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673

分节阅读 67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神通,谁抢到手就是谁的。等青州覆灭,这天下还是消停不下来,总是要继续分个高低上下才是。

孙策北上,也许能取胜,并抢占下一些地盘,可那些地盘都远在兖州,甚至冀州,距离江东根据地太远了,根本就是鞭长莫及,根本算不上什么好处。一旦输了的话,那可就是全盘崩溃了,风险实在太大,也不划算。

现在江东军最好的策略,就是不理会中原打成什么样,只管按部就班的猛攻徐州,抢地盘反正曹操用兵稳健,王羽连出杀手锏,还是伤不到他的根本,即便没有江东军的增援,曹操挺个三五个月肯定也是没问题的。

何况,如今任城已被攻破,张辽、黄忠的大军随时有可能南下增援徐州,攻徐州,本身就是对青州军的一种牵制,也不能算是不顾大局啊。

“退一万步讲,即使曹操真的战败。我军最终攻打徐州亦是无果,但我军据有江东、淮南、江夏。都是不利骑兵作战的地域,青州军纵胜,我军也有实力与其争夺天下。若是能拿下徐州,半壁江山便已在手,任他三家彼此厮杀,坐观成败不正是当年秦灭六国的态势么”

张昭手捻长须,也加入了劝谏的行列。

自古文人看军事问题,都有种不切实际的浪漫情怀。特别喜欢那种不战而屈人之兵,又或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感觉。在张昭看来,拿下袁术后,江东的形势就会变得极其有利,与其冒险北上,与王羽争锋。还不如先把嘴里的嚼烂了,形成可进可退的局面。

文武众臣难得的达成了共识,连弟弟孙权,也是点头不迭,跃跃欲试想要发言的样子,唯一理解自己心情的挚友周瑜不在身边。孙策显得格外孤独。

“大兄,”见孙策脸色铁青,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孙权站出来打圆场了。

“眼下袁术尚在寿春城中安坐,公瑾兄虽然足智多谋。但他以少量精锐,图谋坐拥雄兵坚城的目标。到底能否成事,还在两可之间。若是有个万一,大兄又不在,该当如何是好即便大兄一定要去战那王鹏举,至少也缓过这几天方是。”

孙权劝说得很委婉,不是直接劝阻,只是劝孙策缓一缓,两人又是亲兄弟的身份,孙策的怒气到底还是没发出来。

“仲谋啊,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可是,你以为为兄为何一意要北上半壁江山哼,你这是什么都没看明白啊”孙策长叹一声,语气中充满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明里是教训弟弟,但这话显然是说给所有人听的。

众人虽然听得出这层意思,但也不好直接反驳,像黄盖、张昭这些人,脸色都有些差,这是脸面挂不住了。

“先是床弩,然后是重型投石机,青州这些年重视工匠,很是做出了点东西。仲谋,你注意到没有,青州的这些新兵器,都是用于攻坚的,现在拿出来的是这些,谁知道将来还有些什么别的拥半壁江山,凭借天险防守,你真的认为守得住吗”

孙策先是盯着弟弟看,孙权受不住他犀利的眼神,低下了头。孙策环视当场,众文武的目光纷纷回避开,不敢与他对视。

说到底,众人还是对孙策北上的前景不够看好。现在兖州的形势不是一般的糟糕,王羽分兵西进,吸引了曹操的全部主力部队,虽然后者人多势众,却完全没能占到上风,反而是青州军更有主动权一些。

袁术虽然派了刘勋的三万大军北上陈留,但封丘有于禁的一万精锐,定陶还有吕布在,而刘勋那三万军在交战之前,还要经过一场争夺指挥权的内讧实在让人没办法看好这支援军的前景。

东线这边,夏侯渊的大军倒是打得很英勇,可是,被人烈火焚城在先,已是折了锐气,最终野战落败,伤亡近半其第实是很顺理成章的事。

眼下夏侯渊虽然收拢了残兵,退到了巨野城,但郭贡死在了任城,麾下的兵马也大多溃散,夏侯渊这支残兵已经起不到多大作用了。

孙策这个时候北上,搞不好是会遭受三面夹击的于禁、吕布打败刘勋应该是不成问题,发现孙策兵到,肯定会和张辽、黄忠一道夹击过来。

即便孙策渡过这道坎,那他很快就要面对王羽的主力了。江东军的骑兵很少,在平原地带与强大的青州精骑对战,还能有个好了

江东众文武都知道孙策的脾气,不敢把这些话当面说出来,生怕起了反效果,更没法收拾,只能是以沉默来表示抗议。

孙策见状也是无法,表面上江东军是他一手打造出来的,但其实还差得远。军中有老爹孙坚的旧部、有孙家的亲朋故旧、还有地方名士、豪强,他也没办法违逆众人之意,一言而决。

还好他事先做了些准备,这时刚好亮出来。

“宪和,请你对诸位说明一下吧。”

“遵命。”议事厅一角有人做出了回应,快步走到大厅中央,向周围拱手致意:“诸君,涿郡简雍有礼了”

第八八八章先见之明

“孙伯符北上了”

曹操是在孙策正式出兵三天后得到的消息,拿到消息在手,一时间他也是感慨万千,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主公观人之明,有如神助,臣拜服。”程昱一揖到地,对曹操的魄力也是赞叹有加。

江东诸将以为,曹军要吞并刘勋的部队,还要经过一场内讧,至少也要摆个鸿门宴什么的,其实根本不需要。刘晔原来是刘勋的幕僚,深受后者器重,早在吞并袁术的计划开始之前,刘勋就已经暗中投靠曹操了。

副将陈兰,也不是什么忠贞不二之人,曹操许了他高官厚禄,又送了金珠美女,这人眼睛直接就被晃花了,同样不是什么问题。也就是桥蕤还小有点麻烦,但他只是个副将,没有陈兰同气连枝,别说把军队带走或是怎样,他消失了,对军队的士气都造不成多大影响。

原本曹操定下引袁术称帝的计划,暗中拉拢袁术的部将,是为了自己吞并淮南的。袁术称帝失去大义之名,又有刘勋等人里应外合,曹操以轻骑突袭,可以轻易拿下寿春城。

结果荆州出了意外,大战提前展开,曹操没了实施这个计划的机会,但局势的主导权还是在他手中的。

在计划最后实施前,程昱等谋臣都在相劝,认为大可不必急于对袁术动手,只管把淮南的兵马先骗到手,拿去和青州军拼消耗再说。即便一定要便宜孙策。也不能把所有的利益都让出去,至少要把汝南拿到手里。

程昱的意见也不是没道理。他以虎狼来形容江东军,认为猛兽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最富攻击力,一旦吃饱了,就会变得懒洋洋的,不肯出力了。

对江东来说,淮南算是一记大补药了,本来江东军就刚吞下半个荆州。再加上淮南,消化都来不及呢,哪还有继续扩张的欲望和能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