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超级强国 > 分节阅读 111

分节阅读 1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将长牌赌博,说到底,这是缺少理想的支撑,这种情况,说到底是对组织的背叛,是对自己的背叛。”

“也许,我的话严重了,但这是事实,至少是部分事实。也许有人会说,你赵无极也是图个新鲜,过不了多久也会与我们一个样。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二个问题:纪律。上午,我说过三句话,叫正人先正己。律人先律己,多干实事少扯蛋”

“关于上班的纪律,说实话,我到凤山乡来上班,就没看到过有关上下班的纪律。当然,也有人告诉过我上下班时间,以及家在县城或其他地方的同志,星期六下午可以走,星期一上午赶车回来,后面这个规定不错。但是。我一个新人来上班,组织上就没安排一个人给我交待有关工作纪律的事,如果这样,我犯了纪律,该是谁的责任,如果要处罚到我赵无极头上。我也是很不服气的。

因此,徐庭放同志,你先在党政办找一找以前有关上班纪律的规定,找齐后我们下次照开党委扩大会议研究讨论,最后形成系统而合理的规章制度,然后,每个干部职工都要发一份。而且还要在党政办存留的规章上签字,表示你已经学习过这些规章;对于新参加或调入凤山工作的同志,由党政办安排专人负责给新同志交接有关工作纪律方面的规定,如果这项工作没有到位,我惟党政办主任是问”

“是,乡长。”徐庭放很高兴地答应下来,赵乡长这是在给他授权了。政府官员,不怕有事做,就怕没事做。有事做,就表示有权。而“权”却是过好东西。它可以通“威”叫权威,它可以通“势”叫权势,还可以通“利”叫权利啊。

“最后,我说一说责任问题。我们最大的责任,就是让凤山发展起来。让凤山的老百姓富裕起来可是,我们做到了吗

我看到的景象是,凤山的农民,特别是靠近乡政府所在的几个村,绝大部分还是住的草房,有的家庭,连手电筒都买不起,更不要说家用电器了;有的家庭,要吃点盐巴都要到代销店去赊;有的家庭,家人生病了只得硬抗,因为没钱拿药打针;有的家庭死了人,连一付棺材板板都买不起。难道,他们就天生该受穷,难道,我们真的就比农民更加高贵农民受穷,我们心里难道就一点也不愧疚”

“几年之前,中央就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凤山也搞了几个企业,可是,那些企业为凤山带来了什么除了让极为困难的乡财政更为困难外,没给凤山带来一点好处,反而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因此,接下来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把现有的几家企业搞活,在座的各位,都要为如何搞活这些企业出谋划策。我们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否则,这几个企业会把凤山给拖死”

“这是我最近想得最多的几个问题,大家有什么想法,都畅所欲言吧。”赵无极觉得还是点到为止好,不要把大家给逼急了。就是韦长青、甘霖、徐庭放等人,也需要时间消化刚才说的那些东西。

果然,大家见赵无极的话里充满着一种叫“锋芒”的东西,都暂时沉默了。沉默的原因则是他们大多数人,基本上对存在的问题都司空见惯,麻木了赵无极这样一说,对他们也确实有触动,但如何着手,他们却毫无办法。

“赵乡长,我说几句吧。”赵无极把一杯茶喝干,将水又加满之后,纪律、宣传委员何安突然想要表态。虽然赵无极不知何安要说神马,但这起码算得上是个好现象吧。

第165章选择

在凤山乡的在编股级以上领导中,何安的年龄最大,已经47岁了,翻过年就要再长一岁。要说谁对凤山了解得最多最深,也非何安莫属。何安17岁那年初中毕业,就参加了工作,那时凤山也叫凤山乡,两年后就变成了人民公社,然后两年前又变成了乡。

刚刚参加工作的何安,被安排到乡上当通讯员,那时他年轻,有激情有精力也有理想,工作更是被领导看好,可是,工作一年后的某项运动让他非常敬仰的乡党委书记被开除了公职,让他的激情顿时冷却下来,人生的方向从此也开始变得迷茫。

后来,凤山乡的领导换得非常勤,具体换了好多个一把手,何安竟然有些记不清楚了。后来终于因为资格较老,费仁强当公社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时,他也开始担任过革委会副主任职务,公社改乡后就成了副乡长,两年前成了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

但是,何安与费仁强搭班子这么多年,却并没有进入费仁强的圈子。而是与乡党委副书记、乡人大主任吕宁生结成了朋友,以期在费仁强的强势下保住自己的那丁点利益。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何安基本不问世事,除了分管工作之外,整天就是喝茶看报纸。

何安的激情虽然不再,想法也归于淡泊,谁来主政凤山他都不在乎,但是,何安毕竟是土生土长的凤山人,再加上在凤山工作了三十年,说对凤山没感情那是假的。华夏人的乡土情结决定了,任何一个还有点良知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家乡变得更好。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年轻的大学生赵无极放弃县城优良的工作条件,以副县长,后来还是县委副书记公子的身份到凤山来工作,说实在话,何安还是佩服的。一个领导干部的子女。即便要下乡镀金,难道不能选一个距离县城近一点的,或在国道省道线上的乡镇,何必要跑到鸟不拉屎的凤山来而且,何安更是知道,费仁强与赵德正同志之间有过误会。赵无极到凤山来,胆量也真够大的。

赵无极一到凤山后,出手阔绰大方,其实是让何安反感的,心想,这是纨绔子弟啊。那种好烟,你要是能天天散得起,我何安就真的佩服你了可是,赵无极这家伙还真的长期抽好烟好吧,算你老子有权有钱,看你以后如何收场

初时,赵无极的表现中规中矩。并没什么抢眼之处。赵无极平时也不到领导的办公室窜门,因此何安与赵无极之间也只是点头之交。

赵无极挣的第一个表现,是全乡干部大会赵无极自我介绍的“声震全场”,当时何安就觉得,这小子难道猜中了费仁强的想法这小子,不简单啊何安此时便开始留意起赵无极来。

接下来赵无极的表现可谓是一路抢眼,次次都让何安惊落了一地眼球,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一手漂亮的有想法的调研报告,徒手擒获三名持枪匪徒。能作词作曲唱歌,在省报发表文章竟然还引来了米国鬼子,省市领导与其像朋友一般的关系,让何安直觉到,这家伙的能力实在太逆天了。也是在这时,何安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不管赵无极今后会如何,都坚决不要与之为敌

不过,真正让何安转变观念,让何安彻底“投降”的是赵无极力主操持的三大合作社。

何安的家在龙王潭村,上有老下有小,左右是兄弟姊妹,兄弟几家加起来也有三四十号人,并且,何安与龙王潭村支部书记谢君理还是表亲,赵无极在龙王潭村去联系山珍合作社时,谢君理还跑来问过何安,那事儿搞得搞不得。

当时何安只说了一句,这些木耳菌子,往年都能卖钱,今年照样能卖钱,即便要亏又能亏多少呢,权当支持赵无极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