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284

分节阅读 28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创立了蜀汉政权。如果可以提前解决此人,将来一统天下时,可能会节省很大的力气。

但以黄忠的忠心为代价来剪除隐患,值得吗王羽觉得不值。

大时代中,英雄辈出,被埋没的英雄多着呢,就像贾诩说的,只是没有机会而已。提前解决刘备,自然会有人添补他的空缺,说不定是个更强的人物也未可知。

如果刘表不死,刘备在荆州也不可能有什么作为,没看曹操都是在刘表死后,才大举发动南征么孙策若不死,孙权不猜忌周瑜,东吴上下一心,赤壁之战中,刘备也没什么可趁之机;若刘焉不死,累死刘备,他也没办法入主西蜀啊。

所以说,依靠先知先觉来提前除掉刘备,看似消除了隐患,但长远来看,还真就未必划算,谁知道这样做,最后会引起什么蝴蝶效应啊

至于公开的解决刘备,那更是想都不要想。历史上刘备被吕布夺了徐州,走投无路,投靠曹操的时候,为什么曹操明明看出了他的野心和能力,却不肯杀他,郭嘉、荀彧这些谋士也不赞同杀他无非考虑了千金买马骨的效应而已。

若是曹操当真杀了刘备,后来张绣、臧霸、马腾、刘琮这些人,会先后投降于他么是放走一个刘备,成全自己宽仁之名重要;还是为了将来不可预知的事,杀了刘备,断了自己将来招降纳叛的可能性重要,还需要多思考吗

实际上,这次的一箭双雕之计,王羽首先考虑的是消除当前的隐患,他真的很担心,刘备会在大战开始后,趁自己无暇抽身,跑到青州去捣乱。做这种事,他是有前科的,尽管是前世做的,现在还没发生,可王羽相信,如果有机会,对方一定不会放过。

要消弭这个隐患,消灭刘备的军队就足够了,只要没有兵,他在青州就翻不出什么浪来。让他逃走,最大的影响,其实就是招揽不到关、张了,这是王羽唯一的遗憾。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王羽手下最擅变通的就是太史慈,所以出发前,他给太史慈交了底,并且把引刘备突围,设法令其北上的任务交给了对方。

而赵云不在,徐晃虽然没有黄忠那么固执。但骨子里崇尚的大义却是差不多的,让他执行这种阴谋味十足的计划,不会比黄忠更容易说服,隐患更小。

于禁在执行命令方面倒是问题不大,可这场伏击的规模太小,根本排不成阵列,根本发挥不出于禁的长处来。而且于禁的武艺很一般,伏击颜良就已经很勉强了,再把关羽这种猛人也纳入攻击范围,说不定会被穷鼠噬了猫。

所以。王羽也没办法,总不能自己亲自带队吧

那样做,解决颜良和刘备倒是没问题了,可是,放着一群勇猛善战的大将不用,自己跑去打伏击太不自然,太容易引起别人的猜疑了。

张飞可不是傻瓜,就算一时想不清楚关窍,迟早也能想明白。到那时,就真的反目成仇了。却又何必呢

贾诩倒是很理解王羽的想法,他也知道,主公为何而遗憾,不过他不觉得有什么必要非得招揽关张不可。论武艺,关张未必在太史慈和赵云、黄忠之上;论将略,徐晃、于禁可是名闻天下的良将;论亲近,包括黄忠在内,跟主公都有过同生共死的经历,忠诚毋庸置疑。

有这么多良将。各有特色,各有所长,以现在的态势,只愁不能给所有人独当一面的机会,完全谈不上缺人,何第必为此大费周章

王羽执意如此,贾诩当然不会直言劝谏。再纠缠这个话题,就没什么意思了,这个时候,转移话题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前事已矣。刘备的威胁已经消除,无须再多做考虑,眼前这场大战才是最重要的。是战是和,还是以战促和,又或以退为进,还请主公明示。”

“什么,要讲和和谁讲和袁绍”太史慈一蹦老高,扯着贾诩,质问一个接一个,像是传说中的连弩一般,问的贾诩喘不过气来。

“刚才就在说这件事啊。”贾诩摊摊手,指着田丰理直气壮的说道:“子义须知,向主公提议的可不是我,而是元皓,你要问,只管找他。”

“”太史慈转头看看田丰,后者面无表情的回视,搞得他有些气馁。太史慈知道贾诩的性子,稍有冒犯冲撞倒是无妨,但田丰那脾气,和执掌军法的于禁好有一比,对这种人,太史慈一向是敬而远之的。

“主公”惹不起田丰,他只好转向王羽,还是主公最和蔼可亲。

“左右也得先看看袁绍的反应再做定夺,此事且容后再议。”王羽先向太史慈丢了个眼色,然后转向二谋士,笑吟吟说道:“这几天不妨先做做准备,遣人回青州,请文举公和正平过来”

二谋士对视一眼,心下都是惊疑不定。

青州负责出使的,一般就是孔融和祢衡这哥俩。

这二人不会同时出动,孔融家世好,名声大,为人也很稳重,他出使的目标,通常都是要保持良好关系,或者要增进友谊的。大战前,他就分别和徐州及辽东打过交道,开战后,他又去了一趟琅琊。若王羽的确有意进行和谈,孔融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人选。

而祢衡则正相反,此人脾气坏,嘴更臭,除了孔融和王羽,就没听他说过谁的好话。让他出使,无论最初的目的如何,最终的结果都一样,跟他打交道的人,不被气得七窍生烟,暴跳三尺,那就肯定不是人,而是神。

严格来说,神都未必有那么好的脾气,能忍得下他那张臭嘴。

主公同时把这俩人都调过来,是要做两手准备,还是唉主公什么都好,就是太好战了,继续打下去,真心得不偿失啊。

田丰有心再劝,可想一想,还是算了,反正也不差这一天两天的,何况,等等看袁绍的反应,也是应该的。

“臣等告退。”二谋士走了,王羽将适才讨论的问题,简要的给太史慈解释了一遍。

“元皓也是为青州考虑,仗打成这样,最初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若是继续纠缠,很可能会两败俱伤,适当的让步,未尝不是件好事。”

“话是这么说没错。”太史慈不怎么甘心,但也知道田丰没有恶意,最多也只能说有些保守而已,但文官还不都是这样管内政的,要是死命支持打仗,那才是怪事呢。

“不过,就是为了省粮,就向人求和,感觉很憋屈啊。就算要和,也得让袁绍来求啊一直打胜仗的可是咱们,凭啥咱们先求和文和说的没错,以战促和袁绍不服,咱们就继续打,狠狠的揍他”

“先求和的就没面子”王羽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成王败寇,上阵打仗,还讲究什么面子啊打赢了才是正经,输了的那一方,讲再多大道理也是白扯,不然为什么宋襄公是千古笑柄呢他明明就是很仁义,很慷慨的好人呀。”

“这倒也是”太史慈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从这种角度评说宋襄之仁,听起来有点怪,但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他挠挠头,支吾道:“可是,先求和的一方,不就被动了吗”

“又错了。”王羽嘿嘿一笑,道:“先求和的,可是占了先机你想想,咱们刚刚给了袁绍一记狠的,而且还是打了伏击,后脚亲善的使者就上门了,袁绍会怎么想冀州那些名士会怎么想”

“这么说来”太史慈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他们会疑神疑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