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超级强国 > 分节阅读 88

分节阅读 8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作社有关竹子成本问题上,赵无极给竹子算的成本是1角钱一斤,但在凤山这种山区地方,竹子根本就卖不掉,因为家家户户的竹林都很宽,即便有人专门编织一些竹器,自家的竹子也基本够用了,用不着去买别人的。

山珍类的资源似乎可以变成钱,也确实变成了钱,但由于信息闭塞,再加上小家小户单打独斗,根本就不是商人的对手,也卖不出什么好价钱。

第131章赵无极是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而且,虽然凤山的山珍品种相当丰富,但菌类、干果类的野生山珍其总体数量十分有限,在没有采用人工栽培、种植技术之前,想要成为凤山人发财致富的门路也不可能。

此外,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属于国家的或集体的,个人并不能据为己用。

其实,就是历史进入了21世纪,也很少见到农民发家致富的消息,因为在2013年,农民种地还有补助的情况下,人均每亩地的净收益也才在300500元左右,当然,种水果、蔬菜的收入可能更高,但是市场呢,销路呢,这些东西没解决之前,还不如种粮食。水果蔬菜没销路,只有烂在树上和地里,而粮食却可以收进粮仓,放两三年绝对没有问题。

后世的农民又是如何修起楼房买起轿车的只要稍为考察一番他们收入的来源,就会发现,农民的富裕并不是来自于“农业”,而是农业之外的“商业”或“工业”,打工虽然辛苦,但早期时一年也能挣几大千,后来一年挣几万也不是神话,经商虽然也有风险,但经商的收益也更高,农村中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工商业,或在农村从事多种经营养殖什么的。

平行时空的凤山,之所以有所发展,也是因为凤山独特的地理、气候、风光等因素,以农家乐等服务业的方式发展起来的。

有人把这一结果归结为华夏的“剪刀差”价格政策,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如果国家不是太过份照顾城市和工业,农民的日子会要好过一些。但是,这绝不是农民贫困农村落后的主要原因。

华夏农业发展的长期滞后,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他们互相制约牵扯,拖着整个农业的后腿,也即拖着华夏的后腿。

一个就是农村人均耕地与农业人口庞大的问题,国家人口基数的庞大,一方面让社会不缺少劳动力。但另一方面也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就业压力,在国家没有找到好的出路之前,只有将这些人放在农村里隐藏起来。

二是农业生产力的整体落后,虽然国家兴办了很多农业机械厂,譬如拖拉机、大型播种机收割机什么的,但人均15亩耕地的现实。让农村根本就不需要这些农业机械,就是需要也没有实力购买或租赁这些农业机械,只有后世当劳动力的成本高了,农民进程一天能拿到几十上百元收入之后,农业机械才大有用武之地。

凤山人的观念,因居于偏远山区。与同时代其他地区的农民,十分陈旧和落后,凤山人的家族观念,在某种程度上维护同宗同姓人之间的利益,但却往往以损害个体利益为代价。凤山人中至少有一半没有去过卢江县城,而去过省城的几乎没有,除当兵、开会、上学这三种情况外。谁没事花几十块钱跑一趟省城啊。赵无极并未进行全面调查,但据他观察到的现象,女孩子到了十岁左右,均开始在家务农,能把小学读完整的,不到适龄女孩子的一半,至于能上初中的,不会超过百分之二十。

在前文所述的五棵松村,虽然家族的底蕴能够照顾到最贫困的人口,但那种生活也只能是最低的水平。或者说只能保证不被饿死和冻死,贫穷人家想要吃肉,怕是要等到过年才行。

9月30日晚上的文艺晚会,赵无极自然是大放光彩,除了与李馨欣合唱了一首知心爱人外。他还演唱了一首著名的老歌乌苏里船歌。

如果按后世声乐品种的划分,赵无极这可是脚踏流行唱法与民族唱法两只船了,但是,不管是现场听众还是专业人士或赵无极本人,均没感觉到有什么不合适。

参加这样的晚会,除了奠定赵无极卢江歌唱第一人的位置外,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他与李馨欣的关系。坐在前排的赵德正同志以及稍后的陈素琴同志均看到了两人含情脉脉的眼神。

因此,当晚会结束后,赵德正和陈素琴两人立即对赵无极兴师问罪,陈老妈竟然直接问道:“你把别人家的女孩子怎么了”

“老妈,话不要说那么难听吧,什么我把别人家的女孩子怎么了”重生后的赵无极,对老爸老妈其实已经少了那种敬畏心理,更多的是亲情和友情,三人就像是朋友一样。

“呵呵,你看我人老了,话也不会说了。”陈素琴对赵德正笑了一笑,“我的意思是,你和那个李馨欣之间的关系。”

“哦,这个啊,正是我要向您们二老汇报的。我与李馨欣,已经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算是交上朋友了吧。但是,我们也仅止于拉拉手什么的。”赵无极没脸没皮地说道。

“你小子,这么大的事也不给我和你爸说”陈素琴敲了一下赵无极的脑袋。

“妈呀,这种事,平时怎么好开口嘛,再说,您最近也不是没问儿子我么如果您和老爸问了我,我肯定如实回答。”论起狡辩的本事,赵无极如果称卢江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了。

“哪天带回家来,吃顿饭吧。”赵老爸一锤定音,表示接受了这个儿媳妇。

“行,等米国人的事情忙完后,我就带馨欣回来。”赵无极顺坡下驴地说道。他没想到,事情竟然这么快就得到了解决。

在梓州和卢江的翘首期盼中,米国驻平原领事馆领事皮特偕夫人一行七人,终于在10月2日上午10点准时到达卢江。

卢江县委、县政府举行了简单而热烈的欢迎仪式,卢江县委书记简单地致了一个欢迎辞,大约5分钟时间,米领事皮特代表米方也至了答谢词,他感谢卢江县委、政府和人民的热情,他感叹卢江县城的美丽,特别是统一着装的人力三轮车,有如一道最美的风景,给他和夫人一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当华夏的翻译把皮特的答谢辞翻译成华语之时,县委一般人立即有如看大熊猫一样扭头看向赵德正同志,尼媒,这个赵德正,什么时候竟然能想到这么好的一个主意

不止这个时代,即便在后世,华夏人也很在乎老外特别是老米的评价。如果能被一个米国外交官肯定,那不但是个人的荣誉,也是国家的荣誉,其重要性甚至不输给一个主管领导对个人的评价。华夏改革开放,与世界接轨,说到底就是希望融入世界,借此走上一条现代化的道路来。而现代化,发达国家就是最好的模版。

最重要的是,现场这么多来自首都、省城的记者,皮特领事对卢江人力三轮车的赞扬,肯定会弄得华夏皆知,而到时候,前来学习的取经的绝对会络绎不绝。

在华夏名不见经传的卢江,或许可以借此扬名四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