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275

分节阅读 27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又熟通兵法,能操控此战倒也不奇怪。实际上,曹营的布置,就是按照八门金锁的方位设置的,结阵是很便利的。

曹仁见事明快的眼光,和当机立断的魄力,也都很了不起。可问题是,敌骑会冲进来吗

先前已经低估了刘备,现在可不要低估了王羽才好。刘备的阴谋固然很隐蔽,但王羽也不是普通人啊,就算一时不察,还能一直都察觉不到么他若是察觉到了,还会拼力来救清渊吗

史涣试着换位思考,设想如果是自己面临这样的处境,将会如何应对。

可能性太多,时间太短,直到他走到后军,也没想出个头绪来,就在这时,中军传出了一阵高亢的号角声,听起来,像是怒气勃发

愕然回首,只见两股的烟尘沿着曹营边缘快速前行,很快绕过了曹营,分别冲向了围困北门的高览部,和南门的吕翔部。

两路友军本来都在观望,高览还一度打过旗号询问,是否需要救援。这个提议,理所当然的被曹仁给拒绝了,可不管怎样,两军也都做好了防御的准备。

只可惜,光是准备的时间长是没用的,青州骑兵拥有纸甲后的骑射战法,不是随便就能应付得了的。

面对严阵以待的高览、吕翔,青州军不慌不忙,故技重施,绕着围城的冀州军就跑开了。惨呼声不绝于耳,就算在几百步之外,都清晰可闻。

高览治军颇严,虽然一时没想到破解之道,但以盾阵配合弓弩的战法,也算是稳住了阵脚。但吕翔就没这个本事了,前军被扫倒了一片,中军随即便开始动摇,偏偏曹仁传达了诱敌的指示。

结果吕翔这边变阵的命令一下,冀州军的阵势顿时就乱套了。前面的想逃,后面在喊稳住,互相冲撞,互相踩踏,一下就把青州军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了。

只见青州军再次调整了阵型,当先一员大将,左手枪,右手戟,暴喝声中,化成了一阵飓风,直直的撞入了吕翔军的阵列,顿时将乱势彻底给扩大了。

诱敌成功,但结果却让人沮丧。

号角声越发急促,旗号舞得也越来越急,史涣恍若未闻,只是愣愣的望着远处的乱相,他明白了,真的明白了。

王羽已经识破了刘备的真面目,所以,他不会如主公所料的全军西进,他只是遣了一旅轻骑,用最强势、也为最神秘的战法,给围城部队来了个突然袭击。

现在,吕翔的阵势已乱,如果刘备有心突围,那就是最好的时机了。如果刘备仍然不动,那,就王羽也算是有了交代,不至于伤了和公孙瓒的情义,折了自己有情有义的名声。

英雄辈出的时代,小瞧了谁也不行啊。

第三四五章追悔莫及

事到如今,曹仁也明白了,敌军的突袭,原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主力离得还远,先头的轻骑既不是为了解围,也不是为了入城汇合,很可能只是要传递个消息,甚至只是做出个姿态罢了。

他们毫不停留的从战力最强的曹军营垒前疾驰而过,分兵两路,以混淆视线,找到围城大军最弱的一点屡战屡败的吕翔部之后,这才亮出獠牙。

挡得住吗

当然挡不住

吕翔的部队本来就是七拼八凑来的乌合之众,在聊城更是遭过重创,虽然事后从吕旷那里得到了补充,但仍然谈不上什么起色。

突袭清渊,这哥俩事先根本就不知道,曹仁上路之后,他们才得到风声,没等他俩琢磨明白利弊得失,决定好进退行止,清渊大捷的捷报已经传回来了。后续跟进的兄弟俩,和高览没多大区别,都是来助战,摇旗呐喊的,与那场大捷完全没有直接联系。

当然,再怎么不中用,也不至于一个照面就被太史慈给冲垮了,关键还是在于纸甲。

青州军的威名本来就很大了,又多了一层刀枪不入的神秘色彩,这能不吓人吗看着那些身上插着好几支箭,却生龙活虎的骑兵杀气腾腾的扑上来,吕翔当时就懵了,将为兵之胆,他这个主将都懵了,也就别怪士卒们肝胆欲裂,一溃千里了。

只见尘烟高起之处,人仰马翻之间,马蹄翻飞,急如烈火,吼声震天,响若惊雷,一骑快马透阵而出,直驱城下

“某乃东莱太史慈。城上主事的出来答话”

敌将孤军深入,落了单,吕翔本还以为是个机会呢,正试着纠集人手,上前围杀,好来个反败为胜,结果一听这声大吼。他傻眼了。

王羽如何天下无敌,勇冠三军,吕翔都只是闻名。不会轻视,同样也不会太过放在心上,没有切身感受,谁知道是不是以讹传讹呢

但太史慈就不一样了,此人不但名头响亮,而且在聊城的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也是吕翔亲眼见识过的。

难怪他这么嚣张呢。一个人就冲进来了。这是艺高人胆大啊

转头再看,吕翔发现,青州军对自己的主将也是信心十足。他们压根就没跟着往深里冲,冲开寨墙之后,他们便再次拨转了马头,在营寨外围来回驰骋着,将一波波的箭雨抛洒过来,将乱势不断扩大。

四处乱跑的乱兵不但无法对青州轻骑造成威胁,而且还挡住了援兵的路。围城的两万大军以步卒为主。少量骑兵都是当斥候用的,就算集结起来。在数百精骑面前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而且,曹仁眼下也被牵制住了。另一路轻骑在城北兜了一圈,又转回来了,肆无忌惮的在阵前纵横往来,虽然无法对有了准备的曹军造成多大杀伤,但对士气的影响却很大。

曹仁不敢随意分兵,或变阵,那样做太危险,很有可能会演变成大规模的混乱,甚至有溃败之虞

曹仁有所忌惮,吕旷畏缩不前,高览离的又太远,结果就是围城的兵马虽多,但太史慈单骑踏阵,在城下停留了好半天,依然无人上前干涉。倒是城内的反应有些慢,太史慈接连吼了三声,刘备这才姗姗来迟。

“太史将军”从城垛后面探出了半个身子,刘备满脸都是惊喜,好像刚刚闻讯一般,只听他扬声解释道:“曹仁围城甚急,内外消息不通,备虽闻城外之乱,却恐有诈,故而接应不及,还望太史将军见谅。”

“好说,好说”太史慈却也不恼,放下手中枪戟,很大度的摆摆手。

他对刘备不感冒,就是因为其行事为人,总是不够爽快,看起来有礼有节,仔细一品,却是不阴不阳。出发前,听了贾诩的解释,他这才恍然大悟,直说自己的直觉灵敏,早就发现了问题。

胸有成竹,自然没什么可恼的。再说了,对方这番话也不无情理,挑不出什么错处。

虽然天光已大亮,可太史慈顶盔掼甲,距离又远,刘备一时也看不清对方的神情,更无从推断对方的意图。

若是青州主力已至,三弟应该先回来了啊若是王羽不肯救援,三弟同样没有在外耽搁之理。怎么反而是太史慈先到了呢他目的何在是为了掩护自己突围吗

刘备早就注意到了,别看城外喊杀声四起,场面搞得很大,但来的援兵并不多,只是仗着骑兵的机动力和纸甲的防御力,虚张声势而已。看样子,王羽根本就没打算全军来援,反倒像是打算以轻兵接应自己突围,然后另寻战机的架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