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354

分节阅读 35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报系统,但上任后,就一直在忙着四处征战,从来都没闲过,情报系统的重点主要是收集各路诸侯的军政情报,另外就是按照王羽的名单找人。其他的情报,徐庶虽有心刺探,却也是分身乏术了。

听着潘璋手舞足蹈的述说,徐庶胸中,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才是名动天下的真正体现,一举一动,都能牵动人心,一言一行,都能操控无数人的喜怒哀乐。那满宠也是名声很大,深得曹操信重的幕僚,却因为主公随手为之的一个名单,就喜形于色,以至于失了常态。

这种影响力,比单纯的兵威压人要强得太多了。

别人不太清楚,徐庶对此最有发言权了。

那所谓的骠骑名录,就是主公不知从哪里收集来的一些零散消息,汇集成了这么一份名单。上面有的记载很准,比如徐庶自己就是名录中的一员,还排在很前面,他从王羽那里拿到名单时。看到了被划掉的名字。

但大多数的记载都很模糊,比如郭嘉,名录上有名和字,还有籍贯,但师承、交游范围之类的就没了。搞得寻人工作开展的很不顺利。直到抓到了辛评,才偶然从对方嘴里得知了郭嘉的去向,终归是迟了一步。

眼前这位虽然也是名单上的一员,但到底和主公要找的那位是不是同一个人,徐庶认为,还真就值得商榷。名单上的潘璋。籍贯是江东,而这位话痨却是东郡人,这一南一北的,差得可就太远了。

徐庶不忍打击对方的积极性,能在十余名死士的保护下,潜伏靠近。并成功偷袭戏志才的人物,毕竟不是凡人,就算不是名单上的那位,主公想必也会量才任用。

当然,此人的本事虽然不错,但性格也不怎么靠谱,若是主公因为他的奇葩性格不予任用。那也是无法可想了。

他心里这么想着,眼中就不觉流露出了怜悯之色,潘璋虽然喝得醉醺醺的,观察却很敏锐。他抬手拍拍徐庶肩膀,大咧咧的笑道:“元直兄,尽管放心吧,那名录上的潘璋,就是俺你不知道,本来前些日子俺就在想,这东郡是呆不下去了。听说江东的酒不错,美人也多,想着去那边逛逛呢。结果,主公未卜先知,都预料到了。既然如此,那某还去江东作甚自己上门岂不是爽快”

“东郡将有变故”徐庶精神陡然一振,收集情报最重要的就是细致,往往某些人的无心之言,就蕴藏着很重要的情报。潘璋这个说者无意,但以徐庶的敏锐,又哪里会轻易的忽略任何信息。

“呃”潘璋一愣神,继而神色变得有些赧然,挠挠后脑勺,讪讪道:“也没什么啦,就是逼酒债和赌债的太多了,把咱家的门槛都给踩平了,躲到濮阳都避不开,所以嗯,元直兄这么聪明,你明白的。”

“我明白个头”徐庶气结,哭笑不得的看着这位新同僚,他算是明白了,跟这人说话啊,就别想说正经事。

“元直兄,你别生气,你的钱,俺一定会还的,嗯,发了俸禄就还。”见徐庶恼火,潘璋赶忙赔笑,想了想,他又小心翼翼的问道:“那戏志才也算是个人物了,他身上有没有悬赏啊要是有,就不用等发俸禄了。”

“我呀,跟你就没话可说。”徐庶不搭理他了。

“元直兄,有话好商量。”一听这话,潘璋急了,赶忙陪小心:“别介啊,实在不行,俺付利息还不成吗一厘不够那三厘,五厘,难不成你要一分这不太好吧,俗话说得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你总得等俺还了第一笔,再决定借不借第二笔给俺吧”

徐庶已经受够了,哪里还肯接茬。随徐庶一道北上与主力汇合的,除了潘璋,还有特战队的二百多人,这一路上都在看热闹,倒是一点都不嫌累。此刻众人也都在偷笑,只有潘璋自己一点都不在意。

正笑闹间,前方忽有一股烟尘快速靠近。

不待徐庶下令,刚刚还吊儿郎当的特战队战士就已经摆出了防御阵型,一直嬉皮笑脸的潘璋也收起笑脸,抬腿便下了马,然后一个箭步就蹿到路边的山石后面去了,随后三转两转,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就那么失去了踪迹。

以徐庶的眼力都没看出,这家伙到底躲到什么地方去了,但徐庶可以肯定,他没走远,而是埋伏在一旁,觅机偷袭呢。

虽然潘璋躲得很隐秘,但那股浓郁的酒味却还萦绕在鼻端。

“这是怎么练出来的”有亲卫惊叹道。

马上有人答道:“还用说,躲债躲出来的呗”

“要说潘将军这手功夫可是当真了不得,野外搞伏击时,有了这份本领,还怕敌人翻出手掌心吗”

徐庶心中微动,却无暇多想,沉声道:“行了,都别啰嗦了,去个人看看,到底是哪路兵马这个时候南下的莫非”

第四四八章青州阴符

迎面遇上的这支部队足足有五千之众,在河北大战尘埃落定的现在,当然不可能有哪路敌军敢闯入青州腹地,还大摇大摆的行军。

事情很快就搞清楚了,南下的正是张颌刚刚整顿好的五千降军。

尽管是降军,可从士卒们的精气神上,却半点都看不出降卒惯有的颓丧畏缩模样,一个个都是挺胸腆肚,红光满面,从头到脚都洋溢着威武之师的味道。换个不知情的来看,准以为这是一支得胜而归的凯旋雄师。

士兵们排着整齐的队列,在军将们的指挥下,在为冰雪所覆盖的苍茫大地上,踩出了一条笔直且宽敞的大路来。

军容整肃,士气如虹

徐庶终于明白,主公为何一定要把反攻琅琊的任务交给张颌了。

原山之战中,为了追杀戏志才,徐庶把特战队的精锐都带走了,民兵虽众,但远未达到将整个战场都包围起来的程度。

而泰山群寇也不是正规军,打仗只靠一股悍勇之气,打输了逃命也是驾轻就熟,直接结果就是,那一战不但没能将泰山贼一网打尽,甚至连一个重要头目都没留下。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徐庶有意为之的。

一战尽全功,一口恶气是出了,但长远来讲,却并非什么好事。有臧霸的残军在,青州军反攻琅琊就师出有名。尽管琅琊实际上为泰山贼所占据,可名义上毕竟是徐州的领土,陶谦自己倒未必在意王羽将其纳入势力范围,但徐州的本地豪强对此可一向是忧心忡忡的。

有个名分,事情就好办得多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