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超级强国 > 分节阅读 243

分节阅读 24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此发表意见。但是,赵无极也不愿意看到机械厂就些一蹶不振。

“其实,如果我们每个同志都认真地学习过中央近年的文件,以及宪法,刚才讨论的问题并不是一个问题。如何保证社会性质,我在凤山的很多墙上都刷有一条标语,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就是我们社会性质的保证。

另外,我要强调一点,企业的产权形式、组织形式、经营形式,与社会性质或社会制度之间,并没有必须的联系。普国有一家著名的奔驰汽车公司,大家可能不知道吧,那家企业就是公有制企业,此外,像颠国的航空公司,以及其他很多国家,都存在着大量的公有制企业。我们不能由此说,那些国家的社会性质就是社会主义吧”

“什么,奔驰公司是公有制企业”现场的常委们,都被这个消息给炸晕了。

“我们都知道米国是个自由资本主义国家,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米国有47以上的草原、森林以及耕地,都属于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所有,并不掌握在私人手中。我们不能说米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吧”赵无极又丢出一颗炸弹

“这怎么会这样”许蜀康喃喃道,虽然声音很小,但恰好被赵无极听到了。

“同志们,可能在大家的印象里,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是一个东西,而社会主义因为与资本主义完全不同,因此就必须排斥市场经济,大家是不是这样的想法啊”赵无极继续问道,因为他准备来个更狠的

“是啊,这难道不对吗”有人立即反问道。显然,这些问题,常委们平时看报章文件,也是经常遇到的。

“其实,这里有个历史误会只要阅读世界历史就会知道,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它先于资本主义,因为它在封建社会的娘胎里就出生了,商品经济出生后,极大地催生了资产阶级,并推动了资产阶级起来夺权,并最终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因为资产阶级是在市场经济中生长起来的,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后,自然将自己的经济基础定义为市场经济。

同志们,一定要记住这个结论,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成就了资本主义,而不是反过来的。

那么,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能否适应社会主义呢这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它是与生产力水平相联系的概念,并不是与社会制度相关系的概念。就像我前面讲的,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国家的性质就不会变。”

“其实,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就好比是一把利害的武器,不能因为资本主义国家使用过它,我们就讨厌它,就拒绝用它”

第355章出访准备

那些张口闭口说主义的人,又怎么可能是赵无极的对手。如果是前世,赵无极的理解自然不会这么深,他虽然是学的经济,但后来一辈子也没研究过经济。

但重生后的赵无极,对经济学的研究早就是“宗师”级的水平了,可以说,对人类经济活动的研究,谁也没有他这样“通泰”。或许,在某一方面,他不一定强于其他人,但就一般经济理论,谁也不是他的对手了。

说到底,华夏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幼稚的一代人,既与所泊来的理论并不成熟有关,也与当时的国际环境有关。

后世的华夏就慢慢地回归到了正确的道路,一切的说教都是虚的,惟有真金白银是实在的。只是,华夏明白这个道理时比较晚,再加上政府对自身在经济活动中的定位一直模糊不清,与经济一同发展的,还有很多负面的东西。因此,华夏的经济是发展了,但社会问题并没有减少。

赵无极这一番话后,反对“股份制”的声音便消失了。但是,如何对机械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又成了一个拦路虎,因为卢江没有这个经验啊。

于是,众人又再次望向赵无极,希望他能够为大家解惑。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坚持清产核资的原因。一个企业的资产有多少,这是改制的前提啊。”赵无极先说了这么一句。

最近,关于“清产核资”的反对意见很多,有的企业反映到县委,说县委这样做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干涉了企业的正常经常活动。赵无极不得不为自己先正一个名。

“企业的改革。有大有小,有深有浅,譬如承包,就是一种浅表性的经营方式的改革,但显然。这种浅表性的改革,不足以焕发机械厂的活力。因此,对机械厂产权进行改革,一步到位股份制,才是最终的出路”

“而股份制的改革,目前国内成功的经验不多。各地都刚开始试点。我这里有几点思路,供大家参考第一,股份制改革,必须考虑到工人的利益。因为一旦进行股份制改革,原来工人作为国家正式工的身份就要发生变化,而企业为了利益。也不可能养那么多闲人、无用之人;第二,就是企业级别与干部级别的问题,也将同样消失,股份制企业中,可以有党组织,但企业并不会承担党组织工作人员的工资,除非是国有控投企业。第三。则是政府的定位,政府管股份制企业,不能像过去那样行政命令,只能通过工商、税收以及国家的产业政策等,对其进行线束。第四,则是退休工人的问题,股份制企业,肯定不会承担退休工人的工资以及医药费什么的,而这项负担,则只有政府承担起来了。”

“关于工人的利益问题。我认为。政府应该给工人一定的虚拟股份,如果工人退出了企业,他可以把手中的股份转让给别人,从而得到一笔现金,当然。工人也可不转让股份,手持股份每年分红。”

赵无极之所以强调工人的利益,就是不想让工人在改制中受到太大的损失。这些工人手上拿着几千上万元的“原始股”,假如企业的股票最终能够上市,工人们也可小发一笔,即便不能上市,其“原始股”也是比较值钱的。

“胡书记,我建议机械厂的改制问题,就全权交给赵无极同志具体操办,这些问题,说实在的,我们也不太懂。作为我个人来说,我是真诚希望赵无极同志能够为卢江企业发展探索出一条路来”县长安福林说道,安福林,在当这个县长之前,一直是机关干部,对经济那还真是不懂。

“对,这事儿,就交给赵无极同志吧。”安福林的提议竟然有人附和。尼媒,这企业改制,可也是权力呢,难道,就这样放弃了

“无极同志,你怎么看”胡永生现在,几乎把赵无极当成了“智囊”,有问题,找无极。

“胡书记,安县长,各位,这项工作,就这样交给我,是不合适的。我们不是成立了一个卢江县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吗把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的作用发挥出来,问题就解决了。”赵无极事情可以做,但不是这种做法,改革,不是个人行为,而必须是组织行为。

再说,尼媒成立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时,每个人削尖了脑袋都往里钻,现在遇到麻烦,就想当甩手掌柜,这世界上的事,哪有那么便宜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