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390

分节阅读 39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猛赶,他喉咙里已经像是冒烟了似的,光是听到酸梅汤三个字,就已经舌下生津了,哪里又会客气

手将将已经摸上了被子,却猛然一抖,直接将厚厚的木杯打翻,将浓稠的汤水洒了满桌满身。

“这这稚然。这是真的吗”郭汜全然顾不上擦拭,直盯着李傕,颤声问道。

李傕缓缓摇头,沉声答道:“是不是王羽亲至,尚未得知,但青州来了援兵,却已经是毋庸置疑了。”

“这该如何是好。这该如何是好”郭汜甩着双手起了身,看起来像是想甩开手上的水,但那动作却更像是中风后的痉挛:“咱们就是本本分分的打个河东,怎么就惹出了这个煞星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嘛”

显然。巨震之下,他已经有些慌不择言了。

“还看着干什么,还不帮郭将军清理一下老郭,你冷静点听我说。”李傕先骂侍从,再劝郭汜,心中泛起的却是浓浓的苦涩之意。

树的影人的名,王羽在西凉军中留下的阴影实在太大了,老郭可是军中著名的拼命三郎,可即便是他,乍听到王羽有可能来了河东只是有可能而已,都吓成了这般魂不附体的模样,这要真是王羽来了,这仗还能打吗

“现在只能说,青州来了人,某觉得王羽应该还没到”

“还没到你是说,他有可能会来”郭汜虽然受了惊吓,但注意力却依然很敏锐。

“嗯。”李傕点点头,指着竹简上的一条情报,沉声道:“你看到了没有,白波军不再控制粮食消耗了,他们现在每日施的都是干饭,而不是粥你觉得这意味着什么”

“他们放弃坚守,要展开决战,打垮咱们”

“放弃坚守没错,但目的不一定是要打咱们,也有可能是接应白波去冀州”

“那还好”郭汜当即松了口气,可下一刻又重新紧张起来:“可是,就这么放跑了他们,丞相那边”

董卓要掠夺的是河东的物资和人口,而不是地盘,西凉的地盘大着呢。西汉和后世的唐朝都是以此为根基,进而称雄天下,董卓现在缺的主要就是人口。白波这几十万人,对他极为重要,轻易放弃不得。

李傕冷笑道:“白波要走,就必须打垮郭太,而对丞相来说,郭太也是个麻烦。与其强攻白波,让王羽或者郭太捡便宜,莫不如将计就计,和白波联手,先一起打退郭太。”

“联手”郭汜大吃一惊。

“对,联手。”李傕肯定的点头,嘴角扯出一丝冷冷的笑意,道:“现在最大的麻烦就是郭太在搅局,搞得我们不能全力用兵,赶在青州大举来援之前先打退他,咱们就可以全力收拾白波贼了”

“青州人会跟着咱们的指挥走”

“容不得他不中计。”李傕智珠在握道:“咱们先从郭太下手,然后放青州来援的消息给他,让他以为咱们和青州联手了。他若无胆,就此吓退,某就袭取闻喜,完成合围。他若不走,留给她的攻击目标,还有谁呢”

“原来如此”郭汜眼睛大亮,挑起大拇指赞道:“高实在是高”

第四九七章有所不为

历史上高唐一直被称为中原衡衢之地,在春秋时处于齐国与晋国交接处,在战国时则作为齐国与赵国的分界线。而在初平三年的这个春天,高唐第一次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早春二月,黄河两岸已经恢复了生机,高唐这个曾经的大战场,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工地。说是工地可能还不是很准确,因为这里的各种工程和生产工作都是同时开展的。

新城已经见了雏形,一片片方方正正的区域结合在一起,成了一个巨大的扇面,在每个区域当中,一簇簇房舍也是同样方正。

在城头登高临望,扇面向西,向北无限延伸,直到与那天地交接处的一片青绿色紧紧相依,如水交融。

“恭喜主公,都会平地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起如此繁华大城,不说后无来者,但前无古人是确定无疑了。当年秦皇嬴政一统六合,重修咸阳城,单是民夫就动用了五十万,耗时、耗费的材料更是难以计数,今日主公建的高唐城,胜其何止一筹”

王羽摆摆手,打断了贾诩滔滔不绝的恭维:“好了,好了,文和,你就别虚情假意的恭维我了,不少人不是说,这么简陋的城市,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吗”

“那是他们没眼光。”贾诩不以为然的晃晃脑袋,晒道:“让他们去田元皓、国子尼跟前说说看不被喷死才怪呢主公在高唐兴建新城,不重外表的奢华,只重内在,尽收人口大量聚集带来的各种利益,却不多费一钱,即便古之圣贤,又焉能比肩还有”

“打住,打住”王羽终于将眺瞰新城的视线收回来了,无奈的看向贾诩。道:“文和,你有事就直说不行吗非得让我盯着你说话,你才有成就感”

“主公言重了,诩安敢如此孟浪”贾诩敛身肃容,但发自内心的那股子惫懒劲,却怎么也遮掩不住:“河东有消息了。”

“这么快”王羽有些意外。

“事态紧急,元直冒险动用了信鸽。”贾诩点点头。

“这个元直。胆子是越来越大了”王羽摇摇头,信鸽传递信息极快,但也容易发生意外,用以传递军情是很危险的,徐庶的行为确实冒险了些。

“除了河东局势之外,机密消息。他用的都是暗语。”王羽剽窃后人搞出来的军事密码,不仅征服了张颌,贾诩对之也是赞叹不已。

王羽不觉得有什么可得意的,老祖宗的智慧是无穷的,只是后人认识不充分,当时人的心思也没放在这上面罢了。他叹口气道:“上得山多毕竟容易遇虎,还是小心点为妙。不过。既然元直不惜冒险,看来河东的局势真的是很糟糕”

“主公英明。”说到正经事,贾诩就没那么多废话了,他表情严肃的将河东局势,以及徐庶拟定的对策说了一遍,继而叹道:“元直的计划确有可行性,缺陷就是计划环环相扣,扣的实在太紧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导致满盘皆输的恶果”

贾诩对徐庶计划的分析很精辟,韩暹一直觉得徐庶的计划有问题,但又说不出反驳的话,其实他担心的就是贾诩所说的这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