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454

分节阅读 45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个好消息,从中可见贾诩对王羽情绪的照顾,紧接着,他又送上了一个很难评价是好是坏的消息鲁肃回来了。

鲁肃顺利完成了出使任务,不但试探出了吕布的态度,而且与并州众将也有了比较深入的接触,带回了第一手的情报。用鲁肃的原话说,王羽的计划应该还是有机会的。

并州众将中。高顺沉默寡言,鲁肃也没搞清楚他到底在想什么,能确定的只有他对吕布的忠心,和他一样的还有成廉和曹性。

张辽比较有想法,在和鲁肃的谈话中,他流露出了对并州军前景的担忧。虽说乱世夺天下,靠的是手中的刀剑。但吕布军这种纯粹的军队结构,注定了他们没有发展的潜力。

现在虽说多了陈宫、张邈,以及兖州名士的支持,但这些人要么只有虚名。有真才实学的人擅长的也是说客那一套,让他们周旋于诸侯之间,合纵连横倒还靠谱,让他们治政就抓瞎了。

张辽是个明白人,他对此深表忧虑。而王羽一直以来的示好他都看在了眼里,所以,当着鲁肃的面,他毫不避讳的表达了自己的善意,对两军的和亲及更深入的配合,他都会尽力维护。

其实张邈对青州也没多少恶意,选择吕布,他是从兖州反曹派十人整体利益上考虑的,对他和王家的交情没太大影响。

况且,老张也不笨,不会天真的以为只要攀附上了吕布,就可以不拿正眼看王羽,对青州的强势不屑一顾了。他是个老资格的政治人物,把某人往死里得罪这种事不是他的风格,留下余地,方便日后相见才是他的作风。

鲁肃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王羽的计划可以一试,当然,风险也还是有的。

侯成三人的敌意是摆在台面上,大概是想着反正也得罪了王羽,干脆就破罐子破摔了,所以侯成三将一直是反青州的急先锋。

侯成、宋宪还好,魏续是最麻烦的。他和吕布有亲戚关系,很受吕布的信重,是陷阵营名义上的主将高顺只能算是他的副将,只负责日常练兵,行军打仗,军中的人事提拔,钱粮的管理、分配,甲仗的领取,都是他关着的。

看到这里,王羽也是暗自摇头,官僚主义真是无处不在,在并州军这样的团体里,居然也有靠裙带关系上位,把真正能做事的人压在下面的情况发生。

叹息吕布不能免俗的同时,王羽对高顺也多了几分惺惺相惜的感觉,前世的他,不也是这样的吗

但威胁最大的不是这三人,而是陈宫。

侯成三人看不惯王羽,是因为私怨,不太容易引起别人的共鸣,所以每次抢先出头的都是侯成,而不是地位更高的魏续。

魏续担心,万一说错话,触怒了吕布,会把现有的地位都赔上去,最后得不偿失。还不如让侯成顶在前面,若是出了事,只要他不受连累,就有补救的余地。

王羽很庆幸自己早早找来了鲁肃。

孔融的交际能力不错,但终究还是名士范儿大了点,对职责之外的东西观察得并不仔细。而鲁肃则是和什么人都能打上交道,就算是贩夫走卒,他也能如常交谈,就像面对同僚或自己那样。

事实上,并州众将的态度,除了对青州报有极大善意的张辽之外,鲁肃都是从仆人、侍女口中。旁敲侧击的打听到的。从这些人口中,他收集到了很多零散的消息,然后一点点拼在一起,相互印证,最后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这才是一个真正外交官的本事,不是单纯的和主要目标打交道,而是借助使者的身份之便。从各个层面了解对方,得出准确的情报和结论之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外交接触。

根据鲁肃的判断,吕布前后态度的不同,关键就在于陈宫

吕布这人傲气十足,同时。他耳根子也很软。

高顺和张辽之中,他更重视张辽的意见,就是因为张辽说话更有技巧,高顺提出劝谏也和他的为人一样,言简意赅,听起来硬梆梆,因此不讨喜。

而陈宫就是靠嘴皮子混饭吃的。一张嘴说起来那是头头是道,天花乱坠,几下就把吕布给忽悠晕了。

不同于侯成三人的私怨,陈宫和王羽的矛盾在于政治理念,这是根本性的冲突,很难调和。

鲁肃的最终结论就是,陈宫是王羽计划最大的障碍,能否消除陈宫的影响。只能等王羽和吕布见过面才能做定论。

对鲁肃的工作,王羽和贾诩都觉得很满意,不过他带回来的消息就喜忧参半了。

态度不明朗的盟友,处置起来比拔刀相向的敌人更棘手。如果太过谨慎,就可能某些小误会,将对方推向敌对面;可若是太轻率了,说不定会被人偷袭。总之是束手束脚,让人头疼。

“不过,最棘手的还是曹操啊”贾诩的报告越看到后面就越复杂,吕布让王羽又喜又忧。河东传来的消息,则是让他又忧又喜。

对王羽搅入徐州战团,曹操表现得极为冷静,不但没有趁机攻打吕布,夺回东郡,亦或牵制魏郡的羽林军,反而极为坚决的出兵函谷,在河东、弘农向西凉军发动了猛攻。

贾诩认为,曹操不是虚晃一枪,是来真格的了。他修正了计划,放弃作壁上观,尽收渔利打算,而是要里应外合,拿下董卓。

董卓如果全力与曹操周旋,就必须增派兵马东进作战,导致长安空虚,给反董的士党营造出发动的机会;如果他顾忌太多,曹操就会趁势席卷河东、弘农,将潼关以西的土地全部笑纳下来。

从河东反馈的情报看来,董卓对曹操的大举进攻明显准备不足,被打得一溃千里,开战不到三天,就把新安、渑池两大要塞给丢了。如今董越全军龟缩在陕县,一日数报,拼命向后方求援。

“所以说,用兵最怕的不是阴谋,而是阳谋。阴谋是双刃剑,成功了威力很大,有四两拨千斤之效,可一旦被识破,就会反伤自身,偶尔用用倒是可以怡情,久而为之,就会伤身损神了。”一边头疼着,王羽一边还不忘传授心得。

“曹操放弃东郡背后,竟然有这么深的谋算,此人的智慧真是可敬可怖啊。”诸葛亮想明了前因后果,不由惊叹连声。

曹操弃东郡而取洛阳那一手虽然玩得很漂亮,可单纯从利益角度考虑,是得不偿失的,毕竟他的根基都在兖州。放弃之后,虽然一时能避开青州的锋芒,但避得了一时,避不了一世,要争天下,他迟早也得面对王羽。

而且他在洛阳,就堵住了董卓的东进之路。

虽然被王羽连番重创,但西凉军的实力并未大损,在河东的一连串战斗中,还有所恢复,这同样不是个容易面对的敌手。

看起来,只有南下取荆州才是最好的出路了。洛阳之战后,刘表非常紧张,在襄阳集结了大量精锐部队,连孙策攻入鄱阳郡都无暇理会。可谁也没想到,曹操竟然弃荆州而不顾,毅然决然的攻向了董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