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宋首席御医 > 分节阅读 81

分节阅读 8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卢多逊无意间发现赵府中有十几瓶瓜子金,问及从何而来时,赵普也没多想,直言是吴越王钱俶所送。

没想到那卢多逊竟以此为由,向天子参奏赵普收取蕃国贿赂,连带告他庇护下属贪枉法,还违法从秦陇买来木材营建官邸。

天下看到这份奏本之后大怒,遂以此为由将赵普罢相。

赵普的那一句“惭愧”,显然是为自己的诸般“不法”行为而感到心中有愧。

不过石韦听着却是大为疑惑。

古往今来,为官者焉能不贪者,区别只是大贪与小贪而已。

似赵普这般一国宰相,只是收了几个瓜子金,买了点木材而已,这丁点的好处,跟他宰相的权势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按理说,就算有人以此来告发赵普,以赵匡胤的智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不知就是了,又何至于真的大动肝火,以此为由来处罚赵普。

除非

除非赵匡胤早就打算罢赵普的宰相之职,他等的只是一个机会而已

念及此,石韦的心中不禁一震。

他接着又想起,先前他从金陵初来汴京之时,赵光义曾亲自往码头迎接卢多逊,后来他从曹琮口中得知,卢多逊与赵光义的关切非常密切。

这也就是说,卢多逊告发赵普,极有可能是赵光义的授意。

以赵匡胤的见识,当然不会不知道这是他那皇弟在背后捅赵普刀子,可是,赵匡胤却为何依然“中计”,将赵普罢休。

“奇怪,圣上如此英明,怎会因这点小事就将赵相外任,难道圣上就不怕某人趁机坐大吗”

石韦毫不隐讳的暗示那幕后的黑手,在对付赵光义这件事上,他和赵普拥有着同样的立场,有必要将关系更加拉近一些。

赵普却又是一声叹,摇头苦笑道:“石奉御难道忘了老夫方才说过的话么,一个是血脉之亲,这个是外姓权臣,陛下此举何足为奇。”

石韦怔了一下,陡然间省悟。

正如赵普先前所言,在柴郡主和赵光之义之间,赵匡胤显然会更有着血缘之亲的亲生弟弟。

那么换而言之,在赵普和赵光义之间,赵匡胤自然也会选择信任后者。

在天子看来,赵光义虽有揽权之嫌,但到底是自家人,不会威胁到他赵家的江山社稷。

而赵普揽权,则在某种程度上对他们赵家的江山有所威胁。

自五代以来,从后梁到后周,权臣篡位者比比皆是,他赵匡胤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

赵匡胤能用杯酒释兵权,削去武将们的权力,自然也就能用罢相的手段,再除掉赵普这个文臣的威胁。

如此来看,这一切便能够说得通了。

“圣上的苦心,我等做臣子的也能体谅,只是赵普这么一走,某人的权势便将无人可压,难道圣上就不怕威胁到二皇子吗”

做了诸多的铺垫,石韦终于提及了赵德昭。

早先赵普曾经向赵匡胤上过书,劝其早立德昭为太子,石韦可以确认的是,支持赵德昭方面,他和赵普是拥有着相同立场的。

提及此事,赵普原本淡然的表情,这时也渐渐变得有几分凝重。

他吞了一口酒,缓缓道:“这也正是老夫一直所担心之事,不然老夫先前也不会向陛下上表,只是陛下自诩春秋正盛,显然没有打算立太子的意向,长此以往,老夫只怕会夜长梦多啊。”

赵普也开始向石韦袒露心迹。

石韦遂又问道:“既是如此,那以赵相之机谋,莫非就没有应对之策吗”

赵普沉默半晌,摇头叹道:“老夫已被外放为相,如今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远志,你是二皇子心腹器重之人,今后就要靠你从旁辅佐二皇子了。”

听得他这番话,石韦着实感到十分的意外。

第四十四章 礼物

赵普那一声“远志”,已是不经意间将二人的关系拉近。

接着赵普竟然还把“辅佐”二皇子的重任,交付到了自己身上。

石韦心想我不过是一个投归大宋还不到一年的南唐人,你赵普何来的原由,竟然对我如此信任。

念及此,石韦呵呵一笑,自嘲道:“赵相此话言重了,下官不过一南唐来归的郎中,何德何能,敢担此重任。”

赵普嘴角微微挤出一抹笑,捋须说道:“石远志有几分能耐,老夫这双眼睛看得清楚,再者,若不是你在齐王府的那惊天一脚,老夫只怕也不会这般信任于你。”

提起这档子旧事,石韦心头不禁微微一震。

自己得罪赵光义的开端,正是因为鞠城那无意的一脚,似乎从那一刻开始,赵光义就注定将成为自己的敌人。

这一点,赵普怕是从齐王府的那天起就已看出来。

此人的眼光,果然是了得。

“韦才疏学浅,只怕有心也会无力,不知赵相可否赐教一二。”

话已说到这份上,既然立场已定,再多做那些场面上的推诿也无益,倒不妨趁机向这足智多谋的前任首相问计。

赵普却摇头叹道:“那人势力根植于京师,又深受天子信任,想要扳倒他颇不现实,你唯一能做的,倒不如想方设法,促使天子早立太子,到时大位已定,纵然那人再费尽心机也是枉然。”

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石韦他自己先前还不是这么设想的。

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赵匡胤他就是迟迟不立太子,你能又什么办法。

“赵相此言,下官也不是没想过,可是陛下不心急,咱们这些做臣子的又能怎样呢。”石韦慨叹道。

这个时候,赵普紧凝的眉头反而松了下来。

他自斟了一杯酒,闲品一口,笑道:“车到山前必有路,需知世事难料啊,来,咱们喝酒。”

听他这口气,似乎是不打算将这话题再进行下去。

石韦也觉既然一时想不出什么计策,又何足绞尽脑汁,自寻烦恼,人生需当及时行乐,该快活的时候还当快活为上。

于是他便欣然一笑,举杯道:“难得赵相这般洒脱,好,今夜下官就好好陪赵相喝几杯。”

当夜月华如水,竹亭之中,石韦与这位大宋帝国开国之相,好生的畅饮了一番。

次日,赵普起程西进,往河阳赴他的节度使之任。

石韦则陪护着柴郡主,继续东去还往汴京。

两天后的午后,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