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超级强国 > 分节阅读 178

分节阅读 17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更比历史上先进。但是,为什么落后了呢这是因为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时代,甚至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

“工业化时代的生产动力最典型的是机械力和电力,各式各样的机器、机械与电器;而农耕文明却是使用着人力与畜力,少量利用风力、水力等。”

“这是两种不同的生产力。其生产的结果自然不同。我们都知道,米国用2农业人口养活了整个米国人,还有大量的粮食出口,它们依赖的就是机械力与电力,采用的是工业化生产手段;而华夏是8亿农业人口养活4亿城里人,只能勉强保证粮食自给。”

“那我们的农民为什么不采用机械力与电力”

“问得好第一,农村教育水平很差。还有不少文盲,他们并不能直接使用这些机械,不要说没钱买那个东西,就是送给他们,他们也未必会侍弄;第二,则是最重要的原因,我们是人多地少,全国人均只有15亩土地,再加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只有几亩地。靠人力与畜力就解决了耕种与收割的问题,因此,农民用不上机械力,特别是大型联合播种机与收割机,就可以将粮食收回仓库。也就是说,使用机械力并不划算;第三,当然是经济基础差了,他们买不起那些机械。”

“那,农村岂不是永远就这样了”

“我考考你们,现在一些年轻的大学生总是爱拿华夏与发达国家相比,你们发现华夏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吗”

“社会制度”两个美女说出了这个词,但似乎有些不太确信。

“社会制度也许吧。这就是华夏人的悲哀了过去,我们说资本主义是万恶的,水深火热的,充满着血腥、剥削与压迫;而今天,我们一些人却完全反了过来,认为发达国家是天堂,那里充满着光明和自由和幸福。你们不觉得,这两种观点,都是病态的吗”

“啊”两个美女被雷得不轻曾经,她们就是这群人中的两个分子啊。

“华夏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化积聚了大量社会财富,国家有了钱自然能提高人民福祉;城市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自然显得整洁、干净、漂亮”

“而华夏却还处于农业社会,即便我们现在的城市,也还有很大的差距与不足。两位小姐,这就是你们曾经问过的路,这就是华夏之路”

“可是,社会上那么多”两个美女还在挣扎。

“任何社会,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华夏不能避免,米国、倭国同样不能避免。而我们真正的问题,就如我刚才说的,你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发现,而发现的那些问题也因为焦虑因为急躁,甚至因为一些人别有用心,而被夸大了。我告诉你们一个绝密消息吧,京都有个著名的学者,十几天前被华夏检察机关调查了”

“什么绝密消息,我们早就知道了。”柳晓萱有些不屑地说道。

“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被调查吗”

“这还用问,他不就写了几篇文章骂了政府吗”

“呵呵,如果你们仅仅看到这个层面,我以为华夏是没有前途的。”赵无极也表现出某种不屑。

“那你说,他为什么被调查”

“因为他收受了倭国人的政治佣金,接受了倭国人送给他的至少价值5万华币的礼物。”这个,赵无极本不想说出来的,但又不得不告诉两个美女,因为这对他们判断这个时代有帮助。

“他怎么能这样,我曾经还想过去考他的研呢。呜呜呜”柳晓萱突然抱头痛哭起来。

第263章首长召见4更毕求月票推荐票啊

柳晓萱和冯静离开凤山的第二天,赵无极就接到了首长办公室电话通知:请他于4月12日上京,13日参加由科技部、华科院、工程院主持的“特种材料与特种合金新技术成果汇报会”;14日在华科院作学术报告,15、16两日在京都大学和京华大学向在校大学生作演讲;19日在东复大学作演讲,21日在赵无极的母校西川师大作演讲。

这个通知,由首长办公室发出,是比较恰当的,因为它涉及到两个系统几个部门。当然,作学术演讲是秘密的,而在大学演讲,自有华宣部、教育部等部门另发通知。

12日上京,还有两天时间。赵无极正好利用这两天时间好好思考,给大学生们讲点什么。

大国崛起那个只能作为参照物或背景。要说服这些天之骄子,必须用大家都知道的事例,身边的常识。

个人成长,个人事迹这个,更不能讲。因为赵无极的成功没有可复制性。

凤山的经验这个,似乎可讲,但代入感差,说服力差,也不行。

最终,赵无极还是从哲学的“人生三问”切入,然后结合华夏与当代大学生的情况,分别讲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历史的迷雾森林。赵无极虽然不是学历史的,但国学功底扎实,再加上有“大国崛起”作为参考,再结合后世的一些理念,以及赵无极自己的理解,解读华夏历史,定有耳目一新之感。

赵无极之所以用“迷雾森林”一词。意指华夏的历史太复杂、太丰富、太深厚,也太沉重。有五千年文明传承,非常值得自豪,但却容易让我们迷失其中。

当历史被记载到文字的那一刻,历史已经被修正。

第二个方面:虎狼环饲的困境。把华夏放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解剖、比较。剔除似是而非的问题,找准关键的问题。重点指正西方政治的两面性,以及他们对华夏可能的或正在实施的遏制。

第三个方面:刺破黑暗的突围。这一点,讲希望,讲吴冕首长说的杀出一条血路来。这条血路,绝不是血流遍地。但要准备流血;这条血路,既要不断推进社会改革,更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这个时候的华夏,还说不上环境、文化方面的问题,因为没钱。

第四个方面:用心改变一切。这一点讲青年的责任。对物,对事。对人,对言论,对民族,对国家,都要用心。前提是用心感受,不要人云亦云,要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答案;然后是用心建设我们的生活。用心改变身边的一切,从我做起,点滴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思路理顺,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赵无极让系统的“百变小秘”一古脑儿给写了出来。写这种带逻辑性的文章,稍带激情与煽动性的文章,可比写小说简单得多了。

每篇稿子,赵无极控制在8000字以内。因为每次演讲,只准备讲2个小时,然后再给半个小时的时间让学生提问。

赵无极之所以要作这样充分的准备,是因为他上京后,得把讲稿拿给首长的秘书看。虽然首长没说要审稿。但是,赵无极得有这个自觉,他可不想让首长为此担忧,或让别人觉得首长太独断。

当然,在具体演讲过程中,赵无极还会加进一些事例,这些事例,在正方中有简单的名词提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