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状元风流 > 分节阅读 143

分节阅读 14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从身上摸出了几十两银子,走了过去,笑道:“琪儿姑娘,今儿的酒可是不错了。在下穷酸书生一个,一个月俸禄就这么多啦,算作今儿个的酒钱吧”

琪儿埋着小脑袋,一缕青丝落在身肩,楚楚动人,却不敢说话。陈尧咨见此,不禁摇了摇头,拉过她柔荑,摊开纤细的放在他手心里,转身离去了。

“怎么,看上那小姑娘了”吕端把这一切看在了眼里,不禁打趣的笑道。

“这么漂亮的姑娘,谁看不上”陈尧咨笑道,“可我这俸禄,能养得起吗”

“这倒未必,你这也快要涨俸禄啦,”吕端笑言道,“你小子倒是不错,想老夫要涨俸禄得熬个多少年,哪有你小子这么幸运的,一年不到,就涨的没边了。”

第六章千金政事堂

两人换了官服,便向车马直奔御街,往皇城而来。原来吕端知晓了他在千金楼,知道是他在与吴王周旋,便依计行事。陈尧咨早先得到太子的密保,吴王府的管家,居然是太宗的眼线,这事放在谁而言,都是离奇的,陈尧咨知道了那一刻,终于知道为什么吴王虽是聪明,却也逃不出太宗的手心了。

陈尧咨事先得到太子的消息,就是言及这些日子城外多番邦人士入京,太宗又得到密保,无奈力不从心,便只能告知陈尧咨事实。果然有人攻入皇宫,吕端便不在闭上宣德门,而是命人打开城门,待到这些人进入了宣德门,便是长长的围墙高垣周高墙上长长的强弩与密密麻麻的弓箭正等着这些人的出现,而后瓮中捉鳖,这些人全军覆弄,无一幸免。

待到两人走到宣德楼前,这里已经被打扫的干干净净了,墙垣上依稀可见那些箭矢的凿壁痕迹,角落里仍可见点点的血迹,告诉着世人,这里才过了一场绞肉般的战争。此时,还有禁军正在巡逻着,打扫着这片长长的战场。

“嘉谟,你来了”马斌正指挥着人打扫战场,见陈尧咨进宫,便跑了过来笑道,“还是你早有准备,如若不然,这些番邦蛮子还真的横冲直撞了。”

“咱们大宋最精锐的禁军之前,那些人岂能得偿所愿”陈尧咨笑了笑,问道,“我给你找的帮手不错吧”

“你是说顾承栋那汉子还真是不错”马斌点了点头道,“那些番邦蛮子见势不对,策马就走,他居然带了几十个军士冲了进去,披头乱砍,那才是一阵叫好”

大庆殿,是举行大祭、大典之处。陈尧与吕端来到大庆殿上,众位大臣早已知道太宗驾崩,都在垂拱殿里等着了,吕端与陈尧咨二人走进了大殿,众人已经在翘以盼了。

吕端来到前列,率百官敬礼,殿中垂帘而坐,召见群臣,却见太后坐于身旁,便站在殿下而拜。几人就这么着杵着,众人一时尴尬无比。

“吕公,你为何到了殿中而不败呢”太后不禁问道。

吕端见此,寻思了一下说道:“请左右近侍把帘子卷起来,让陛下坐于正位,让我等臣子当看清甚颜再拜。”太后无奈,让皇上照吕端所说的卷了帘坐上了正位。吕端看清楚了皇位坐的确实是太子无误后,才率群臣跪拜,并且三呼万岁。

太子即位,史上为真宗,这真宗皇帝更是比起太宗而言,多了些褒贬不一的后论,大抵坐上皇位的人,总有些让自己改变的因素,这些使得其言行受人针砭。

“陛下,”吕端起身奏道,“内侍总管王继恩欲以掀起风浪,臣等将其擒拿,听圣命论处”

真宗想了半响,问道:“依吕相之意该当如何”

吕端拜了拜道:“臣以为,王继恩虽是恶行,但却服侍先皇有功,不宜杀之。可贬王继恩为右监门卫将军,在偏远之地均州安置”

