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433

分节阅读 43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没有个十年二十年的勘探,谁能凭空画出这种东西来反过来说,谁能花费十年二十年的苦功,去勘探这种东西呢有这功夫,画一幅大汉州郡的详图献给天子岂不是好

总之,这是件很有说服力,也很匪夷所思的物事,不知勾得多少人辗转难眠。只可惜王羽一直不肯明说,也没人敢问,今天终于有人问出来了,大伙儿都竖起了耳朵,伸长了脖子,想要一偿所愿。

“大家都很好奇是吧”王羽环视一圈,入目的尽是闪闪发亮的目光,连贾诩这只老狐狸,田丰这个老古董,都不由自主的在点头。

“那就说说好了”

这秘密说白了不值一提,王羽好歹是个特种兵,怎么可能连自家领海的地图都画不出来这地图当然不是很准,一方面王羽不是地质专家,也没有后世的精密绘图工具,另一方面,这时代的地理状况和后世也不太一样,后世的海岸线延伸得要更远些。

所以王羽说舆图只能拿来参考,绝对不是谦虚。

这个理由当然不能说,面对众人期待的目光,王羽信口胡诌:“本将小时候,曾遇见过一位道士,他教了我许多东西,其中就包括这幅舆图还有名录那道士是谁那我怎么知道他又没说总之,这就是事情的真相,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众皆无语。

“”面面相觑。

“原来是这样,主公,您果然是天命之人,有神仙点化啊”只有太史慈恍然大悟。

“是吧你明白就最好了”王羽很欣慰的拍拍心腹爱将的肩膀,知心人呐。

“那主公,您答应俺的那件事”太史慈又问。

“你且整队登舟”王羽大手一挥:“来人,奏乐,本将要赋诗一首,以壮子义行色”

“喏”

“当”烈烈风中,编钟的乐声倍显悠长;“咚,咚”伴着惊涛巨浪的节奏,战鼓声声响起;“呜,呜,呜”号角长鸣,将慷慨出行的气氛推到了巅峰。

王羽横槊登顶,气纳丹田第,一首千古名章呼之欲出

“东临成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观沧海,本就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凯旋而归时,登碣石山有感而发。抒发了他豪迈进取之意,与此刻此景的气氛,正是再契合也不过了。

王羽慷慨而歌,不几句,众人便为其中豪壮之气感染,齐声相和。

钟声增其色;

鼓声壮其音;

号声将其刻印在青史之上

王羽一遍念罢,乐声不绝反高,高亢而起,直入云端高声相和的不再限于文武官员,护卫的军士,送行的亲友,甚至连已经登舟的三百五十名壮士,这一刻,同声慨然而歌

乐声荡气回肠

歌声穿云裂石

帆,如彤云般冉冉升起,迎风展开,鼓荡着北风烈烈

船,如利箭般傲然前行,劈波斩浪,高歌着一往无前

长歌声中,船队渐行渐远,向着海天深处,茫茫不可测的远方,踏出了大汉开拓进取,称雄于世的第一步。

第五五五章青州群英会

改元建制,扬帆东渡,这些标志性的举动背后,却是加倍的繁忙。

内政事务虽然上了轨道,但远还未到可以松懈的时候,就算不考虑那些新制度,单是消化、适应王羽搞出来的诸多新生事物和新思想,就足够将军府的幕僚们忙上几年了。

再考虑到东渡计划一旦像王羽所预计的那样展开,内政官员们只觉未来一片黑暗。可也没办法,谁让他们摊上了一个喜欢当甩手掌柜,偏偏又有很多奇思妙想的主公,以及一位以勤勉和耿直而著称的丞相了呢

名义上,田丰只是冀州刺史兼将军府长史,可改元的事情确定之后,将军府上下无不将这位政务工作的首脑当做了未来的执宰。时代的习气和惯性毕竟是强大的,就算王羽说了不称帝,但人们还是不自觉的用从前的模式来代入。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那位诸葛小哥不挑毛病了,让内政官们长长的松了口气。

提前找到漏洞虽然是好事,但所有漏洞不分先后的暴露出来,一转眼事务就堆积如山的感觉实在太恐怖了。

这种感觉几乎横亘了初平三年的下半年,哪怕是过了新年,偶尔回想起来,依然让人不寒而栗。没了这位小爷找茬,大伙儿不仅仅是松了口气的问题,能因此多活个一年半载的都说不定。

诸葛亮消停,当然不是因为找不到毛病了。挑毛病本来就比建设容易得多,青州内政本就是在摸索中前进的。他的思维又非常缜密,想挑毛病还不简单一挑一大把。

之所以消停下来。是因为他的兴趣开始转移了,诸葛亮的注意力转向了青州的军略。

其实,青州的重心也在向军略方面转移。

内政的框架已经搭起来了,不足和缺陷,都只能等到日后慢慢磨合,是个水磨工夫。另一方面,树欲静而风不止,王羽虽然有意止息干戈。但其他人却不会坐以待毙,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着,为天下带来新一轮的动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