的见解”

知道自己说了这么多,杨国忠肯定对他的变化起疑虑,杨晞也只能这样解释:“父亲,孩儿以前只是怕被你责怪,这些想法从来不敢说,你也从来不会拿这些事来问询孩儿这次孩儿受了伤,昏迷了两天时候,也做了几个奇怪的梦,梦见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也明白了许多以前从未想到过的事,好像梦中曾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对我说了一些关于潼关之事,醒来后也就想了很多,将昏睡前知道的朝事,也就是安贼起叛后发生的事都想了一下,还问询了杨正这段时间朝事及叛军的动向,才想到了这些父亲,这是孩儿情急之下想到的,孩儿不想父亲你遭遇非难,更不希望自己也身首异处,更不愿意看到我们的家人全都身陷祸事中,以致家破人亡,还请父亲三思而行”

“如今叛军势盛,父亲要做的,就是想尽办法,将叛军挡在潼关城外,并想办法将叛军平息,而不是借力消除异已想打击对手,以后有的是机会,但要是潼关一破,长安失陷的话,那父亲很可能会被皇帝迁怒,同僚责难,父亲继续执掌朝政大权的机会可能就没有了父亲三思啊”

杨晞惶急的样子让杨国忠有点动容,也让他心中刚起的一点疑惑马上就消除了。他也不想自己的幼子如此担心,探身向前,伸手抚摸了一下杨晞的头,笑着安慰道:“晞儿如此关注国事,为父甚慰不过你年少不更事,所想简单了一点,这些事你就不要太操心了你所说的话,为父会好生考虑一下的,让哥舒翰做好应变准备的你就安心养身体吧,说不定哥舒翰大捷的消息很快就会传来叛军在潼关城下是不可能诈败的,要是他们诈败,是收不住阵势,如何禁的住哥舒翰二十万大军的冲杀”

杨国忠这样说,杨晞有点无奈,还有说不出的愤怒,但他依然不甘心,想继续说。但就在这个时候,一名下人打扮的人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没禀报就奔到杨国忠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大声嚎叫道:“老爷,大事不好了,哥舒翰兵败,在灵宝遭遇贼军崔乾佑部伏击,死伤惨重,几近全军覆灭”

“什么”杨国忠和杨晞大吃一惊之下,都不约而同地站起了身,两人的脸色都变得煞白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八章请命

下人的这般报告尤如晴天霹雳,将杨国忠炸闷了,也让杨晞震惊不已。

天哪,那让人最觉得恐惧的事还真的发生了

哥舒翰兵败,二十万兵马覆灭,最后只有八千残军逃回潼关----历史记载中的残酷事件真实地发生了,即使没见到过战败的现场,杨晞也能感觉的到潼关城外的血腥

为什么前几天杨国忠就不听他的一再劝言为什么第一次说的时候杨国忠没告诉他朝廷已经下令让哥舒翰率军出战了为什么他不以更强硬的姿态更直接的话与杨国忠说老天啊,怎么会这样

杨晞有点想大哭一场的冲动

怎么办哥舒翰已经兵败,潼关即将失守。潼关失守的消息传来后,李隆基马上准备逃走,长安也随之陷落,历史记载中那些悲惨的事件会接连发生,历史车轮的行进方向不可阻挡地滚滚向前,将许多人辗压成碎末,当然也包括他,杨国忠的幼子杨晞

侦察兵出身,因为艰苦的训练及身处的环境磨练出坚毅性子的杨晞都不知所措,根本没想到过会有如此结果的杨国忠更是目瞪口呆,就这么怔怔地站着,失魂落魄的样子。

“父亲,必须要让朝廷以最快速度增兵潼关,趁潼关还未落入叛军之手之际,加强潼关的防守,确保潼关的不失”杨晞比杨国忠早一步反应过来,不顾面前这个人是自己的“父亲”,大声地吼道:“如今还是上午,离天黑还有很长时间,要是马上集结人马,增援潼关的话最快明日晨间可以抵达潼关,只要叛军不趁官军大败之际尾随攻城,潼关还是可能守住的父亲,你不要迟疑了,马上进宫禀奏皇帝,派大军火速增援潼关,不然潼关必陷落,长安也将不能守父亲”

王晨最后几句几近乎怒吼的话终于将被惊呆吓坏的杨国忠惊醒了,但他依然不知所措,直到杨晞再重复了一遍他的请求后才反应过来,急急地往外冲去,话也没说一句。

杨晞愣了一下后,也马上跟上。

“父亲,让孩儿陪你一道进宫,或许孩儿可以帮父亲说点什么”

杨国忠停下了脚步,看了看自己小儿子那坚毅的神情,也没拒绝,在快步往外走的同时说道:“好,晞儿,那你就随为父进宫,一会你可以和为父一道向陛下说说事”

杨晞刚才所说的事,太出乎人意外了,差不多将哥舒翰兵败的事都预料到了,杨国忠当然对自己这个小儿子刮目相看起来。一力提议哥舒翰倾全力出击是他的建议,可以说他的建议才导致这场灾难的发生的,皇帝肯定会迁怒于他,甚至会重责,当替罪羊一样杀了也有可能,杨晞刚才所说,急救潼关之际当然很好,他入宫请罪并问计之时,带着杨晞一道进宫,让这个心性大变的儿子说上几句,或许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呢

下人们早备好快马,父子两人跨上马儿后,就急驰而去,往兴庆宫方向急行。

心思全部落在潼关之战上的杨晞,甚至都没去想他骑马怎么会这么熟练。

抵达兴庆宫外,下了马后,没让人进去禀报,杨国忠就带着杨晞进闯进宫了。如此紧急情况,皇帝也肯定收到了军报,无论皇帝会怎么处置他,他都必须第一时间进宫,如此方可让皇帝少些怒气。

在杨国忠带着杨晞直往李隆基寝宫闯的时候,收到潼关惨败军报的李隆基也已经派宦官来请了,杨国忠和杨晞就跟着这名宦官后面,往李隆基的住处而去

在进宫的路上,杨国忠也把此前不曾与杨晞讲过的事以极快的语气讲给了杨晞听。

听了杨国忠所说,杨晞也知道了大概情况。在朝廷下旨令哥舒翰出关作战后,哥舒翰据理争辩,坚持守关,连续上了许多折了,恳请皇帝收回成命。也就在朝廷命令哥舒翰出关与叛军决战之际,朝廷收到了远在河北的郭子仪、李光弼的上奏,两将在报告战绩的同时,也根据当时形势陈述利害:“若潼关出师,有战必败。关城不守,京室有变,天下之乱,何可平之”

但朝廷依然一再下令哥舒翰出关作战,在朝廷的逼迫下,哥舒翰只能率二十万人马出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