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494

分节阅读 49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脸动手了。

袁术的确有点没心没肺,但他很清楚翻脸的结果。

汝南是袁家老巢,在淮南一带,袁家的影响力也很大,王羽想要短时间灭了他是不可能的,但正面战场肯定没的打。

做为一个纨绔,袁术也有很多纨绔不具备的优点,他这人很光棍,认赌服输。既然明知打不过人家,何必非得被揍个鼻青脸肿,再来签订城下之盟呢趁着人家好说好商量,顺水推舟才是王道么。

“老三,你也别净往坏处想,总的来说,这对咱们是件好事。”

袁术扳着手指数道:“首先,有了这个缓冲,咱们和青州就保持安全的距离了,当初你告诉我,可以把彭城让给刘备,不就是这个目的吗只要睢安平平安安的,咱们就平平安安的。”

“可是”

“没有可是。”袁术一摆手,阻住袁胤争辩,继续道:“曹阿瞒虽然主力西进,但他在梁、陈、颍川都布置了重兵,咱们真的接手谯郡,可就和他接壤了,他打不过鹏举,却能对付得了咱们,吾又有心过把皇帝瘾,万一”

“”袁胤头很大。

他这位二哥的性格实在太古怪了,一方面很理智的承认自己的弱势,另一方面却很执著的要当出头鸟,他甚至很清楚当出头鸟带来的后患这种性格,到底要怎么形容呢精神分裂么

“总之,有了睢安,咱们就安全多了。”袁术拍拍手,得意道:“鹏举回高唐后,驻守徐州的就是张儁,有他的一万多精兵在,再加上鲁郡的泰山军策应,就算鹏举无暇分身,曹阿瞒又岂敢轻犯睢安老三,这睢安可是护身符呐”

“最后,还有这一半的税”袁术显然是把最令他得意的一项,放到了最后来说,他的眼睛都笑得睁不开了,嘴角也是亮晶晶的,垂涎三尺的样子:“以后,南北货物会避开广陵,专从睢安走,你想想,这次这么匆忙,就有如此大的交易量,将来”

他用近乎抢的动作从袁胤手上夺过那张纸,迎风抖一抖。满怀憧憬的笑道:“咱们今后再也不会缺钱花了,这才是最大的美事啊老三,你扪心自问,若是不和青州合作,你去经营这块地盘,一年收上来的钱,能达到和青州合作的百之一二么”

摆出了这么多理由。袁术轻而易举的说服了袁胤。另一方面,王羽也正试着说服虞翻。

“从前的政策的确有些激进,本将现在也意识到了,一味打压不是解决之道,最合理的应该是双管其下,一方面抑制豪强无节制的扩张。另一方面提高民智,鼓励教育,让普通民众也有上升的机会,渐渐趋向一致”

“这就是将军从前所说的人人如龙吧”

“正是如此。”王羽赞许的点点头。对虞翻,其实他也只是知道名字而已,知道对方是东吴名臣,可对方到底有什么具体的本领。他就不是很清楚了。

眼下这个睢安特区的构想,也是因为和袁术的谈判出于意料的顺利,结合以义成的形势,他灵机一动想出来的。而虞翻送上门,袁术随口乱说,他才意识到,虞翻和王朗,正是为睢安而设的最佳人选。

睢安太守一方面要得到双方的信任。同时也不能和双方瓜葛太深,以至于有所偏向。另外,此人的名望不能太低,否则会压不住下面的豪强。更重要的是,此人应该是个尸位素餐,不管事的人,至少权力欲望不能太强。

说是地方自治。可论到商业体系的建设,天下又有哪个势力比青州更强

睢安将来肯定是要渐渐向青州体系靠拢的,王羽现在无暇在江淮展开大规模战事,正好试试和平演变的另一个套路一地两制。所以。他授意商人们制造舆论,也是为了让百姓们惊喜一下,印象深刻的意思。

有了民间基础,豪族们也知道分寸,只要再找个无为而治的太守,睢安模式就能顺利运转了。

王朗,就是个名声很大,本事没多大的人,正合适做这个太守。而虞翻应该算是个能臣,能借机拉过来倒也不错。

虞翻沉吟片刻,突然问了个很犀利的问题:“翻冒昧,敢问将军,日前两家赌斗,江东精锐尽出,若是将军狠下杀手,江东精锐损失殆尽,势必一蹶不振。将军不下杀手,莫非早就想到了今天的局面”

“仲翔问得好。”王羽微微颔首,这个问题的确不好回答。

那天虽然不是打仗,但江东众将的默契,比他们的武艺给有识者留下的印象更深。可以想象,若是在孙策的带领下,这些人率领千军万马出现在战场上,威胁肯定比单纯的武斗强多了。

若是以守诺重信来回答,肯定会被对方看轻,这年头,处处讲信义等于自杀,若是自己落败,孙策会宽宏大量的不下杀手吗很难说。

若说道义什么的,也难免会被人当成妇人之仁。

至于说深谋远虑这倒没错,杀了孙策,只会便宜了袁术。若是趁机夺取了江东,袁术还会这么老实听话吗对此,王羽可没什么信心。

想了想,王羽不答反问道:“仲翔既然已经意识到孙策军的威胁了,不会不知道周公瑾吧”

虞翻不明其意,稍一犹豫,这才缓声应道:“此人擅长借势取事,是孙讨虏麾下的第一智者。”

“孙伯符勇武、气势俱都远超常人,不过锋芒过盛,难免有刚则易折之憾。因为他的强势,周瑜在他麾下,并不能完全发挥才能,所以才屡屡有因势导利之举。若是孙伯符死于义成,江东宿将死伤一空,其军必入周瑜之手其扶保幼主,大权在握,尽展所长,别说江东,恐怕中原也要承受他的锋芒,本将何苦成全于他,给自己竖立这样的大敌呢”

这个说法是王羽临时想出来的。他没下杀手的主要原因就是要牵制袁术,但这个理由不好拿到台面上来说,不然很容易落下话柄。

不过,解释几句,他自己倒是把自己给说服了。

历史上的周瑜,在赤壁之战前,的确没得到过全力发挥的机会。孙策为人太强势,时不时的还会任性一下,做为臣子,周瑜也不可能事事相劝。

在赤壁之战后,也被孙权颇多掣肘。孙乾一边不得不用他,一边又大搞权术,狠玩平衡,扶植了刘备来牵制他,最后养虎为患,死了周瑜,肥了刘备,两头落空。

孙策要是现在就挂了,才十一二岁的孙权显然还没成熟,掌控不住大权,倒是生生的成就了周瑜这个托孤大臣。

没有掣肘的周瑜会有多厉害王羽无法想象,也不想去试,反正他也只是拿来说服虞翻罢了,何必太在意呢

“王将军对周瑜的评价会不会太高了”虞翻半信半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