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123

分节阅读 12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术的名士之一,阎象。

“阳人之战,说起来倒也不复杂,无非是相持、诈败、反击而已,不过其中变化却极为惊人,让人匪夷所思之余,亦觉有悟于心”

阎象的口才不错。而且还懂些兵法,他并没有照本宣科的念王羽传回南阳的简报,而是结合自己的理解,将此战的过程娓娓道来。

正如史家记载战争,都只寥寥几笔。仅记录实力对比,和战争胜负,顶多再提一下其中特别之处一样。但从战报中,很难想象出战争的全过程。以及其中的曲折变故,以及战局的反复变化。

而经过有心人的梳理。用详述的方式,结合以自身的分析讲出来,就显得惊心动魄许多了。

尽管众名士也是饱读诗书,通晓经典之人,可依然被阎象牵动了所有的注意力。不时就会发出阵阵惊叹声,偶尔还有人会突然站起,击节赞叹的高呼起来,越讲到后面,失声高呼的人就越多。

“徐公卿名不虚传,王鹏举奇技百出,却又技高一筹,了不起,了不起啊”

“读了这么多年经史,古往今来的战例也看过不少,可此战啧啧,当真是精彩之极,足以在史书上大书特书,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啊”

“极是”

众人面露惊容,赞叹声不绝,将此景看在眼中,袁术越发的醺然了,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公路将军,如今王将军以大获全胜,未知将军行止如何”赞了半晌,众人的情绪终于平复下来,有人突然拱手问道。

“这个么”袁术不假思索的抬起了手,完全没留意到,此问一出,众名士变得鸦雀无声,都变得敛声屏气起来,眼神更是变得十分凝重。

袁术没注意到,但又有人注意到了,袁胤暗地里扯了袁术一把,打断道:“咳咳,大兄,你已经醉了,此事待明日酒醒再说吧。”

“哦某”袁术还没回过味,直到袁胤一边上前致歉,一边向他连使眼色,他才有有点明白。

众名士当然很失望,但也无可奈何,袁阀偌大的名声,总不能指望那一家子都是跟袁术一样的草包吧总是有些明白人的。

宴罢后,袁术扯住了袁胤,不依不饶的问道:“五弟,你席间阻我,到底所为何事啊”

袁胤不答反问道:“大兄,你适才想说什么”

“当然是举兵勤王,一举拿下洛阳了。”袁术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

“拿下洛阳谁去”袁胤又问。

“当然是鹏举贤弟了,还能谁去”袁术越发的迷糊了。

“大兄,你糊涂啊”

袁胤跌足道:“王鹏举本来名声就极其响亮,阳人之战后,更是名闻天下,若是再让他拿下洛阳,控制了朝廷,您又算是什么我袁家又将置于何地”

“鹏举贤弟拿下洛阳,不就是”袁术的声音越来越小。

“那样的话,你和我们袁家就是个运粮的,你真的愿意这样”袁胤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可是,鹏举贤弟可是个重义气的,他进了洛阳,也不会”袁术的酒意不翼而飞,懊恼道:“唉,那你说怎么办”

袁胤附耳上前,低声道:“依小弟之见”

夜色愈发的浓重了,大胜之后的喜悦开始消退,暗流再次涌动起来。

第一五九章兵者,诡道也

鹿门山。

“兵者,诡道也”

学堂内挤满了人,有人在室中央席地而坐,有人在后面站着,还有人坐在窗台上,连室外都挤满了人。虽然人很多,但学堂内一点噪杂声都没有,鸦雀无声。

无论长幼,是否鹿门山的学子,众人都屏息静气,集中了全部的注意力,聆听着,记录着,思考着,整个房间内,只有庞德公有些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在回荡着。

庞德公名声很大,学问很高,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聚集这么多人在此听讲。

但是,今天很特殊。

自从十日前的南阳庆功宴之后,阳人之战的消息如同旋风一般席卷了整个荆襄之地。人们议论纷纷,持着各种观点,争论不下。

最后,众人公推了庞德公、水镜先生司马徽、名士黄承彦等当地最具名望,也是才学最高的几位名士出来,举办了这场公开讲学。

题目只有一个,就是全面解析阳人之战中,对战双方的得失利弊,进而诠释王羽及徐荣的兵法。

学员们自是兴高采烈,兵法韬略,是乱世中的立身之本,金戈铁马,沙场争雄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更大。要不是惧怕老师的威严,他们老早就要央着老师就此战而讲学了,如今心愿得偿,又如何不喜

其他赶来听讲的名士,也不是和平时一样,只是单纯的高谈阔论来的,他们都摆出了十分郑重的架势,神情举止,无不肃然。

阳人之战,不仅仅是一场经典战役而已,早在双方兴兵北上南下,要决一死战的时候,有识之士们就已经预料到这一战的深远影响了。

结果,尽管众人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可还是没人想到,这一战的结果这么快就出来了,战果亦如此震撼人心,如大江奔流般汹涌而来,让人措不及防。又无可阻挡。

这一战对荆襄局势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次讲学又到底有多重要,只要翻看一下来宾的名单就可知端详。

名士如云,不单是荆襄的,从豫州、上庸郡、乃至江东、西川赶来的名士都大有人在。连州牧刘景升。他的心腹蒯氏兄弟,以及蔡家兄弟都抛下了手中千头万绪的公务,离开治所襄阳,赶到了鹿门山听讲。

光是三大名士的名声,又岂能达到这种效果

“徐公卿用兵稳健。而王鹏举用兵却深合兵法诡变之旨,所谓: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他不但应用自如,而且还能在其上加以变化。孔明,你好读兵书,我说的这几点,你领悟了多少”

“回先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