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超级强国 > 分节阅读 349

分节阅读 34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必须承包500亩地,但因为是第一年,考虑到经营风险,最高也不能超过2000亩地,何大兴搞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数字1000亩。

这1000亩地,并不是自然条件下的1000亩,其中有800亩地,属于“工厂土地”,这种工厂土地分为四层,每层200亩;只有200亩土地属于自然土地,能够承受阳光雨露。不过,这200亩自然土地,也是指下面四层工厂土地最顶上的那一块。

但是,通过对现代农业知识或者说未来农业知识的学习,何大兴却明白,即便是这种工厂化土地,也是能够生长作物的。植物是要进入光合作用的,但这光合作用的光,并不一定是自然的阳光,人工光源也完全可以。

在每一层工厂土地的顶部,都安装有自然光源,模拟的太阳光源。并且根据植物所需,还能对光源的强弱进行调节。当然,每一层土地上,同样安装有灌溉装置,这些装置,既包括喷灌设备,也包括滴灌设备,不过并没有浸灌设备。

要知道,即便地处热带雨林的海伦岛,农业灌溉的水,也是需要钱的,而且每吨水的钱还不便宜。

此时,已经进入四月,何大兴种植的1000亩金稻正在抽穗,根据计算机模拟,估计收成只有预期的九成,但即便是这样,也让何大兴十分兴奋,因为这毕竟是他当“地主”后的第一茬收成,他相信,下一季他的收成会更好。

第506章无利不起早

何大兴当然不可能一个人种下1000亩地,而是将他的父母和弟妹都接到了鸢岛自治领。说起来,何大兴家人到鸢岛,在卢江县还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原因就是何大兴在电报中说,他在鸢岛自治领承包了1000亩土地准备种庄稼,请家人做好前来鸢岛的准备,他不日就要回卢江接家人去鸢岛。

差不多一年前,何大兴离家去海外打工,家人是知道的,走的时候家里也领了一笔钱,然后每个月还能收到何大兴从海外寄回的100米元,折合成华夏币可是600多块呢。

这样的收入,可比一个县委书记强得实在是太多了,乡镇上的那些官员们,平时见到何大兴一家,都是趾高气扬的,但何家每月有了600元的收入后,情形就大大的改变了,年纪大的见到何大兴的父亲何长海时,称呼一声“何大哥”,年纪小的官员见到何长海时,更是亲切地称呼一声“何大叔”。

至于“何大叔”,内心里更是美不胜收了,但凡有村乡干部到家,何长海都要好酒好肉地招待。而村乡干部也投桃报李,见何长海如此懂事,正准备让他当个生产队长呢。

何长海所在的村,到“回春堂”打工的自然不只一个,但高中毕业生却只有何大兴一个。而这个高中毕业生所拿回家的钱,硬是比初中毕业生要多一倍,这让何长海大大地长了一回脸。看啊,还是俺当年有眼光,再困难都要送孩子去读高中。

可是,何大兴一封电报,让何长海如坠云雾。这工作好好的,收入又不错,怎么突然想到要去当农民了

虽然说1000亩地的面积很大,如果全部是水田的话。相当于比全村的水田面积还大,可是,即便1000亩水电能收成多少呢,每亩水田种两季,就算收1500斤谷子吧,大约可卖900块钱,但是。开支呢

这些开支可庞大得不得了,首先是种子、肥料和农药,然后才是人工、伙食等,而且,那啥鸢岛,工资水平如此高。种地的人工工钱也少不了吧。

何长海算过账后,觉得这并不划算,如果遇到什么天灾人祸,还极有可能亏本。

因此,收到何大兴的电报后,何长海开始闭门不出,他觉得。自己这个大儿子有些乱来,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每月有上千元的收入,比县委书记还高的工资,为什么还不满意,还要东跳西跳

但是,何长海又管不了自己的儿子。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一个有主见的人,此前。报名去打工,何长海就不同意,听说还要到外国去打工,他就更不同意了。那外国人,白皮肤蓝眼睛红头发,长得像个鬼一样,吓都把人给吓死了。而且外国人说那啥鸟语也听不懂,去那儿岂不是找罪受,根本没有卢江的家乡舒服好过啊。

一年前的何长海没有留住何大兴,让乡邻间好好地笑话了一番。说自己管不住儿子。但体验和签订用工协议之后,数千元一拿回家,却堵住了何长海的牢骚,这完全是事实胜于雄辩,金钱横扫一切嘛。

但是,何家收到儿子电报的事,还是被何长海的婆姨给说了出去,于是,乡邻们围了上来。

“长海,听说你要去鸢岛当地主了”

“长海,恭喜啊,1000亩上好的地,可比当年的刘家还富有啊”

“长海,哪天我家粮食接不上,在你家借点啊。”

不要以为这些是“好话”,何长海自然听得出来,在这些乡邻们的眼中,那外国的地有那么好种如果真能赚钱,为什么别人不种,偏偏让你一个卢江的农民去种

仿佛为了应证这件事似的,原来正在撮和何大兴与邻村一姑娘婚事的媒婆,某一天上门来说,“邻村的的姑娘家最近说好了一个教师,你们家大兴的事,就只有暂时算了。”

何长海无言以对。

虽然小学教师一个月只有四五十块钱,但至少每天看得见人影吧。可跑到国外,连个人花花都看不到,万一哪天出事了呢

不得不说,这时的华夏农村,人们大多还是纯朴的。虽然也开始看重金钱,但人们“远走不如近爬”的思想还根深蒂固。

不过,何大兴回家后,把那1000亩地形容了一番,顿时就改变了何长海的看法。

何长海担心要雇很多人,何大兴说,雇什么人,除了我们家人外,我最多临时性地雇几个人,总人数绝不对超过十个。

不雇人,那些地咋个种全部是机器耕种,水管不但牵到了地角,而且还埋进了土里。

最重要的是何大兴说了,他们家的地,完全是平平的,而且是在楼层上种地,一共5层呢。

神马楼层上种地当何大兴拿出他拍的农场照片并解释了一番后,何长海当即决定,全家人移民那啥鸟岛,一家人都去当农民,祖祖辈辈去当农民。

当然,让何长海决定去鸢岛的,除了那工厂式农田外,那幢数百上千平方米的洋房也让他十分心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