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周易大师 > 分节阅读 31

分节阅读 3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医诊所,自古易医皆一家,但凡老中医们,只要认真看过皇帝内经的,都懂点易经知识,而精通易理的,又都深谙养生之道,我不奇怪他懂易经,奇怪的是他的副秘书长怎么来的,不是我看他一眼便对他怀有偏见,而是天下巧事多,我在一年前就领教过他的本领。

去年的一天中午,我和阿娇在烧烤店猛吃了几十串羊肉串,吃完后阿娇就说肚子疼,而且疼得额头冒汗,正好就发现了他的这家“思正堂”。

他的诊所面积不大,不像西医那样有注射室,观察室什么的。除了一溜商场里淘汰下来的旧玻璃柜台,就是柜台后面有许多格子的橱子。诊所里没有病人,只有他一个坐堂郎中,坐在一张颇有些年头的三抽桌后面,桌子的一头摞了很高的书,都是书页发黄的那种,他给阿娇号脉的时候,我扫了一眼那些,从书脊可以看出,有本草纲目、千金方、黄帝内经什么的,而他刚合上的一本书,是一本易经注译他的书中惟一一本白书页的书。

第158章:易医相通 2

号完脉,他给阿娇开了一副中药。我表示疑问说:“她可能是刚才吃坏了肚子,吃片阿托品就行了,你开中药现在也不能喝啊”

他倒不见怪我质疑他,宽厚地笑说:“肚子痛有多种原因,你说是吃坏了肚子那只是表象,根据她的脉象以及她的面色看,她的肠胃不好,这才是隐藏的病根,我配的中药就是调理她的肠胃,从根上祛除后患我这是中药堂,不售西药的,西药都是化学合成的,对人体有很大的副作用,尤其是对人的精气神有很大的损伤,中医是以人为本,讲究阴阳平衡,药材也都是吸收天地精华的自然之物,只能补益,不会伤人气血。”

这倒是我忽略了,病急乱投医,以为是诊所都是中西医结合的呢。我不想听他的免费中药课,只关心阿娇的状况,我扶起阿娇要走。阿娇站起来,试了一下,说:“咦,嗯,奇怪了,竟然好了呢。”

我让她又走了两步,再用手摁了摁腹部,疼痛感果然消失了。我想肯定是她吃肉串太猛,我们又在路上追逐打闹了几回合,小肠纠结了,坐了一会,正好给通开了。

没想到蓝大夫来劲了,说:“就是嘛,很多受惊夜啼的小孩到我这里来,我用手摸摸他的头就都好了,你这个也是一样,我刚才给你号脉的时候已经暗中帮你调了阴阳的,所以就好了,你再拿付药吃下去,就会完全好了。

我差点笑出来,换了别的年轻孩子,可能真被他唬住了,偏偏我是懂阴阳的,也在天桥下面历练过,这种顺竿爬的伎俩我见得太多了,做相师的察言观色也就罢了,如果当医生的也把察言观色当作“望闻问切”,那未免太可怕了,庸易和庸医是一样的,都能害死人,如果他是两者皆俱,那可就会把好好一个人的精神和肉体全都给摧残了。

我想反正也没什么事,不如试试他的易经学到了哪一层。于是问他:“先生,我看您挺神的,您会算命”

第159章:故人相见

“当然啦,我最擅长的是早就失传的铁卜子,这是算命诸术中最高明的学问当然,给你说了你也不懂,怎么样,小伙子,要我给你批命吗”

铁卜子就是铁板神数,我师父肖衍四虽然靠在天桥下面为人算命谋生,但一生学易,对风水界的各门各派,各种相术还是很熟知的,他告诉我传说中邵康节也曾著过“铁板神数”,比梅花易数还要神秘,可惜这门术数早就失传了。

我很想见识一下铁卜子的神奇,问他:“卦金一次多少”

“小伙子,我开医馆不开卦馆,不是缘分相投,我一般不为别人批命,多少达官贵人找我,多少商人老板一掷千金,我从不动心,不入我法眼的,我绝不轻易开卦。我看你骨骼清奇,谈吐不凡,举手投足都似曾故人相见,这大约是我们的缘份到了,我破例一次,只收你一百块香火钱,把你一生的命数运势全破解出来,怎么样”

一百块倒是不多,我为别人占卜也是这个价。我是真想看看他到底会不会铁卜子,摸了摸钱包,刚要掏钱,阿娇捏住了我的手,虚张声势说:“哎呀,我要去火车站接站呢,马上要迟到了,改天再算吧。”说着硬是把我拖了出去,她是心疼那一百块钱。

出了思正堂,她嘟着小嘴说:“你钱多啊,你自己就是干这行的,你逗人家干嘛”

“我不是逗他,这不是想和他切磋吗”学相术的和习武之人一样,遇到高手总想切磋一番,正是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没想到,我会和蓝大夫在易经学会的年会上再次见面,而且还住一个房间。可惜的是,我记得他,他忘了我这个“举手投足都似曾故人相见”的“谈吐不凡”的小伙子。

我谦虚地叫了他一声蓝老师,坐到沙发上,顺手拿起桌上一份大都市易经学会的资料,看完之后,不禁为这个学会的庞大机构设置惊叹。

我一直以为易经学会不过是民间性质的社团,由几十个易经爱好者聚在一起搞得小圈子,没想到还有这么深的官方背景,也难怪侯仕易要争这个会长的位置,怎么说这也是一方诸候,而且还可以坐拥丰富的社会资源和人脉。

第160章:仙风道骨

这个易经学会里有一位名誉会长,一位会长,还有六个副会长,一个秘书长,十二个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二十多人,理事一百多人,会员不计其数。学会每年要办好几期培训班,所有培训班的学员一结业便转正成了易经学会的会员,我想,大都市易经学会怕是全国会员人数最多的易经学会了。从这份资料上也可以看出,现在易经是多么炙手可热的一门学问。

名誉会长是市政协的一个副主席,叫常城,电视里经常出镜,知名度很高,因为有政协副主席挂名,大都市易经学会的社会地位就明显不同于一些小社团了。

会长叫阴曰阳,六十五岁,颇具仙风道骨,是大都市研究易经资历最老的一位,他的头衔也最多,是中华易经协会的副会长,神州命理研究会的副会长,华夏堪舆学学会的副会长著有各种研究专著十余种。他年轻时为了学易经,研究风水学,到处拜师学艺,没少吃苦头,七十年代还曾因“搞封建迷信活动”游过街,坐过牢,他对河图洛书最为精通,是当今八宅派堪舆学的领军人物。

六个副会长,简历也都不简单,个个都有背景,有资历,有成果;秘书长秦昆是阴曰阳的关门弟子,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市档案馆的副馆长,完全的官方背景;其它人就不用细看了,能在易经学会前一百名上榜的,都在简历上写着好几个头衔。

我看得眼累,丢下厚厚的资料,叹了声:“真是卧虎藏龙啊。”

蓝沙说:“那当然,大都是中国风水学的发源地,自然是人才济济。

我是头一次听说风水学还有发源地的,我想我真是太孤陋寡闻了。

蓝沙已经真记不得一年前的事了,见我年轻,主动问我是哪期培训班的学员。

“我没上过培训班,跟天桥下面的算命先生学的。”我如实回答,也想顺便试探一下蓝沙先生对摆摊相师的态度。

不出所料,蓝沙的脸上果然现出轻视的神情:“哦,天桥下面,那儿是算命一条街。你学看手相还是测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