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宋首席御医 > 分节阅读 114

分节阅读 11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潘紫苏能看清这一点,着实令石韦有些意外。

他便叹道:“是啊,晋王对皇位觊觎已久,二殿下的每一次加官进爵,都会刺激到他的神经,只是就目前来看,二殿下还不是他的对手。”

潘紫苏亦点头道:“晋王担任开封府尹十余年,汴京怕早已盘根错节,皆是他的势力,二殿下只挂了几个无实权的虚职,哪里有机会来经营自己的势力。”

“开封府尹”

潘紫苏的话,似乎给了石韦某种启发,他的表情忽然间变得振奋起来。

他腾的站了起来,踱步于房中,口中喃喃道:“晋王之所以有现在的势力,全赖于他那开封府尹之职,他占着这个位子,就等于控制着京城,如果”

突然之间,石韦的眼眸中闪烁出前所未有的兴奋之色。

他一把将潘紫苏的手携起,兴奋的叫道:“紫苏,太谢谢你了,你可是给我解决了一下大难题呀。”

潘紫苏看着他那般开心,也跟着高兴起来,却又茫然道:“远志,你说什么,什么大难题呀”

“以后再跟你解释,我现在要去写一篇奏表。”

石韦兴奋之下,捧起潘紫苏的脸来狠狠的亲了口气,然后便大步流星的奔了出去,直奔书房而去。

茫然不解潘紫苏,只给他这一吻亲得面红耳赤,呼吸加剧,羞怔了好一会却才回过神来。

当她清醒过来时,石韦已是不见了人影。

潘紫苏指尖轻抚着脸上那残留的温度,娇羞的眸中,不禁掠过一抹窃喜之色。

次日天一亮,石韦便携着他一道连夜写好的奏表,直奔武功郡王府而去。

密室之中,赵德昭手捧着石韦的奏表细细观看,原本平淡的表情,渐渐的变得凝重起来。

半晌之后,他将那奏表放下,惊讶的问道:“远志,你竟然想劝父皇迁都洛阳”

石韦缓缓道:“汴梁京畿之地,一片平原,乃四战之地却无险可恃,陛下收天下精兵驻扎于此,出军攻伐四方固然方便,但他人来攻击汴梁也极为便利。似北方之辽国铁骑,数日之内便可长驱直入汴梁城下,此等地方,岂能适合长久作为帝都所在。”

石韦的目光高瞻远瞩,已然将大宋的威胁转向了辽国。

他这番话颇有道理,赵德昭听着渐为所动,不禁也微微点头。

石韦接着又道:“臣想陛下以汴梁作为帝都,只是沿袭前朝,便宜行事而已。如今南方诸国已被削平,河东伪汉傀儡小国,不足为惧,眼下我大宋所面临的劲敌,只剩下辽国。”

他喘了口气,继续道:“辽国又以骑兵为利,似如今这般将都城置于平原之地,聚大量不事生产的兵员于京城,既耗费民力,一旦开战,又无法及时阻止辽人铁骑南下直逼京师。有此两大不利,固可见时下汴梁已不适合于做帝都。”

石韦这洋洋洒洒的一番分析,倒也不是无地放矢,毕竟他可是有千年的历史经验教训作底的。

因是宋朝建都于平原之地,无山川险恃,所以就必须聚养着大量的士兵在京城周围,凭借人数的优势守备京师。

曾经历史上的宋朝,其兵马之多可谓历代之盛,从赵匡胤时期的三十余万,至北宋灭亡的钦宗时代,禁军总数竟已达到一百四十余万。

然而,如此庞大的宋队,却没有一次能阻挡北方胡虏的铁骑,无论是辽国还是金国,强大的铁骑每一次都可以从容的越过河北广阔的平原,直抵汴梁城下。

上百万的军队不但挡不住敌人的铁骑,反而使得国家财政日益沉重,冗兵之害终北宋一朝都无法解决

石韦相信,定都汴梁虽然不是北宋灭亡的决定性原因,但却绝对是主要原因之一。

石韦目光长远,赵德昭亦非短视之辈,这一番话令渐渐陷入了沉思。

从德昭的眼神中,石韦看得出德昭已然心动。

但是,沉思半晌后,赵德昭却道:“洛阳虽有山河之险,但此唐末以来,洛阳漕运不畅,粮食不济,远不如汴京这般便利。而若无便利漕运,又如何养活京城数十万禁军”

赵德昭提及了漕运,而自五代以来,诸朝定都于汴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汴梁漕运之便利。

这一节,石韦自然也早有思虑。

他便道:“国家正因聚重兵拱卫京师,所以才需要大量的粮食,因此才依赖于东南漕运。汴梁无险可守,所需之兵只会越来越多,反过来对粮食的愈重,如此恶性循环,纵使汴梁有漕运之利,早晚也会因此而耗尽天下民力,此绝非长久之计也。”

赵德昭听得神色微变,似是石韦那一句“此非长久之计”,令他颇为震动。

石韦接着又道:“迁都洛阳,朝廷则可依八关之险,无需养庞大的军队于京师,对粮食的需求自然也就不及汴京。再则,洛阳漕运没落,也与几条运河经年失修有关,只要国家能够有效的重修运河,便可增加洛阳漕运之量,相信绝不会受制于粮食问题。”

石韦洋洋洒洒一大通话,终于是把赵德昭说得心服口服。

他当即赞许道:“远志你果然是深谋远虑,迁都洛阳,实为国家长治久安之策也。”

顿了一顿,德昭又道:“只是我朝建都汴梁已久,上至皇公臣僚,下至军民百姓,早已习惯于汴京,若然迁都洛阳,只怕一定会遭到许多人的反对。”

石韦淡然笑道:“大家习惯了汴京的生活,这时让他们搬往洛阳,自然会不情愿,但只要陛下坚持,这迁都之事便必然能成。”

赵德昭点头道:“父皇英明神武,眼光超群,必然也能想到迁都洛阳的长远好处,而且父皇乃洛阳人氏,迁都洛阳也正有衣锦还乡的荣耀。”

经过这一番对话,赵德昭的思想已转过了弯来,从持怀疑态度,到变得支持迁都。

这个时候,石韦的神情却又严肃起来,压低声音道:“其实下官所提的这个迁都之议,不但是为了大宋的长治久安,更是为了二殿下的将来设想。”

“为了我”赵德昭面露茫然,一时有点反应不过来石韦这言外之意。

石韦将声音压得更低,沉声道:“殿下,你忘了你的三叔晋王殿下,他是何官职了吗”

第八十九章 打情骂俏

三叔

赵德昭一怔,心想石韦怎么又扯到了晋王这里来。

“三叔的官职,自然是开封府尹呀。”赵德昭心怀狐疑的回答。

石韦嘴角扬起一抹诡笑,“晋王担当开封府尹十余载,其势力已根植于京畿,倘若陛下迁都洛阳,岂非将晋王苦心经营的势力连根拔起,这其中最大的受益人,自非殿下莫属。”

石韦终于道出了他此计真正的目的所在。

赵光义的势力已庞大到令天子难以控制的地步,如若再这么纵容下去,只怕历史的那一幕就会重演。

如今石韦已是骑虎难下,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他必须帮助赵德昭打败赵光义这个强大的对手。

思来想去,还是潘紫苏给了他灵感。

既然赵光义嚣张的资本,来自于他担当开封府尹多年所培植的势力,那么,想要打败赵光义,就必须要除掉盘踞于他周围的爪牙。

迁都洛阳,一切重新开始,岂不正是一个冠冕堂皇,却又一劳永逸的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