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177

分节阅读 17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刚和黄忠交接了的新部下去剿匪了。

按照王羽的理解,太史慈那句豪言的意思就是:有仗打就行,敌人越强,就越能显示出咱的勇武。所以,太史慈的意见,不问也罢。

达成了共识之后,王羽开始整编部队,做出战略部署。

首先,将原来的泰山军一分为五,然后将各地的郡兵汰弱留强,加以扩充。

任黄忠为泰山郡都尉,以原河内郡兵和泰山兵为主干,扩军为三千,据守奉高城,以守御为主。泰山境内的豪强势力暂不理会,由得这些人维持原有实力,作为保障地方安全的存在。

任徐晃为济南国都尉,以麾下直属的重步兵和丹阳兵为主,组建新军,扩军五千,济南国最西边的历城为据点,威慑周边势力。

历城就在济南国与平原郡交界的地方,距济北国的治所卢县不过百多里,若是急行军,一日夜就能兵临卢县城下。若沿着济水西南而向,两日就能进入东郡境内,对周边的各方势力来说,都是个重大威胁。

泰山军的本部在年后将转移到青州治所临淄,经过黄巾军的破坏之后,临淄的人口已经不足昔日的一半,不过城墙还在,重建起来倒也不难。

王羽将主力部队部署在这里,以当日收降的御林军和北军将士为主,恢复御林军的名号,扩军为八千,以于禁为主将,驻守临淄,随时可以支援泰山、济南两个战场,同时也可以威慑琅琊国的泰山贼寇。

骑兵单独成军,由于耗费太大,所以暂时没有扩建,只是补充了新血,恢复了战前的编制。太史慈手下的特战队扩充到了三百人,这次的要求比先前放宽了不少,不仅限于箭术高超者,而是纯粹以个人战力,以及特殊本领为选拔标准。

各郡县的郡兵大幅裁汰,除了上述的主力部队之外,只保留了最低限度的治安部队。所以,虽然主力部队扩充了近倍,但以整个青州来说,军队规模是大幅减少了的。

在王羽入主青州之前,单是孔融的北海,就能拉出来几万大军与黄巾军作战,现在青州、泰山两地的军队加起来也不过两万,将王羽的精兵政策体现得淋漓尽致。

尽管知道这两万军队的战斗力,远在原来的青州军之上,可与王羽接壤的各路诸侯还是松了口气。

据闻刘岱接到情报的当日,便摆下了酒席,邀请鲁国、济北、东平的郡守国相前往饮宴,宴席上,宾主尽欢,气氛热烈之极。

同时,一直处于临战状态的琅琊国,也接触了紧张的状态。除了主将臧霸之外,泰山群寇离开了开阳,各自返回了驻地。

北边的平原属于公孙瓒的势力范围,倒是没有什么影响,只有一直躲在治所平原的刘备,终于记起了自己的职责,渡过黄河,回到了他的领地高唐。

他在泰山之战中捡了不少便宜,通过收编溃兵,将部队扩充到了三千。虽然王羽没有表示要追究,可刘备心里还是有些没底,所以一直赖在田楷身边,让后者烦不胜烦。

稳定了内部,王羽本待将目光投向河北战场,结果,刚安抚了遇告辞返回幽州助战的秦风,后院就失火了,已经将剿匪战线推进到东莱一带的太史慈,传信求援

第二二九章辽东公孙度

“子义居然也会求援”秦风瞪大了眼睛。就连刚刚王羽亲口对他说,来年要提兵北上,去和公孙瓒并肩作战时,他都没这么惊讶。

自家主公没看错人,冠军侯是个重情重义的好汉,性情中的豪爽,更是不比幽燕男儿稍逊,在青州无战事的时候,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倒是太史慈求援这事儿,着实令人吃惊。

尽管相处的时间并不太长,但秦风对太史慈已经非常非常了解了,那个喜欢单骑踏阵,战必突前的太史子义,岂是个会主动求援,邀请友军来分战功的人青州境内还有这么强大的势力,强大到让太史慈求援的程度

秦风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开来,目光死死的钉在王羽脸上,希望从对方的神情变化中窥得一丝端详。无关军情,纯粹是因为好奇。

“君侯,莫非事情很棘手”看到王羽的神情,秦风心中愈发惊异,先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太史慈求援,然后所向披靡的冠军侯居然也皱起了眉头。

秦风清楚的记得,当初面对徐荣这个令群雄退避的恐怖对手时,君侯都没皱过眉头,很快就做出了决断,可现在,他的神情居然这般凝重

这小小的东莱,到底藏了什么妖怪

“的确有些麻烦”王羽皱着眉头看着手中的求援信。

最初的惊异已经过去了,他知道为什么连太史慈都要求援,他遇到的对手比较特殊,是以管承为首的海贼,再加上一路诸侯

选定青州作为根据地的时候,王羽就有建立海军,或者说海上运输队的打算了。

海路比陆路便捷得多,运输量也大,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与幽州的往来上。

幽州与青州之间。隔着渤海和乐陵两国,这两国相对偏远,袁绍的控制力不强,但毕竟是在冀州辖下,袁绍想发兵攻来,也是很容易的。

因此,这条运输线不但耗时耗力,而且风险也大。走海路就轻松多了。

船队从东莱起航,可以横穿渤海湾,取直线到达公孙瓒的辖地右北平。渤海是华夏近海中,最平静的一片海,相对于风高浪急的东海、南海,渤海就像是个小池塘一般。

据王羽所知,这个时代对航海应该不是很重视,只要他抢到这个先手,想成为海上的霸主应该不难。谁想这一次他的先知又落了空。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东莱这种地方有海贼并不奇怪。汉朝在航海上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但也没有禁海令一类的东西。

王羽记得前世的三国时代。孙吴势力还曾到过琉球,以至于更远的吕宋,不过那是在南方。江南水乡的航运本来就很发达,延伸到航海领域,有些特别的成就也没什么可稀奇的。

在北方突然出现一个很重视航海的诸侯就很奇怪了,尤其对方还来自那么一个地方。

辽东

在王羽的印象里,中原王朝从来就没重视过那里。一贯是把那里当做蛮荒之地遗弃着的,以至于这里养出了诸多恶寇,如隋唐时代的高句丽。宋代的女真,明代的满洲鞑子等等。

但是,按照太史慈来信中的说法:辽东太守公孙度占领了东莱的东牟、牟平等诸多县城,将整个东莱南部都囊括其中,并设立了一个营州刺史职位,这就有些超出王羽的想象了,也难怪太史慈会求援。

单是管承的数千海贼,构不成太大威胁,顶多花点时间就是了,但再加上公孙度,就很麻烦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