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143

分节阅读 14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士面方耳阔,长得很有威仪,脸色有些严肃,眼神中却带了一丝悲愤之色,说话声音不高,却浑厚有力,让人一听之下,就有种很安心的感觉。

“张饶聚众二十万,肆虐齐境,青州各处也是烽烟四起,除非琅琊的臧霸等人幡然悔悟。否则不可能有大股援军开至。王鹏举虽号称勇冠三军,战无不胜,但纵使他真有本领以众击寡,打败张饶,也不可能是一时三刻的事,来的援军应该不多,能否打败管亥这凶顽,实属”

“那么。幼安兄是不主张出城作战了”孔融默然颔首,他问计之人是北海名士管宁,曾因少年时与华歆割席断义而名噪一时。

在朱虚之战中,管宁自己勉强逃出来了,族人却大半都失陷在城中,若论杀贼报仇的冲动,他应该不在任何人之下。既然连他都不赞成出城助战,也只能说,出城作战确实不是个好主意了。

“管亥此贼,非同一般蟊贼。他少时就已经从了贼,这么多年下来。不但性子越发凶残了,而且也变得极为狡诈。当日在朱虚,他让大队人马退出数里,孤身邀战时,谁又能想到,他竟然打了斩将夺城的主意呢”

管宁摇头叹息,面上尽是悔恨悲恸之色:“他料到吾等即便猜到他的心思。也无法置信,故而定计吾不知正平推崇的那位王鹏举到底有何本领,但管亥此贼的武功计谋。都不在那位冠军侯之下,即便两人正面对阵,胜负恐怕也在两可之间,若只是一支偏师”

他话没说尽,但未尽的意思众人却都明白了。

王羽很厉害不假,但管亥带着几千贼兵,连破两城,将队伍扩编成了数万之众,期间他斩将以十计,也施展了破城的奇计,看起来一点都不比王羽差。

无论外面有没有援兵,开城助战都不是个好主意。万一援兵只是来骚扰的,自己这边却大张旗鼓的冲出去了,朱虚的惨剧八成就要重演了。

丢了都昌城倒也罢了,可问题是,大伙儿接下来往哪儿跑啊四野都是黄巾,难道要去跳海吗

管宁捻须道:“来的未必是援兵,说不定只是要送信进来,制造混乱,趁乱而入罢了。以宁之见,孔使君当在各城门处多布哨探,以接应信使方是上策,而非贸然出兵。”

“幼安先生言之有理。”

“正是,此乃老成持重之见,定国安邦,原本就不能太过操切的。”

“其实送信此举是多余了,文举公和幼安先生都是一时俊彦,吾等亦非浪得虚名之辈,难道不知外间情况,就会失去斗志,弃城而逃不成不知援兵从何而来,行这画蛇添足之举,同时也将吾等看得轻了。”

孔融不再犹豫,管宁又说的笃定,众幕僚也是纷纷附和。部将们倒有几个勇气尚存的,不过看到武安邦的凄惨状态,众武将也都是兔死狐悲,彻底息了跟名士们对着干的心思。

唯一不满的只有祢衡,但众议已决,他一个人的声音又能有多大何况,他的人缘可谓差到了极点,要不是孔融一力维护,他早就被扫地出门了,说话哪还谈得上什么分量

在祢衡不满的嘟囔声中,北海众人开始观望并等待,这一等,就是一夜

一直等到外面的喊杀声减弱,直至停歇;一直等到云开月明,玉兔西下,红日东升;一直等到天光大亮,城外的景象一览无余

他们终于发现了,原来自己这些人一直在扯淡

不是扯淡是啥

接应外面的人根本不需要,他们不是来送信的,就是来打仗而已,夜袭,把敌人击溃,追杀,收降,如此而已。

送信对不起,外面的人都很忙,一个骑兵要押送好几十甚至上百的俘虏,哪有空到城里闲聊

至于管宁的高论,所谓管亥跟王鹏举在伯仲之间这真是荒天下之大谬

城外高高飘扬的战旗,已经说明援兵的身份,来的是大汉冠军侯属下的泰山劲卒

将旗是太史二字,显然王羽没有亲至,只是随便打发了个部将过来,只带了不足千数的骑兵。一千对五万,领兵的只是个无名小将

结果,纵横北海,连破包括治所据县在内的二大雄城,青州无人能制的管亥大军,已经灰飞烟灭了。

王羽和管亥孰强孰弱这还用说吗自己这班人扯了一整夜的淡,到底是为个啥呢

第一八四章名声剧振

等到北海众人终于观望清楚,并下定决心,出城迎接援军时,天已经彻底亮了。

经由守城军士之口,夜里发生的一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传遍了全城。听到噩梦般的管亥军团已经灰飞烟灭,压在全城军民心头的重压瞬间消散,人们喜极而泣,奔走相告。

黄巾也好,山贼也好,曾经都是跟他们差不多的人,同样的勤勤恳恳,同样的任劳任怨,同样的和善好客。

然而,在从了贼之后,这些人都有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变得好吃懒做,变得残忍好杀,变得漠视一切。

有人亲眼见过贼寇们的残忍,更多的人是从朱虚来的败兵那里听说的。朱虚城已经成了人间鬼蜮,稍有身家的人,都是贼寇的目标,阖家罹难者比比皆是,男人被杀,妇人被污辱,连几岁的孩子都难以幸免。

穷苦百姓也逃不掉一劫,他们家中没什么可抢的,妇女常年在田间劳作,多半也吸引不到贼人们的垂涎。他们却不得不抛下家中摇摇欲坠的茅屋草房,跟着一群陌生的杀戮者,踏上一条背井离乡,鲜血流淌着的不归路。

这条路有没有尽头,尽头处是什么,都昌百姓无法尽数得知,但他们知道的那些,就已经足够让他们心悸难安,噩梦不断了。

死在官兵的刀下;死在同伙的火并之中;死于饥饿;死于严寒;倒毙在劫掠的路上;或者还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死法也未可知;除了抢劫的那一瞬间外,这条路上充满了绝望和悲哀。

从某个奇怪的角度上来想,造反与否,日子其实都没有什么变化。

不造反的人,至少不会和邻居火并,不会客死他乡,在秋天收获的时节,也多半会感到欣喜,或许还会有什么别的惊喜也未可知。

再苦的日子。总也是会有希望的,不是吗

所以,对于城外的贼军,城中居民有着根深蒂固的恐惧。华夏百姓就是这么良善,除非被压榨到极点,否则他们才不会跟官府、朝廷对着干呢。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王羽那句评语:能把华夏百姓压榨得造反的官府,里面的那群人绝对是非常非常的奇葩。或者说,他们根本不是人

总之,贼寇的覆灭,令城中百姓欣喜若狂,很快,欣喜和庆幸就化成了感激,欢呼声时起彼伏的响了起来,最终汇聚在一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响彻了整个城池,在城外的旷野之间回荡不休。

“冠军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