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4(2 / 2)
十五个混混中,有1名混混在送到医院时就已经死亡,经检查,死亡原因为气管破裂和颈椎骨断裂;翟墨的腰部被一重物击伤,并伤到了脊椎,即便能治好也是半年或一年之后的事了;其他的混混,有5人的眼睛被石灰石烧伤,复明的可能性同样不高于百分之二十;有4人被砸得头破血流,其中二人颅骨遭到重创,有成为植物人的可能;另有4人则与那个脸上成蜘蛛网的军大衣一样,算是被毁了容。
在这之前,陈仲容和四个军大衣的身份已经被确认,梓州市公安局长李春明亲率何青等20余名刑警队员控制了医院,并对混混们开始审问。
同时,市委书记方平在得到消息后,立即冒着被骂的危险,将电话打到了省委副书记陈向前的家里。梓州市代市长何克礼也带着两名副市长和市政府秘书长来到医院现场办公。
不久,李春明得到了一个线索,这些混混在翟墨和陈仲容的安排下,准备去找“牵白化妆”的麻烦,准备石灰石和砍刀等物件,是因为“牵白化妆”的点子太扎手
“什么,牵白化妆天啊”李春明与何青同时想到了“牵白化妆”的后台。那个后台的官职非常小,仅仅是一个乡长,但是,李春明与何青却相信,此次事件,绝对是那个新任乡长的杰作。
“马上去牵白化妆,将其人员全部控制起来”李春平哪怕与赵无极是朋友,而且李春平还答应赵无极要照顾好童紫馨,但牵涉到省委副书记的公子,李春平再也不敢循私。
在小石巷的风暴结束10分钟后,一辆摩托车从凤山方向的公路上,向县城骑来。在路边的一家小卖部,骑手紧急刹车,并摘下头盔,露出一张笑脸,对着小卖部喊道,“刘大爷,给我来一条肥皂。哎呀,这肥皂真不经用啊。”
第186章暴怒的陈副书记
“小赵,是你啊,这时回县城干啥”刘大爷拿着一条肥皂递了出来。
“我爸妈都在县城啊,回去看看他们吧。”赵无极递给刘大爷一块钱,伸手拿过肥皂,然后油门一轰,就进入了县城的柏油马路。
当赵无极回到家里之时,时针才指向晚上6点40分,母亲陈素琴正在向桌子上摆放晚餐。而这时的梓州,陈仲容等人还躺在小巷中无人问津。
“咦,无极,你不是告诉你爸,今天不回来吗,怎么突然又回来了”陈素琴惊喜地问道。
“哎,我这不是送我们乡的李书记回望坪吗,既然都到了望坪,就回来一趟吧。反正,今天不回明天也要回。”赵无极说道。
赵无极确实需要回来,因为这两天赵德正同志弄了一个今年县政府的工作计划,准备于星期五交给县长安福林看看,在交上去之前,赵德正同志希望自己的儿子给计划“斧正”一番。
“无极回来就好,过来,帮你老爸看看这个文稿。”赵德正在书房里叫了一声。赵德正同志在不良青年赵无极的影响之下,也自称起“老爸”来了。
“看啥子看,出来吃饭了”陈老妈一听就不高兴。儿子骑着摩托从凤山回来,还没喝一口水呢,就当成牛马使了
“爸,先吃饭吧。等会儿你要看华夏新闻,我正好利用那段时间给你看看。”在家里的大事上,赵无极向来都是支持老妈的主张。
但是,赵无极真正欣慰的是赵老爸的“进步”,因为赵无极的崛起,让赵德正同志也意识到了危机。但也让赵德正同志“近水楼台先得月”,“常在河边走”的状态使其水平提高很快。
反向思考、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利益原则等已经快要形成赵德正的思想风格了。也因为这些思维方式的确定,让他渐渐地看到了目前政治生活、政治制度不一些不太正常的现象,也让他对县委一班人马有了新的评价。
在某种程度上,赵老爸不但超越了他自身。也超越了诸如胡永生这类同志的境界,因为,赵老爸开始有了自己的执政理念。
华夏新闻开始,陈仲容等人开始被陆续送到医院。此时,赵无极已经吃完晚饭,开始看起了赵老爸的年度工作计划。
赵德正同志撰写的这份卢江县政府工作计划。大约有6000余字,中规中矩,条理清晰,用词考究,但赵无极总觉得哪儿有问题,可想了一阵子又想不起来。
大约八点钟。赵无极从自己屋子内走了出来,正是华夏电视台播放电视剧的时候,当他看到电视画面上出现了一头猪的形象后,立即想起来前世卢江发生的一件大事。
如果赵无极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今年八月,学生放暑假期间,因为某个村村长的上十岁。便宴请了全村的儿童一起来祝寿,结果,在宴席上,当场就有几十个孩子喊肚子疼,三个小时内参加寿宴的270个孩子几乎全部住进了医院,虽然医院经过全力抢救,但还是有20多个孩子死在了医院里。
这是卢江有史有来最为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而事件的起因则是村长的老婆为了贪图便宜,在市场上买了半边死猪肉回去。另外半边死猪肉被其他村的村民分散买走了,大人吃了虽然也突发疾病。但由于抵抗力强一些,到是没出现死人的现象。因此,合计起来一共死亡了30名以上的儿童。
过去,卢江因为贫穷,农村里的人有吃病猪肉的习惯。并且认为病死的猪肉,经过高温消毒之后,已经没有毒性了。确实,有些病猪肉的病原体确实不耐高温,容易被杀死,但有些病菌却不那么容易杀死,那么,人们食用之后中毒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老爸,你这份工作计划不错,但我觉得你还遗忘了一个重要内容。”赵无极想了想,走到老爸的书房门口说道。
“现在农村里有一种习惯,那就是食用病死的猪肉或鸡肉,城里人都知道那有毒,大家都不吃;但农村人因为贫穷,却舍不得丢掉,甚至还有把病猪肉拿到市场上售卖的。我觉得,改革这些年来,农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提高,大多数老百姓也有了几个闲钱,该用不着再去吃那些有毒的猪肉鸡肉了吧。”
“移风易俗,确实重要,但又如何入手呢”对于农村的认识,赵老爸还没有赵无极深刻。
“可以开展一次破陋习树新风活动,把老百生的陈规陋习列举出来,编辑成册,说明其危害,每个学生发放一本,干部讲,广播讲,学校讲;同时,卫生防疫部门与市场管理部门联合起来,对畜禽肉类交易市场以及屠宰场所加强管理,坚决取缔病死猪肉的交易活动,凡发现一例即重罚一例,绝不轻饶”
“特别是其危害,要讲到讲透,如果媒体上或内部防疫通情上有相关案例,不妨摘录一些。”赵无极在说完之后,又补充了一句。
“无极,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赵德正同志对自己这个儿子,已经有点“迷信”了。
“老爸,随着华夏经济的复苏,在农村摆得起坝坝宴的人家将越来越多,食品安全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我这是防患于未然啊。我之所以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一旦发生大规模群体中毒事件,就不是死一个两个人了。”
“好吧,我加进去。还有没有其他内容”赵德正同志从善如流。
“就是那个合作社的问题,有两点一定经强调到位,一是坚持群众自愿,二是合作社内部民主选举,如果强迫群众参加,如果由区乡领导指定合作社负责人,都违背了合作社的宗旨。这两条是合作社是否有生命力的制度保障。此外,才谈得上分类实施、因地制宜等。”
凤山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