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621

分节阅读 62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也是满腹辛酸,听得柳毅几乎流下泪来。

凭良心说,辽东在主公的经营下,还是很有些气象的。但对中原名士来说,却丝毫不值得留恋,暂且借个地方避难还好,等家里风平浪静了,一个个都是归心似箭,就拿眼前的例子来说,太史慈不就是明证吗

招揽不到人才,就算魄力再强,也很难将事情推进下去,正如王羽,要是没有身边那一大群敬业勤奋的幕僚,他在幽州的举措能进展得这么顺利

不说其他,单是在漂榆津,若没有一个或几个极擅组织调度的人坐镇指挥。场面肯定早就乱成一团糟了。

主公自承魄力不如王羽,其实未必是他眼力不行,很多时候都是力有未逮而已。

辽东可不是中原,主公也没有那个机会,直接在天子眼皮子低下耀武扬威。赢得了天子的封赏,有了大义的名分。

士人们瞧不上辽东,倒是各方势力都将辽东盯得很紧。

最早利用辽东的还是王羽,辽东的力量一经展示,各路诸侯顿时象看到腐肉的秃鹫一样围拢过来,没一个存了好心思。都只是想将辽东做为他们争霸天下的垫脚石。

公孙度不服气,柳毅的心气又何尝平了

大家都是诸侯,都有兵马,凭什么你们争的是天下这只鹿,辽东就只能当烧火的柴禾这几年,辽东众将也是憋住了劲。就想着积攒力量,关注天下大势,在合适的时机,以最煊赫的方式,加入这场天下之争

但时不我与,还没等辽东积累出足够的力量,河北统一的大势便席卷而来。连地处边远的辽东也难以独善其身。

阳仪发疯,看起来是他过于偏执,何尝又不是一直以来受到的轻视,一股脑爆发的结果

前事不提,现在的情况也没两样。

公孙度那一声长叹,对柳毅来说,有着当头棒喝般的效果,他想清楚了,从在漂榆津登陆开始,自己这一行人。就一直身处对方精心安排的局当中。

轻慢什么的,都是青州故意做出来的样子,这一切都是铺垫,就为了这只炉子,准确的说。是炉子里的燃料。

王羽将主公的脾气算得很准,他料定受到轻视和怠慢之后,主公肯定不服输,肯定会思考,在不得不放弃辽东基业的情况下,如何重新积累力量,卷土重来。

辽东和夫余的关系不是秘密,对塞上诸胡的胜绩同样众所周知。另一方面,青州军在三韩已经搞得风生水起了,离开辽东后,主公的出路无非只有那一条。

北上积攒力量,幽州这边很多东西都能照搬,只有取暖是个大问题。

夫余、乃至丁零的地界,可是比辽东还要严寒许多的,那边的部落,每年冬天能不能活下来,基本上只能听天由命。一旦宿营的地方起了大风雪,就算是一个数千人,乃至上万人的部落活活被集体冻死,也是常有的事。

胡人居住的分散,这对整个族群来说还不算致命,但辽东军都是汉人,还是以聚居为主的,也只有聚居,才能将所有人的力量发挥出来。所以,严寒的天气对辽东军的北上计划,是极大的威胁。

然后,就不用说了。

田豫以奉茶为名,好死不死的摆了个炉子进来

凉茂在辽东的时间短,也没打算一直留在辽东,所以只会引经据典的说些大道理,却不会留意生活中的细节。

采暖的燃料是很重要的,中原就很讲究了,在辽东,干柴、木炭之外,主公和匠人们还找到了一种新的燃料,黑色的石炭。

这些传统或非传统的燃料各有其优劣之处,干柴积攒不易,烧的却快,木炭和石炭的烟都很大,放在帐篷里烧着,人睡过去,会活生生的熏死。

而田豫摆过来的这个炉子,烧了小半个时辰,火势还是那么旺,更重要的是,这炉子还不冒烟,也没有多少异味

也只有凉茂这样的人,会对此无动于衷,换成任何一个辽东人,哪怕也是被主公半强迫留在襄平的李敏,在看到此物之后,也肯定会惊讶的跳起来。

只要此物的制作不太费事,材料也相对好找,北上最大的难题就有解决的希望了

当然,最初的兴奋劲过去后,柳毅也回过味了。这炉子显然不是无缘无故的摆过来的,那位神机妙算的骠骑将军再次展示了他洞悉人心的手段,他的本来目的,或许就是将辽东君臣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往中原以外的地方引导。

他也知道主公的脾气,吃软不吃硬,所以费了些周折,引导主公的思路往北进上想,然后才亮出了最后的底牌,也算是个摊牌的意思。

不得不说,这样做的效果,比谈判的时候硬梆梆的丢出个条件,责令主公撤出辽东,去更北面的地域强多了。后一种感觉起来像是在发配罪犯到边疆,前一种至少是主公自己想出来的,虽然青州方面也耍了心眼,但这样的手段,还算不上惹人警惕或厌恶。

只是主公心里的挫败感,难免会更强烈一些,毕竟主公曾一度将骠骑将军视为后进,乃至对手,现在各方面都显示出了极大的差距,以主公的心高气傲,又岂能不气馁

正当柳毅想择词安慰时,门外一阵脚步声响,一个英武少年昂然而入,柳毅定睛一看,不是许久不见的王羽还有哪个

早在王羽扫平海贼管承的时候,柳毅就见过王羽一面,后来倒是没再见过。但王羽的变化不大,只是气势比从前更雄浑了许多,脸上充满阳光的笑容却和当年一模一样。

公孙度没见过王羽,但在这将军府中,能有这般气势,会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少年人,也只有王羽了。

“王鹏举”公孙度眼睛先是一亮,随即微微眯起,四射的精芒敛去,只留下一线,但王羽能感觉得到,对方正在上下打量着自己。

“久闻升济兄大名,今日一见,王羽得偿夙愿耳。”王羽朗声一笑,也打量了一下公孙度。

公孙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的身高,王羽自己已经算是很高大的了,即便在猛将如云的青州军中,也不显稍矮,但公孙度愣是比他还高了一头,粗略估计,至少也有一米九几了。

浓眉方面,黝黑的皮肤很是粗糙,和那些常年在海边风吹日晒的渔夫差不多,但犀利的眼神却时刻显出一股杀伐之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