“就依吕相之言”真宗点了点头,坐上皇位,那是很舒服的事,对于他而言,这如同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目标一样,舒坦的一时来不及准备。

“吴王一党畏罪自杀,请圣上定夺”吕端又道。

“吴王弟,”真宗沉默了,这毕竟是同为皇家子弟,若是做的太过决断,只怕会人心紊乱。

“按礼制葬之”真宗叹了叹,说道。

这一系列的事做完,余党已除尽,皇位已固,吕端才如释负重的松了口气,转身看了看陈尧咨,微微的淡然一笑,显然,正是他两人的无间默契的合作,这这一场纷争得以平息,没有杀戮,没有流血,当然除了那些喋血宣德门的无知人士和醉饮的吴王之外。

从龙之功,这是莫大的荣幸的,而今这一场争斗里,真宗一派得到了最大的胜利,他们有些人已经觉得自己的眼前遥遥在望了。

在真宗示意下,秦翰打开了那长长的黄绢金帛,扯起了嗓子大念起来,嗷嗷褶皱的话让人有些听不明白,但不外乎是们做得好,朕非常高兴,以后你们就跟朕吃香的、喝辣的吧

吕端再次位相,与参知政事寇准同出任宰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召老臣范宽入京,任知枢密院事,柳开、李沆为观文殿大学士,同领从二品衔,陈省华擢御史大夫,吕文仲迁吏部尚书,连着陈尧叟进了政事堂,任尚书列曹侍郎,从三品衔,陈尧佐擢敷文阁直学士。至于陈尧咨,与这皇帝做的你来我偷的,紧密不已,而今又与吕端两人眉来眼去,干了漂亮的一仗,再也不用干当差了事了,摆脱这两个六品是迟早的事,真宗初位,早有一番志气,特擢其为枢密直学士,领正三品衔,任知制浩、右谏议大夫,特授紫金光禄大夫,以示褒奖

真宗的诺言也兑现了出来,如此这些官员个个喜笑颜开,不提这日子看的多么舒坦,但看这些人脸上的笑脸,却是让人欢喜不已。

“如此这般,你这俸禄不浅,合该能养得起了吧”吕端走出大殿之时,还不忘了打趣他一番。

“相爷,向你道喜了,恭喜相爷再列政事堂”陈尧咨拱了拱手笑道。

“怕是没那么容易,那寇倔驴子你愿意去惹吗”吕端捋着胡须,摇了摇头淡淡的笑道。

陈尧咨摊了摊手,“还是算了吧,寇相人虽是倔了些,可是从本质上来说,也算个直性子人了吧”

“他倒是直性子,可这朝中大元,他可是得罪了个十之了,老夫还不是要为他担上不少娄子“吕端苦笑的道。

“吕公在此,在下有礼了”两人说话之间,寇准出了大殿,走了过来。

“寇相”陈尧咨拱手施礼,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论年纪,寇准比他老爹陈省华还要大;论官职,别人正一品,他是个三品官,说起来也就是个三流,这朝中的大臣,三品以上者,有近百人,他不过是百分之一罢了;论资历,寇倔驴子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社会经验,但看他那一脸白花花的胡子既可以知道,或许他过的桥比自己走的路还要多,而自己就是嘴上没毛的家伙,古话说得好: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跟这家伙比起来,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来是寇相”吕端连忙对寇准还礼,两人招呼了起来。

“吕相这是要去政事堂吗”寇准笑问道。

“正是,我们二人正往政事堂而去,陈状元乃是知制浩,撰拟诏旨这些还需陈状元的笔墨啊”吕端摸了摸挺着的大肚子笑道。

政事堂为宰相职责所在,、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禁中,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或主要职权,可以高行政机构。这是个肥差,大部分得职权都囊括在了这里,三省六部,多为空架子,处理些三省六部的日常事务,论道实权,还是要在政事堂,这掌权者,不管职务,只要有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正一品的宰相,在唐朝,称之为凤阁鸾台平章事,再领个内史职务,就是宰相;在大宋却是变了花样,要坐镇政事堂,加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百官之长。

三人来到政事堂,众人已经坐齐了,这政事堂也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