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298

分节阅读 29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去,以表明敌我态势。

“架势倒还说得过去,可既然胆子小成了这样,为何还敢来送死呢真是奇怪。”

杨丑的布置还算中规中矩,两队五百人,基本上可以当做一队来看。之所以分列,只是为了不聚在一起,一队搜村的话,另一队可以在旁边保护,无论哪一队受到攻击,另一队都可以及时援救。

而三个千人队实际上离得也并不太远,也就是通常两个村庄之间的间隔。一队示警,另一队赶来应援,急行军赶路,应该用不到半个时辰。

“他不得不来。”李十一接茬道:“河内军粮草有限,不能尽快收集到足够的粮草,很快就要缺粮了。杨丑又非张杨嫡系,也不可能指望着向后方求援,求了想必也求不到,擅自撤兵的话,恐怕会被张杨军法处置,所以,他不得不来。”

“嗯。”太史慈点点头,补充道:“而且他应该找到了一些人,知道我军的具体情况了。”

裴元绍无奈道:“这也是没办法,人心难测,总有那么些人心存侥幸,不舍得离开家,或者干脆出卖我军,试图以此邀功。”

“无所谓,一粒屎坏得了一锅粥,却坏不了一个池塘的,就算没这些人,十一的从兄不也把情报传递回去了吗要的就是他来。”太史慈一摆手,眼睛盯着舆图,嘴角已逸出一丝笑意,笑容间,杀气凛然。

“十一,你这就启程去北面的冯家集,尽快集结人手,等我将令,寻机配合作战”

“喏”李十一应诺而去。

“周毅,你去南面的白石寨,任务相同”

“遵令”王羽当日潜入洛阳时的几个河内兵,现在都已经成长起来,偏偏还都在这次行动的行列之内,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个怎样的巧合。

“子义将军,那我”裴元绍急了,这事儿可是自己张罗起来的,到了关键时刻,咋就没自己份儿了呢。

太史慈嘿嘿一笑,搂着裴元绍的肩膀,在他耳边嘀咕上了:“老裴,你就留在镇上,如此这般”

第三七一章小镇杀机

小镇的街巷静悄悄,只有阵阵脚步声在回荡着。

故地重游,赵良的心情却很沉重。

上一次来,他是来抖威风的。

见人就伸手,打男人,抢女人;

见钱也伸手,怀里揣,袖里藏;

要不是转行的时间不长,心底多少还有那么点良知,见到房舍他也是要伸手的,干嘛付之一炬呗。杀人不放火,那也称得上威风

而这一次,他是来剿匪的。

说是剿匪,但赵良却没多少底气,依传统观点而论,他和他的同袍们才是贼军。

他也是老百姓,在家园遭天杀的匈奴人祸害之前,他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整日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和父兄们一起,在土里刨食。日子过得艰辛,但也有淡淡的幸福感酝酿其间。

后来匈奴人打进了上党,一切都改变了。

家园成了废墟,只剩下了残桓断壁可以留念追思;亲人或死于沟壑,或被匈奴掳走,再无音信;赖以生存的田园也没了往日的勃勃生机。

当时,正好赶上武猛从事张杨在上党募兵,当时的口号喊得很响亮,说是要带着大伙儿报仇,保境安民,成为上党的守护。被张杨的气魄所慑服,同样是为了找口饭吃,赵良义无反顾的投了军。

结果,成军之后,口口声声为了大义而战的张从事,却将矛头指向了壶关那里是上党郡的治所,是太守的辖地。攻入了壶关之后。张从事摇身一变,变成了新任太守。兵力也扩充了数倍,又掉头南下,为了大义,加入了群雄讨董的大战之中。

张杨的行动很果断,赵良却迷茫了,他再分不清父祖们说过的美德为何物,也不知大义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他只知道,只要手中有刀。刀子够硬,那么,无论你从什么人手中抢了什么东西,都没人敢出来指责你。

秉承着这个指导思想,他来了冀州,到了清河,参加了河内军的征粮行动。

在行动中。他如鱼得水,冀州的富庶远远超过了屡经乱离的河内,更别提贫瘠的上党了,在这种地方随便抢,随便拿,日子简直和神仙一样。

也许是乐极生悲。就在这曾家小镇,在肆虐之后,他迎来了噩梦降世魔神般凶猛的敌将,从九幽深渊一样突然出现,索命无常在他的身后。还有汹涌怒涛般纵横驰骋的无数铁骑

仅仅一个照面的工夫,那白马银枪的敌将竟然接连挑杀了五名悍卒。用他们的尸身砸倒了数倍于此的士兵,这哪是人力所能做得到的就算是并州第一豪杰,天下闻名的吕温侯,怕也不过如此吧

直到现在,赵良每次一闭上眼睛,那个可怕的身影就会在眼前晃动,带着冲天的杀气让他夜不能寐,睡不安寝。

现在,他要再次面对这个凶神了,让他怎能不心惊肉跳

不过,军令如山,他也没有违抗的余地,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尽可能的保住小命了。

要做到这一点,主要就是得有眼色,不冲动。敌人太强,就算这一仗最终是自家赢了,先上去拼命的,八成也只有给人家垫背的份儿。

所以,一旦打起来了,不能傻乎乎的往前冲,上次那五个白痴就是教训;也不能往后跑,后面还有督战队呢,他们手里的刀可不是吃素的。最安全的就是躲在人群中间,前军赢了,就跟上去捡便宜,输了,逃跑时也不会第一个挨督战队的刀。

当然,这里说的安全,只是相对了,可既然当了兵,就不存在绝对的安全,不是么

譬如眼下,四周都静悄悄的,看起来很安全,但赵良却一点都不敢大意。

按照情报上说的,这个小镇已经成了青州军的主要据点之一,从各村集中起来的钱粮,八成就存放在这里。钱粮重地,焉能没有守护

虽说种种情报一致指出,青州军的人数只有区区三百,可也有流言说,青州军还有后援,是从幽州招募的壮士,人数足有数千之众随时会赶到这里

就算流言是假的,如果敌军在这里打个埋伏,象上次一样隐藏在不远处,然后等自己这些人出镇的时候,突然杀出来

镇外还有一支兵马在警戒,人数不比敌骑少,打不过,当一阵子还是可以的。可赵良却一点信心都没有,才五百人,怎么可能挡得住三百青州铁骑除了数量,他们还有哪一点占上风

赵良只是在心里祈祷,希望老天保佑,让自己所在的部队顺利在镇上搜刮到一些粮草,以交付差事,尽早离开就好了。

“你们几个,去屋子里搜一搜,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东西。”这时,耳边传来了领军的军官的喝令声,赵良转头一看,庆幸的发现,被对方选中的人当中没有自己,而是几个倒霉的河内兵。

外面这么冷,进屋搜查按说是个美差,可自从出兵开始,军中就一直流传着一些令人又喜又忧的流言,流言的主要内容就是青州军对待俘虏的态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