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超级强国 > 分节阅读 165

分节阅读 16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副乡长于文昭:负责全乡法律宣传、普法教育、社会治安工作,分管乡派出所。

乡党委委员武青轩:负责宣传文化教育工作,分管乡中心小学、卫生院、文化站、广播站、邮电所。

党委委员徐庭放:协助党委书记和乡长工作,负责乡党政办日常事务工作。负责全乡资料文件的制定、颁发、汇总与保管工作,分管乡保密工作。

副乡长欧阳灿的分工没有变;但是王文化的工作进行了较大调整,交工业与企业这一块交给了甘霖,主管负责凤山乡第三产业的发展,分管供电所、工商所、税务所、信用社、供销社等。

这些熟悉的人名以及分工,可以说完全是为赵无极量身定做的,正常情况下,赵无极的主张在乡党委会上不会有什么阻力,当然,主要是在经济发展方面,至于机构改革以及政治方面,乡党委即便通过了,县委也会出面干涉。

这个分工的出台,是为次日的“三级干部大会”作组织准备的。对症下药,下什么药呢赵无极在年前就在准备相关资料文件,对其进行认真的思考。

赵无极给凤山乡开的“药方”,总的名称叫凤山乡19862000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后来,这个计划被史家称为“凤山乡第一个五年计划”。

这个五年计划,分为“城镇与基础设施”、“工商业与乡镇企业”、“农业经济与农村建设”、“教育卫生与社会事业”等四篇,事无巨细,涉及到凤山发展的方方面面。

这个“五年计划”一抛出来,就引起了乡、村、社三级干部的热烈讨论,因为这实际上是描绘了凤山乡未来五年或十年后的宏伟“蓝图”。

譬如凤山乡的交通建设,在今年4月就要动工修建凤山至县城64公里的二级柏油公路,并于明年1月即春节前通车,这个消息,实在是太雷人了不要说普通的乡、村干部觉得牛皮吹得太大了,就是李苹也觉得赵无极这是在画饼充饥、自欺欺人,修这么长一条路,钱从哪儿来啊要说起来,李苹的消息来源比赵无极还要灵通一些,可是,她就是没听到一点消息。

交通建设第二项,就是在1998年底修通斑竹河两岸沿村公路乡干道,可通大卡车,并在斑竹河上建设一座可通行20吨卡车的公路桥

对交通建设,赵无极为什么这么有信心,是因为他接到了平原军区参谋部主任李立扬少将的电话,特种部队组建及基地设置方案已经在军区党委通过,已经报军部审批,而赵无极相信,军部绝对不会克扣许虎林司令员答应的100万元建设款项,即便基地最后不设在凤山,难道自己写的那个高新技术及科技工作的建议,还不值100万华元那东西拿到任何国家,价值都是10亿100亿米元以上

第244章系统功能不行,靠人品取胜1更到了

交通建设属于基础设施的重中之重,在赵无极的计划里,在五年计划其实只有4年结束之后,要实现公路“村村通”,标准不能低于21世纪的“村村通”。

与公路“村村通”相配套的,还有电力“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广播“村村通”,电视信号覆盖全乡80的领域。

此外,凤山场镇将启动新的建设规划,由现在又破又烂的才200米长的独街,形成一横长400米宽20米二纵各长100米宽12米的街道格局,城镇常住人口由现在的500余人不含学生扩展到5000人,初具现代化小城镇规模;重新规划建设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畜禽交易市场、菜市场,统一建设乡自来水厂现在用的是山泉,统一规划乡工业发展园区。

工商业与乡镇企业,凤山乡将重点发展凤山酒厂、凤山中药厂两大支柱企业,向外扩张凤山建筑公司、凤山豆干合作社,稳步发展其他各大专业合作社,鼓励供销社与乡政府及个人联合,组建新型商业企业,搞活凤山商品流通,鼓励凤山场镇居民创办个体餐旅企业。

凤山酒厂的目标,87年内将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利税20万元,90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利税300万元,员工规模超过200人。

凤山中药厂的目标,87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利税5万元以上,90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利税80万元以上。员工规模超过100人。

凤山建筑队今年要完成公司化改造,并实现产值1000万元以上,利税30万元以上;在未来四年内,产值与规模将连年翻番,90年争取实现产值1亿。利税300万元以上,员工规模超过300人,技术人员超过100人建筑公司实际用工要大得多。

凤山豆干合作社,以及其他专业合作社,都有相应的发展目标。当这些目标全部实现之后,仅工商业这一块含合作社。凤山乡的财政就有可能突破1000万元。

1000万元,在后世任何一个乡镇都是十亿、百亿产值的数字下,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但是,在这个时代,如果真能实现1000万元的税利,凤山本级财政至少可以留用500万元。在这月工资刚刚过百的时代,很能够做一点事情。

农业经济这一块,赵无极定的方略是: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以及特色林果业,凤山乡准备成立“凤山果业合作社”,全力推出“凤山核桃”、“凤山板栗”、“凤山春桃”等品牌;准备成立“凤山林珍合作社”,推出“凤山银耳”、“凤山木耳”、“凤山食用菌”等品牌。

“凤山果业合作社”与“凤山林珍合作社”。其实是各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体,但前提是各自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互不干涉。一般而言,各村专业合作社,主要任何是组织生产,开发新产品;而乡一级的合作社则主要负责技术指导以及市场营销,各吃各的饭,各挣各的钱。

譬如龙王潭山珍合作社,不满意“凤山林珍合作社”给的价格。可以不卖给“凤山林珍合作社”,而转卖给别人,凤山乡党委政府以及任何人,都不得干涉。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赵无极在制定相关文件时。特别强调了“订单”一词,即年初时“凤山林珍联合社”给各专业合作社下“订单”,说好数量、等级与价格;如果到时“凤山林珍合作社”拒不收购,就要赔偿一定村民的损失;而各村合作社也不能因为价格突然高了就不想卖给乡上,也要承担违约责任。

当然,各专业合作社也可以去外面寻找“订单”。

一句话,“订单”就是合同,是保护双方利益的有法律效力的合同。至于这个价格定得如何,那就看双方对市场信息的把握了。

采取这些办法,赚钱只是赵无极的一个小目的,他最根本的想法,是通过这样的操作,让农民懂得市场经济,懂得经营管理;而懂得市场经济懂得经营管理的农民,还是传统的农民吗原来那两亩地,还能够束缚住他们吗

农业经济的另一块大头就是养殖业。除了“野放养猪合作社”外,赵无极鼓励有养殖能力的农户,发展专业养殖,争取每个村形成10户左右年出栏100头肥猪的“养猪大户”,5户左右年育肥500头羊的“养羊大户”,2年出笼10000羽以上的“养鸡大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