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237

分节阅读 23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得明朗了。要不戏志才见机得快,依仗地利,抢先占据了彭城,这个徐州的门户之地,就彻底回归陶公治下了。”贾诩不无遗憾的解说道。

薛礼跑了,其他人一时也不敢出头,只要再设法解决了笮融,徐州就会安定下来,重新成为青州的可靠盟友。在牵动天下局势的河北大战中,提供充分的助力。

结果戏志才见机太快,抢占了彭城,致使彭城国以泗水为界,分成了南北两块。北边被陶谦占据,南边则被曹操占据。得了戏志才的助力,笮融也稳住了阵脚,继续在下邳与陶谦对峙。

同样的招数,徐庶却无法应用到笮融身上,后者崇尚佛教。搞得下邳城内都是佛教徒,按照佛籍全城排查,刺客、密探很难隐蔽行迹,刺杀也就无从谈起了。

出动大军的话,先前的顾虑依然存在。地方派可能会扯后腿,又有戏志才的支援,笮融的军队,也不是一触即溃的乌合之众,诸多因素加起来。陶谦、徐庶也是投鼠忌器,顾忌甚多。

“但形势终究已经逆转了。”对此。王羽表示很满意。

贾诩笑着附和道:“不错,先前主公遣元直南下时,担心的是徐州形势失控,从盟友变成敌人。现在,元直愁的是,怎么才能迅速平定徐州,使其成为我方的重要战力了。一发动全身,元直这一手扬长避短,确是漂亮得紧呐。”

戏志才胜在阅历深厚。对人心把握的更加细致,在调略、流言方面,年轻的徐庶很难与之抗衡,贾诩亲自出马还差不多。

可徐庶干脆不在这个领域与敌人较量,而是来了个以力破巧,在徐州搞起了恐怖主义。徐州豪强本来就害怕王羽,现在更怕了。怕的不能思考。

所以,任戏志才如何擅谋,也阻止不了薛礼的逃亡,顶多也只能提前得到消息。抢占彭城而已。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拘泥于意气之争,只追求胜利,这就是徐庶的风格,正好克制了戏志才。

虽然嘴上是这么说,但王羽心里多少也有些遗憾,河北大战连场,若是徐州平定下来,不用出兵出粮,只要牵制住蠢蠢欲动的臧霸,自己就能把于禁的主力抽调过来了。

贾诩笑着宽慰道:“主公不必失望,您别忘了,我军还有一位盟友呢。”

“哦”王羽抬眼看向舆图上洛阳的位置,白波被西凉军牵制住了,目前有可能加入战团的有力中立方,也只有吕布了。

“非也,非也”贾诩察言观色,不由大摇其头,“吕布性情桀骜,动向极难预料,如果被人挑动,甚至有可能反过来举刀相向,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怎么行公路将军如今屯兵九江,主公怎么不考虑借助他的力量”

“袁术”王羽眉头大皱。

他不是没想到,只是不觉得袁术有什么用处。这家伙刚被曹操打得大败,一连溃逃了六百里,早就是惊弓之鸟了。别说他未必有胆子北上策应,就算真的来了,曹操分一支偏师,就能将他死死摁住,怎么可能去指望他

贾诩慢悠悠说道:“袁将军新败,让他北上牵制曹操、刘岱,当然很难,不过,他也不是完全没有利用价值的,主公不要忘了,他也是袁阀的人,而且还是嫡子”

“嗯”听出贾诩话里有话,王羽眉头一挑,视线从洛阳、兖州东移,落在了徐州的位置上,若有所思。

“徐州境内,只有曹军的一千轻骑,笮融之流,不过跳梁小丑罢了,想必袁将军不会有什么顾忌。”贾诩抬手在舆图上指点起来。

“九江与下邳毗邻,可谓朝发夕至,袁将军纵然新败,但有袁阀嫡子的名头在,短时间内恢复实力却也不难。只要主公书信一封,言明利弊,许他些好处,勾起他的新仇旧恨,还怕他北上帮忙吗”

“有道理”王羽点点头,他明白贾诩的意思了。

袁术北上,完全不值得期待,但他这颗砝码,如果加入到已经取得优势的徐州战场,起到的作用就不一般了,他毕竟是袁阀的嫡子,身份比袁绍还高贵

徐州稳定了,对河北的主战场没多大帮助,但于禁的部队就能抽调出来了,甚至连黄忠也能机动起来。这就大不相同了,再等赵云募兵回来两万青州军,再加上五千幽州铁骑的锋芒,谁能抵挡

敌人虽多,却不是合兵一处的,自己大可以先下手为强,来个各个击破

越想,他眼睛就越亮,思路也越清晰。

“事不宜迟,文和,你这便动手,以我的语气,分别修书给陶公和公路兄,促成九江兵马入徐州助战之事。”

“遵命。”贾诩躬身领命,正要出门,却又被王羽给叫住了。

“另外”王羽本意是让贾诩再通知徐庶一声,开战的时候注意点,别把戏志才弄死了,以免招出个更厉害的角色,在这紧要关头,可经不起鬼才的折腾。

但话到嘴边,他却没法说出口,理由说不清楚,就没法说服徐庶。强令后者听命,又容易出意外,在战场上对敌人留情,那不是取死之道吗

也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来就来好了。曹操有鬼才,自己也有毒士,怕什么

话到嘴边打了转,说出来时,意思已经变了:“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请公路兄派遣得力之人北上,听说,孙将军故去后,其子在战场上也相当活跃,不如”

“这样啊。”贾诩点点头,笑了,“这事简单,主公既然点了将,某总要促成此事才是,主公尽管放心。”

第三零一章空围城计

在青州,礼节性的外交文书,一般由孔融负责,这位圣人之后通晓古往今来的各种礼节,无论对象是谁,都能针对性的以礼相待。

蔡邕负责的是学术、教育相关的内容,在与王羽探讨过教育对于江山社稷的重要作用后,老人暂时撇下了念念不忘的修史,全心投入到编订教材,教授课业这些教育相关的伟大事业当中去了。

另外,对内的公告,则由田丰全权负责;但凡是涉及到权谋战略的文字,则统统由贾诩负责。

以此四人为主,构成了青州的文官系统。

如果用先贤来做比方,田丰就相当于萧何,贾诩相当于张良。

当然,贾诩和张良相比,智慧可能相差仿佛,但论起勤劳敬业程度,他就差得多了。胖子一向好逸恶劳,对工作,尤其是繁重的工作,从来都是敬谢不敏的。但眼下事急,除了他,也没人能担当这件重任,所以他也只能勉为其难了。

“能者多劳,文和的文采,果然了不起。”拿着贾诩写好的信,王羽拍案叫绝。

王羽想到了孙策,想以他的勇武彻底扭转徐州的局势,所以点了这位正牌小霸王的将,不过,他却没考虑袁术会不会照做的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