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 > 分节阅读 351

分节阅读 35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分割线

第18团刚进龙口就被全歼,第40师一下就被打懵了。

当天下午,第40师师长詹忠言就跑到第军军长张文清跟前诉苦来了。

“军座,你就给我们40师留点儿家底吧,还往前打,我们40师就该全军覆没了。”詹忠言满脸苦涩。

“詹忠言,你还有脸来说”张文清听了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大怒道,“你平时怎么带的兵,一个团,一个齐装满员的主力团啊,小三千人马,才刚刚进入龙口就让人家打了伏击,就连团长都没跑出来,你说,你是怎么带的兵,又是怎么打的仗,”

“军座,徐十九是皖南之虎,他的皖南抗日救国军那也是一群猛虎啊我们40师根本不是对手,根本就不是对手啊,军座,卑职求你了,赶紧让我们4沛撤下来吧。”詹忠言直恨不得跪下来求张文清了。

“闭嘴,少在那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什么皖南之虎,我呸,我看,徐十九就是一只病猫,一只没有爪牙却还在那虎张声势的病猫”张文清道,“詹忠言你给我听好了,第40师不准后撤半步,否则,就别老子翻脸不认人。

“军座”詹忠言吓了一跳,这次真跪下了。

“起来”张文清怒不可遏,“詹忠言我告诉你,你就跪死在这里,我也不许你们40师撤下来”

说完,张文清就转过身去,再不理会詹忠言,詹忠言等了半天没见反应,只能站起身灰溜溜走了。

目遂詹忠言的身影离开,张文清却马上脸色一变,吩咐他的参谋长:“快快快,快给顾长官去电,就说皖南抗日救国军装备太好,火力太猛,詹忠言第40师已经给打垮了,我们第军就快顶不住了,让他赶紧给我们增派援兵过来,还有,急需粮饷,急需粮饷”

分割线

接到张文清电报之后,顾祝同简直不敢相信。

怎么可能第军才刚刚调上去,就让皖南抗日救国军打垮了一个主力师

徐十九这头皖南之虎真这么厉害顾祝同看着手里的电报,好半天没有做

顾祝同也不仔细想想,他的第三战区,又哪里还有一支像样的部队唐式遵第集团军虽然精气神还在,可苦于装备不齐,粮饷匮乏,整个就是一群叫花子,每个士兵子弹不足五发,口粮不足三天,就连一次小规模的伏击战都打不起来,至于上官云相第集团军,根本就已经沦为一群土匪了。

可徐十九的皖南抗日救国军又是支什么样的部队那可是刚刚全歼了小日本独立混成第十四旅团主力的虎狼之师,单以战斗力论,葫芦谷之前的独立混成第十四旅团,其战斗力相比淞沪会战以前的中央军德械师只强不弱,也就是说,皖南抗日救国军的战斗力相当于德械师

说到底,皖南抗日救国军才刚刚光复龙口,军需给养充足,弹药储备也很充足

可张文清的第军,却已经好几年没发过军饷了,底下官兵个个怨声载道,每天脑子里除了想着上哪个村偷只鸡,就想着上花柳镇找窑姐儿快活一宿,至于弹药储备,甚至连半个基数都不到,这也是第40师刚进龙口就被皖南抗日救国军吃掉一个主力团的主要原因。

不过,作为高高在上的三战区总司令长官,顾祝同是看不到这些的。

顾祝同看不到问题的本质,更无法接受失败事实,既然第集团军加上第军还对付不了徐十九皖南抗日救国军,那就再加上陶广的第军,我还就不信了,我堂堂第三战区总司令长官,手下二十几万人马,收拾不了你一个小小的皖南抗日救国军

第173章

顾祝同也真是急眼了,气急败坏之下,竟意欲调集第、第两个集团军进剿皖南抗日救国军。

不过,顾祝同却忘了,在皖南这一带,除了徐十九的皖南抗日救国军,还有另外一支同样不听指挥、不听招呼的军队,那就是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

上官云相的第集团军原本都已经进入泾县,完成了对云岭的弧形包围圈

可现在顾祝同调令一下,要去龙口进剿皖南抗日救国军,第集团军各军、各师就被闹个手忙脚乱,原本堪堪成形的包围圈也有所松动。

远在延安的中央高层时刻关注着皖南的局势,在知道了这一情况之后,朱毛周便以党中央的名义给东南局书记项英发来了一封措辞前所未有严厉的电报,勒令他带着新四军军部、教导旅及江南支队渡江北撤,并正式警告项英,不要成为历史的罪人。

这个时候,新四军广大指挥员也已经意识到,继续留在泾县并非良策。

这是因为,新四军军部所在地云领已经被上官云相第集团军所包围,就想转个身也是异常之困难,更别提往外发展,长此以往,教导旅及江南支队只能被国民党军给活活困死,而如果跳到江北,则立刻又是另外一副局面了,不仅因为江北国民党军力量较弱,更因为江北能得到八路军的支持。

鉴于张云逸、周子昆等新四军骨于都赞成渡江北撤,项英便也只能够接受现实。

道理很简单,如果项英再不认清形势,继续一意孤行,就势必会严重削弱他的领导树威。

不过在选择撤退线路时,项英又跟叶挺产生了极严重的分歧,叶挺坚持要从青阳方向转移。

原本,上官云相第集团军已经完成了对新四军的四面合围,不过因为此前顾祝同跟徐十九的龌龊,上官云相被迫调动两个军去进剿皖南抗日救国军,这就使得刚成形的包围圈出现了缺口,缺口就在青阳县,新四军如从青阳县突围,就能轻松摆脱国军围堵。

可如果从别的方向突围,就势必会遭到国民党军的重重堵截。

当然,从青阳渡江北撤,也并非一片坦途,因为中间不仅要穿过日占区,同时还需要搜集船只。

好消息就是,小日本第军主力眼下正在上高地区与薛岳第一兵团大战,根本无遐他顾,此时,日军对长江南北两岸的封锁力度必定会有所减弱,所以从桐陵至池口一线寻机渡江,是完全可能的。

从军事角度考量,叶挺的主张无疑是正确的,也得到了张云逸、周子昆等大多数指挥员的认可。

但是,遗憾的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领导权威,项英断然否决了叶挺的建议,而选择走茂林、宁国直接去苏南地区,与陈毅、栗裕的东谴支队汇合。

面对以叶挺为首的大部份指挥员的质疑,项英的理由也显得很充分。

粟裕、陈毅的新四军东谴支队黄桥一战,以不到千五人打垮了韩德勤三万余人,给了新四军不少指挥员一种错觉,认为国民党军的战斗力不过如此,所以,尽管集结在云岭四周的国民党军已经超过八万人,可项英以及大部分新四军指挥部却并不放在心上。

八万国民党军,听上去不少,可是往各个方向一均摊,每个方向也就两三万人。

栗裕、陈毅的东谴支队还不到五千人,都能够打垮韩德勤三万余人,现在集结云岭的新四军总部、教导总队外加皖南支队,足有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