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我的老婆是武圣 > 分节阅读 271

分节阅读 27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地呼了口气。看来天下是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去处了,任何地方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危险与收益相容的。

区别就是那里的风险更能接受,哪里的机会更大一些,如此而已。若是怕这怕那,那就哪里也别去,好好地给别人打工安安分分地过活算了。

“容我再想想”张扬揉了揉太阳xue对贾诩道,贾诩点点头:“我也会去再琢磨琢磨。或许等我们捉摸的时候,天下形势就变了,我们的去路也就明朗了。”

“但愿如此吧。”张扬吸了口气道。

出了军营要回司徒府,张扬就吩咐道:“备车,把我送回去。”

周仓疑惑道:“我们军人不都是骑马吗,怎么”

张扬深意地笑道:“我现在可是病人。”

周仓马上明悟道:“属下明白”

当张扬被亲卫用担架抬着进入司徒府的时候,顿时掀起一片沸腾,不多久,整个府上的人都知道刘扬将军积劳成疾病倒了。

当张扬被抬到住处时,一众亲卫都赶来探望,郑冰晓娥泣不成声,吴颖也眼中含泪默默地站在一旁。

听到耳畔嘤嘤的哭声,张扬一阵感动。

周仓看到这么多人围观,怕露了馅就忙让人劝散,然后令人将张扬抬进屋子安置在榻上。对吴颖郑冰她们轻声安慰道:“师母别担心,刚刚大夫看过了,就是累的,多休息几天就没事了现在只是暂时昏迷”

吴颖一听,喃喃自语道:“累的累的”

她凌厉如刀的目光瞥过伏在张扬身上哭的很伤心的晓娥,似乎知道原因了。而晓娥也是很聪明的女孩,感受到吴颖的冰寒的目光,也体味到那句“累的”是针对她这个小狐狸的,她的脸色立刻变得惨白,哭声也立刻止住了。

“小姐都是奴婢的错”她身体微微颤抖地看着吴颖说道。

周仓见到情况不妙,头疼欲裂,只得赶紧对张扬道:“师父,没有外人,可以醒过来了”

第二卷 孟津鏖战急 第二十三章 童渊调戏湘夫人

第二卷喋血轩辕关第二十三章童渊调戏湘夫人

第二十三章童渊调戏湘夫人

当周仓逃也似地告辞,房中只留下张扬几人时,三女的目光顿时直了。

“相公”

“你”

张扬不好意思地拍拍晓娥的肩膀,然后轻轻擦去郑冰脸上的泪痕,才对吴颖抱歉地说道:“今日之事是我不好,不过现在却是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我,我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看到张扬郑重绝非开玩笑的模样,吴颖的怒气渐渐消了,问道:“什么问题”

张扬于是让她们都坐下,说出了心中的疑窦,问及将来该何去何从。

晓娥自知插不上嘴,就乖巧地端茶倒水一言不发,而郑冰听完明亮的眸子里却满是惊愕。

吴颖喝了一口水,就将茶盏从c魂边缓缓放下,沉思片刻就对张扬道:“去青州剿匪机会很大,可是风险更大。就算拿了青州,由于四战之地无险可守,随时会被人火中取栗,而之前流的血不过是给别人做嫁衣裳,的确不适合做发家之地。”

然后她眼眸动了动,看着一言不发的张扬,轻声说道:“不如跟我回徐州吧。好歹徐州有陈登这些举足轻重的大族相助。再加上你手中的兵马人才,我的帮助,还有陶公的看重,将来执掌徐州可能性很大。可比到一个全是敌人举目无亲的地方重新开始要好。”

张扬感鸡地向她一笑,然后又无奈地摇了摇头叹息道:“徐州也绝非太平啊,虽然有众多支持者,可是反对者也绝不在少。跟那些人没完没了地明争暗斗,而且掣肘顾虑颇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还不如在外边毫无顾忌地跟强敌好好地厮杀一番痛快所以呀,徐州怕是不回去了。”

吴颖听到他的话,眼神一黯,默默地点点头就不做声了,只是默默地喝着水。屋子里顿时陷入一团沉寂之中。

郑冰看了两人一眼,才轻声地对两人说道:“姐姐,相公,先吃饭吧。何去何从,不是还有那么多大才嘛总会有办法的。”

吃完饭,张扬还没等去洗澡,就听郑冰轻声对他说道:“到我房中来,我有话要跟你说。”

张扬看着她郑重的神色,好笑道:“有什么话不能当着大家的面说”

郑冰摇摇头道:“我的身世。或许它能让相公改变相公的看法,决定何去何从。”

“这么利害好,以前你曾说要告诉我你的身世,只是你体质太敏感,不堪挞伐我还没用力你就昏睡过去了。今日我就洗耳恭听,瞧瞧我的好冰儿能给我什么惊喜。”张扬击掌笑道。

郑冰想起当日跟他那样亲密地接触,不仅不着片缕坦诚相见,而且发生了寻常夫妻间都难得的羞人的事情,她的脸就有些发烫。

“跟我来。”郑冰轻轻一拂衣袖,盈盈而去张扬就怀着期待的心情随着香风而去。

关好门扉,郑冰就从床下隐秘处取出一个精美的匣子,打开之后,从里面取出当日拿来让刘协确认她身份的欲环,还有一份纸张枯黄不知过了多少年岁的信封,轻轻递给张扬道:“看了这封信,相公就该知道我到底是谁了。”

张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接过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笺,细细一读,开始还以为只是父亲对女儿的思念,可是越读下去眼睛就渐渐瞪大了。

原来这是六年前太平道起义爆发的那一年,灵帝忧心忡忡,加上酒色过度身体浮肿,几次昏厥以为大限将至,于是就写了这封信送到西凉交给了郑冰,算是道别了。

上面讲了灵帝对她母亲的愧疚,对她的愧疚,以及对何皇后的厌恶,对被大臣们逼着立长不立幼的苦恼,对无人可信任只能信任宦官的深深悲哀,以及对自己往些年荒吟无道的作为的反思,以及对大汉王朝未来的深深堪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