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1989红色攻略 > 分节阅读 5

分节阅读 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后世在特种部队的时候,每一年都要到南港进行为期半年的夏训,对那里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了解到南港的历史之后,对这个第二故乡的感情就越发深厚了。

此时“指使”父亲过去,不是没有借父亲的执政能力让南港健健康康地发展起来,免去后世南港长期一副病怏怏的样子,了却一个小小的遗憾。

重要的是,相对来说,就目前而言,李路觉得南港市是一个既符合做事情,又可远离政治漩涡的地方。

老爷子对南港市却是很熟悉。

当年南疆保卫战,他因为工作需要在那里待了一段时间。不过一时半会他也想不通为什么自己的妖孽长孙会提出这么一个地方。

李路解释道:“1984年,国家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其中就包括南港市。从这几年来看,很大一部分已经发展起来,有些发展势头还很强劲。少部分的依然没有起色,这里面先天条件最好的当属南港市。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就凭爸爸的能力,加上家族的支持,把南港市打造成第二个邻香市,是极有可能的,甚至超过邻香也不是梦话。这样一来,地方经济发展了,爸爸的资本自然就够了。到时候调回首都谋个副部职,补充一下部委经历,一两年后外放,封疆大吏就十拿九稳了。”

解释之后,李路不忘画了一个大圆饼。

把一个城市发展成可以媲美邻香市的规模,可想而知,这是多大一份政绩

闻言,给李路投去了鼓励的目光。

心里倒没有首先因为给自己的描绘的美好前景高兴,而是因为儿子懂得为老子着想了,还想得那么远,不愧生你养你十八年

第006章提前布局2

李路朝父亲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接着说,“爷爷你经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仔细分析过,南港市的经济一旦搞上去了,造福的不仅仅是当地百姓。南港市有全国最大的优良天然港口,几乎不用疏浚就可以停泊十万吨轮船。疏浚之后,三十万吨以上巨轮可以横行无阻。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更是西南内陆的出海口。可以说,南港搞好了,辐射的就是整个西南内陆,影响到的人口差不多有两亿”

“最直接的一点是,南港毗邻桂西省。因为环境的原因,桂西省的经济发展一直落在后面。相信一旦南港发展好了,将会有力地带动桂西省东南一带的发展。”

此时,老爷子事实上已经被说服了。单单是“发展一个南港会辐射影响到西南内陆”这么一句话就足够让老爷子动心了。

诚然,家族之间的斗争时常会有,但是绝大多数老革命家的最终落脚点都是希望国家越来越好。如果说有不可退让的原则,那么这就是这些老革命家决不妥协的原则。这是很多红二代未能参透的至高真理。

抛头颅洒热血打下这江山,谁都愿意看到它越老越好。

有道是,出发点是一致的,过程和方法却是不一样,这就意味着国家会不断地经历阵痛,然后在阵痛中成长,直至成熟,直至强盛。

另外一个则是对这个长孙的连连感慨,老爷子很清楚一点,如非做下很充分的了解分析,是说不出这样一番话来。

当下老爷子觉得自己之前确实小看了长孙。平时只知道他在外面瞎混,也没深入关注过,没想到这小子倒是做下了这番苦功。

“还有一个原因,如果爷爷能够转任东南军区,也可与爸爸遥相呼应。这对老李家发展壮大很有好处。”

李路话锋一转,说道,“不过爷爷在东南军区待的时间可能不会很长,毕竟首都不能一直没人坐镇。最重要的是,顶多一年,南老就会让您回来。”

他第二次提起老爷子转任东南军区,原因相当复杂。

在一年后的风波中帮助老首长掌握老部队,关键时刻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熟悉军史的他非常清楚,平定风波的主力正是老首长的老部队

关键时刻,最信得过的便是一手带出来的嫡系。

说着说着,李路忍不住就多说了一些,其实他还有最后四个字没说出来“掌握军队”。

他这个话是有根据的。纵观全军,南老的嫡系将领就那么几个,未来那位倒了之后,南老一定会更加牢固地掌握部队,这可是执政党立足之根本,丝毫大意不得。

从年龄来看,只有老爷子最有优势,一年之后也就六十岁出头。在当今军界放眼望去,大区级别的几乎都是六七十的年纪,相对而言,老爷子算是“年轻”的了。

在后世,如果不是站错了队连累了整个家族,导致老爷子失去了南老的信任。老爷子是最有可能进入总部的人,就发展前景来看,也是问鼎军委会的实力人物

也正因为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几年后老爷子就去世了。自从进了部队,李路就再也没有见过老爷子,甚至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从老爷子的身体状况来看,八成是因为忧郁成疾过早离世。

否则按照正常情况来看,就老爷子这杠杠的身子活到八十岁都是轻轻松松的

听到这里,老爷子脸色瞬间恢复了千年不变的无表情,轻轻地挥挥手,淡然道:“没影的事就不要说了。”

语气轻淡,却隐含不容抗拒的威严,略带一丝警告。

李路稍稍一愣,马上就意识到自己说得太过了。不过转念一想,如果爷爷和父亲都顺利到了理想中的两个地方,老李家在首都的力量就显得极其薄弱了。

剩下一个二叔在首都,勉强算得上一股力量,但是因为单位性质的原因,难以显得有力,至少短期内如此。

又想到今天之后,恐怕要想有机会和老爷子有这样一番交流,就很困难了。当下就决定,无路如何都要把话说完,让家族提前布好局,一年之后分上一份丰厚的政治红利。

“爷爷,关于二叔,我有些想法。”李路壮了壮胆子,主动说道。

老爷子主动问他是一回事,他主动提出来又是一回事。

事实上李路已经做好了挨批的心理准备,但事关家族的发展,挨批也要说。

没想到,老爷子只是轻轻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李路知道老爷子默许了,缓缓说道:

“二叔进入国防科工委有几年时间了,我的看法是,二叔尽快从研究人员向行政人员转变。国防科工委性质比较特殊,军政两面都有涉及。平时看没什么重要,关键时刻完全是一支奇兵。就现在来看,国防科工委搞研究的人才非常多,优秀的行政人才也有,但是既有技术优势又能搞行政的却是找不出几个来。二叔如果转向行政,一定会是一个优秀的高技术知识型领导干部。”

李路可是清清楚楚地知道,十年之后,国防科工委会变成总装备部,另外在剥离的一些职能基础上成立了新的国防科工委,然后又一个十年之后,新的国防科工委就会变成工信部

无论二叔是在十年后转入总装,还是留在新的国防科工委,都是前途一片光明。皆因这两个单位都是顶顶重要的。一个统揽军队上的所有技术研发工作,一个领导全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说是要害部门也不为过。

按照二叔的三十七八的年纪和就算放在后世也足够吸引眼球的简历,就是按照最慢的速度算,日后竞争现在还没有影子的工信部长,抑或是转入总装,努力上十年,冲一把副职,都是很有机会的。

而且现在国防科工委才建立六年时间,相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