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316

分节阅读 31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怒道:“凭啥我回营,你去探查敌情啊莫非你觉得翅膀硬了,武艺比我高么不成,某可不信这个邪,元直那个鬼精鬼精的家伙到处捡漏,抢人风头也就罢了,子龙你这个老实人怎地也要学坏你要去可以,且先赢了某手中的枪戟”

赵云不慌不忙的一拱手:“小弟的武艺,自然是比不上大哥的”

“算你识相,其实你的武艺也很了得了,顶多也就差我那么一点点,好吧,就算你武艺跟我一样高强,不过我是大哥,长幼有序,哪有弟弟跟哥哥抢风头的道理做弟弟的,要知道谦让,你若不明白这个道理,倒是可以向文举公请教请教。”太史慈絮絮叨叨的说着。

“不过,探查敌情这种事,看的可不光是武艺高低,最重要的是”只听赵云话锋一转,眼神也是一转。

太史慈顺着赵云的眼神一看,心中大叫糟糕,赵云用眼神示意的,可不就是两人胯下的战马么

武艺还不好说谁高谁低,但这战马么赵云那匹可是公孙瓒的玉花骢,神骏非常,就算遍数整个青州,顶多也只有主公那匹乌骓马可堪一比了。自己的黄骠马虽然也不差,但比起玉花骢,那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没法比啊。

“子龙啊,你真是”太史慈有气无力的叹了口气,悻悻道:“也罢,你去也好,某去大营等着。唉,遇人不淑啊,一个两个,都是爱抢风头的,我这命啊,咋就这么苦呢”

“大哥”赵云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要说他贪功吧,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主公对他那么看重,他却从来没主动讨过官职,对出镇一方,独掌一军也没表现出很强的欲望。但一有仗打,他恨不得参加所有的战役,每一仗都冲在最前面。

老实说,赵云并不是很理解太史慈的心理状态。

某种程度而言,自己这位大哥似乎就是单纯的争强好胜,寻求挑战强敌的刺激。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怪异的性格呢

“主公应该会有妥善安排吧”半是宽慰,半是猜测,赵云如是说道。

“得了吧。”太史慈一脸的不以为然,悻悻然道:“主公会怎么安排,你当某不知道吗他肯定会说,他有个很重要的任务,非能独当一面的上将不可,然后”

第三九六章泰山之危

当夜,平原大营。

“有个很重要的任务,非能独当一面的上将不可”正如太史慈所料,见到王羽没多久,他就听见了那熟悉而亲切的话语。

他撇撇嘴,接茬道:“臧霸,是臧霸吧不用说了,主公,您肯定又想忽悠我去守后路了。”

“呃,居然被你猜到了。”王羽微微一滞,然后瞪了一边偷笑的贾诩一眼,喝道:“有何可笑”

借着这个空当,他回想了片刻,然后想起来了,当初黄巾军大举攻入泰山时,他已经用过同样的说辞了。显然,太史慈已经吸取教训,不肯上当了。

同样的招数,果然不能反复用啊,王羽在心里暗叹一声。

心念电转,转过身时,王羽已经换回了那副和蔼可亲的模样,继续忽悠:“子义,这可是很重要的任务,非你不可”

太史慈把头摇得跟拨楞鼓似的,只是不信:“不是有元直在吗有他在,区区泰山贼,怎么可能讨得了好去某可不去,元直那人鬼精灵得要命,跟他一起做事,只有被他使唤着做苦力的份儿,风头都被他抢光”

听出了太史慈语气中浓浓的怨念,王羽大奇:“子义,你们不是和好了吗都结拜了,怎么还这么”

“嗨,主公您这就有所不知了,哪是什么结拜啊子龙与某意气相投,结拜固所愿尔,可那元直诶,当日的棋局,某不过是想借子龙的本事压他一头,挫挫他的锐气,谁想到这人没脸没皮,顺着杆就往上爬,某这也是马失前蹄,一步错,步步错啊。”

看着太史慈一脸憋屈的表情。听着他无可奈何的语气,王羽和众人无不莞尔,这莫非是一物降一物,又或恶人自有恶人磨么

好吧,太史慈算不上恶霸。徐庶也只是擅长把握机会。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不过,徐庶此刻面临的局面,的确不容乐观。

笑了一阵。王羽略过了这个话题,太史慈不愿意去,徐庶那边的形势错综复杂,也不是多一员猛将,难题就能迎刃而解的。

王羽不说。太史慈自己却又送上门了,他主动问道:“主公,元直那边需要援军形势莫非很糟糕么”

王羽看看太史慈的脸色,发现他虽然努力做出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可眼神中的关切之意,却难以掩饰。看来那个有些玩笑似的结拜,并不像某些人嘴里说的那样无所谓,也算是弄假成真了吧

这样也好。

“元直那边,的确有些棘手”王羽点点头。说起了后方的战局。

臧霸在前世的历史上,并不是什么有名的人物。这人虽然有雄踞一方的实力,但始终没有争鼎天下的志向,可以说是有自知之明,也可以说是胸无大志。

要说他的基础条件。可比刘备强太多了。

本身就是豪强出身,在泰山郡颇具声望,其后在对青徐黄巾的战争中,更是立下了不少功劳。顺利得了官职,并且积累了相当的实力。进而在琅琊国站住了脚,获得了相当大的一块地盘。

不过因为没有大志,所以他始终没进行过任何扩张。前世的徐州,在陶谦去世后连番易主,每次他也都像是看清大势了一样,从容易帜,但始终都是听调不听宣,出工不出力。

正因为知道这人的经历,所以王羽没怎么将其放在心上,觉得这个墙头草就算有不稳,也不会造成太大的麻烦,顶多就是被他抽冷子劫掠点财物罢了。

当然,王羽没在第一时间剿灭臧霸的原因还有很多,后者毕竟是徐州名义上的武将,贸然越境,可能会影响青徐二州的关系。

另外,臧霸名为泰山贼,实际上的确是山贼,剿灭这么大股的山贼,需要动用的军力,和消耗的时间都是王羽很难承受的。

更重要的是,剿灭臧霸,能得到的好处实在太少了,为了区区一个琅琊国,徒耗军力资源,实在不怎么划算。如果臧霸再祭起游击战的法宝,占下来的琅琊也是永无宁日,那就更是得不偿失了。

根据臧霸的经历,王羽认定,对其应该暂时采取守势,等到河北局势明朗,大势已定,此人八成可以直接收服。

历史上曹操打败刘备、吕布,占据徐州后,臧霸就望风而降了。王羽不觉得自己的实力会比曹操差,对臧霸的威慑力也不应该比曹操低。曹操攻徐州,臧霸一直出工不出力,现在他没道理和自己拼命才对。

可事实证明,光是有先知的本领,对细节的了解不足,就会变成很致命的缺陷。

曹操和臧霸的关系,远非表面上那么简单。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曹操的老爹携全家避祸,去的正是琅琊国而陶谦与曹操的敌对关系,却是在二袁分别拉帮结伙之后,就形成的。而琅琊国却是徐州辖下,曹嵩好歹是当过太尉的人,这点关联岂有看不出之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