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超级强国 > 分节阅读 219

分节阅读 21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记,你快别这样叫了。我们还是各交各的吧。”

赵无极厚起脸皮,严肃地说:“这怎么行,我以后还要靠李叔叔支持工作呢。”

李江林简直有些哭笑不得,最后,灵机一动,反将一军:“要叫我支持工作,就不要叫李叔叔;这个,二选一,赵书记,你自己选吧。”

赵无极怎么可能就这么快就妥协,他立即耍赖道:“李叔叔,以后,在工作中,我叫你李县长;在私下生活中。我还是叫你李叔叔。如果这样,你都还不支持我的工作,我就去找我老爸诉苦,说李叔叔你经常欺负我。”

“我欺负你我看啊,你欺负我还差不多。好了。随你便。不过,你小子升官了,得请客。”李江林找了个台阶下。

因为常委会前的这场对话,赵无极才可以肯定,这张票是可以争取过来的。

李苹那张票,还用说吗两人已经是灵肉交融的关系了。可以说,这个县委组织部部长,赵无极能当百分之八十的家。

至于胡永生,赵无极不会怀疑那张票不投给自己。胡永生应该明白,赵无极在领会中央精神方面的能力,再说。赵无极是省委直接任命的官员,胡永生想要阻挡自己,难道不怕柳伯益的怒火

常委会结束后,距下班还有一个小时,赵无极便找出自己的“职责”研究了起来。

除了上述原则性的分工外,赵无极还有其固定的职责。这些职责多达十数条,譬如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工业发展的文件精神和相关政策。制定并实施全县工发展规划,指导县属企业进行经营体制改革,指导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等等

“赵书记,根据县委规定,副书记都要配备一名通讯员,不知赵书记您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赵无极刚刚看完“职责”,县委办主任陈立德就敲门走了进来。

“呵呵,我没有人选呢。还是麻烦陈主任帮我挑一个吧。”在陈立德看来,赵无极想都没想,就说了出来。但是。赵无极却想了几个人选,不过,都觉得不太合适,譬如凤山的李海兵、范东明、费琳娜。至于县委办的人员,赵无极更是两眼一抹黑。

“那好。我这里作了一点准备,我挑了五个人,这是他们的材料,如果不合适,我另外找人。”陈立德见状,也没多想,立即把手上的材料送到了赵无极的面前。

如果说过去的陈立德对赵无极还有那么点不服气,但最近,那是彻底服气了。这个比他年轻得多的县委副书记,确实是太厉害了,厉害得有些变态

不过,对赵无极服气是服气,并不表示陈立德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他准备的五个人,有四人都是他的得力亲信,另外,找了一个人来当“陪衬”。

县委办是个大家庭,内部设有秘书科股、综合一科、综合二科、后勤科等四个股级单位。其中陈立德作为办公室主任,分管着综合一科和综合二科,另两名副主任张运兰、裴正勇分别分管秘书科、后勤科。四个科室加起来,竟然有25人,加上3名主任,竟然有28人,如果把驾驶员等加起来,竟然有30人以上。

别以为秘书科就是最重要的科室,其实综合一科才是最重要的科室。秘书科,主要负责一般性的文字材料;而综合一科,是直接为县委书记服务的,写的材料也是书记发言用的;而综合二科,则是为其他几名副书记服务的。

“行。我先看看。”赵无极伸手把材料接了过来。

通讯员一职,最早来源于部队,新华夏立国之初,各地方官员多是部队首长转业安置,因此,这一职务便传承到了地方。

后世,县委书记一职已经不设秘书,这个规定是好的,但是,一个县委书记或县长出门,连个提包的人也没有,确实也不太像话。一个镇长出门,身边也得有两个跟班呢。

好在也只是不设秘书这个职务,并不是说不能带跟班,县委书记、副书记出门,除驾驶员外,得跟着一位“办公室工作人员”,其编制就在“综合科”内,但工作就主要为领导服务了。

陈立德交来的五份材料,姓名、年龄、学历、经历、特长几项,简单而清晰。

孔方庆,31岁,梓州师范学校毕业,曾在回龙乡中心校教书,现任综合二科副科长,能写得一手好钢笔字。

这个排在第一,下面依次是:

文达,29岁,西川大学华语系毕业,曾在卢江中学教书,现为综合二科科员,擅长写大型材料,有新闻报道、小品文等发表于梓州日报、梓州文学等报刊。

张兴江:28岁,西川农机学院毕业,曾在县农机局工作,现为综合二科副主任科员,人特勤快。

何文章:30岁,西川师大华语系毕业,曾在卢江二中教书,现为综合一科副主任科员,擅长写讲话稿。这个,是赵无极的校友、师兄。

沈本山,29岁,东复大学历史系毕业,大学毕业就分配到县委办工作,现为综合一科副科长。擅长做协调工作和处理复杂事务。

陈立德是学过心理学的,因此,他在放这几份材料时,颇为讲究,每人都有特长,这个,他不会乱来,毕竟,此次弄虚作假,极有可能此后被赵无极发现。但是,根据心理学原理,放在前面的资料,在看过之后,容易被后面的资料冲淡。

尤其是,赵无极本身擅长写材料,因为对于写作是否强未必一定欣赏;而赵无极年轻,估计处理复杂事务方面需要帮手,而沈本山正好符合这一条件。

沈本山,与陈立德跟得最紧。最重要的是,他挑选的四人,都是颇有背景的。

孔方庆的姑父,就是常委副县长刘昌平;张兴江的姐夫,是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圣元;何文章的叔叔,是县政府的副县长何自新;沈本山的舅舅,是上上任卢江县委书记,现市委副书记刘春林。

惟有文达这个“文艺青年”,则是出生于普通农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