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108

分节阅读 10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将不用。他委派留守延津大营的就是于禁。

于禁交出了超出了曹操预想的答卷,他不但挡住了袁绍的猛攻。而且还和乐进一起,率军反击,在杜氏津击破了袁绍的别营。

现在的于禁,未必比得上官渡之战中那个,就算是官渡那个于禁,能不能挡住徐荣,也在未知之数,但还是那句话,他指挥总比王羽这个生手指挥强。

王羽并不多说。抬手示意,旗号招动,随即一骑快马离开大阵,往徐荣军迎了上去。

阵前互派使者,也是惯例,徐荣军没有什么过激反应,也有一骑离阵而出。上前答话,对答几句,便返回军阵去了。

“王鹏举请徐将军阵前答话”

听到回报,胡轸一蹦老高。咬牙切齿的嚷嚷道:“哼是计谋,肯定是计谋他知道自己没本事赢过徐将军,所以故技重施,想引将军出阵,借机刺杀不能去不能上当”

“应该不会吧”有幕僚迟疑道:“邀人阵前答话,借机行刺,和潜伏刺杀的意义完全不同,王鹏举如今偌大的名声,怎么会”

胡轸暴跳如雷,指天画地的叫道:“怎么不会他就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为了打胜仗,他什么都干得出来,徐将军,你我的关系虽然不算融洽,但这一次,你一定要相信我,王鹏举此举,定然别有用心”

“胡将军无需多虑,荣没什么要对他说的,待士卒养好气力,这便厮杀。”

徐荣身材不高,而且有些瘦弱。脸膛黝黑,沧桑的黑脸上布满了密密的细小皱纹,短须似针,深邃的眼睛里似乎有着说不完的悲伤。

相较于胡轸的暴躁,他表现得极为平静,语气也是淡淡的,没有疑惑和彷徨,也没有愤怒和激动,同样看不到识破奸计的得意,或是逃过刺杀之劫的宽慰。

古井不波,但天地乾坤皆倒映其中,这就是徐荣带给人最直观的印象。

“徐将军果然英明。”与徐荣相处不止一两天了,胡轸也没注意这么多,他满心里都是庆幸和即将报仇的快感。

他长吁了口气,望着对面的大阵,疑惑道:“不过,王鹏举摆出来的这个阵势又算是怎么回事他这是疯了么”

说到王羽的阵势,徐荣古井不波的脸上也微微松动了,眼神中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神色。

王羽摆出的阵型极为庞大,勉强可以说是两翼齐飞的雁行阵,但那只大雁的翅膀肯定是肿的否则两翼不会比中军还庞大好几倍。

若是让王羽自己来形容,他可能会将这个阵型定义为哑铃阵,两边粗,中间细,可不就是哑铃么。

他的兵当然不可能有这么多,可战之兵都在中军,两翼是随行百姓的营地

营地周围有栅栏,有壕沟,还有些拒马之类的防御设施,但仅此而已,泰山军的两翼毫无战斗力可言。如果真有人来进攻的话,只要各派数百精锐,就可以摧毁泰山军的两翼,可谓不堪一击。

然而,这个阵型却让徐荣皱了皱眉,不过,也是仅此而已。

早在望见王羽阵势的第一时间,他就意识到王羽的意图了,也明白为什么王羽之前的前哨战为何打得那么凶。

这招不能提前泄露,否则很容易在战略上露出破绽,这个战法的机动力几近于无。徐荣若是提前探查出这个情报,他大可以避开这个战场,直接攻击王羽侧后的梁县。

实际上,看到这个阵型,徐荣心里有松了口气的感觉,这不是他最怕,最担心的那种情况。为了表示对王羽此举的赞赏,他甘愿依照对方摆下的套路作战。

“吹角,进兵”他一扬手,用比平时高不了多少声音发令道:“摆鱼鳞阵,不要理会敌军的两翼,直取中军”

第一三九章箭风血雨

“真是个不好对付的倔老头”

一边听黄忠讲解着敌人军阵的变化,王羽口中喃喃低语,搞得黄忠直有翻白眼的冲动。

放在后世,黄忠这个年纪正当壮年,可在这个七十古来稀的年代,现在的黄忠其实也可以算是老头了,他久历沧桑,相貌本来就显老。

“汉升兄,我不是在说你,你别往心里去。”

解释军阵变化的最佳人选是于禁,不过于校尉正在忙着调度兵马迎战,没这个空闲,好在黄忠在军伍中呆了半辈子,军略也很不错,担任个解说还是绰绰有余。

“此阵,大将位在中后,主要军力在中央集结,实行中央突破,优势时使用,每有摧枯拉朽,一举定乾坤的效果此阵的弱点在于侧后,若是我军在两翼藏有一支奇兵,或可”

一边尽职的为王羽解说,黄忠心里也有些纳闷,这位被世人誉为军略无双的王将军,居然连阵型变化都不懂,说出去谁信难道是故作不懂,跟自己套近乎

不对,他否定了自己的猜想。

接触了这么长时间,黄忠对王羽已经有了些了解了,这位将军虽然不是什么忠厚老实的人,但他也不会搞这种无谓做作,没必要。

何况,若非真的不精通战阵,他何必将指挥权委于手下难道不怕象曹操那样,一战被打回原形么

“徐荣在两翼布置了数道防线。兵少了破不了阵,兵多了又会被发觉,此计也只是说说罢了,想破此阵,还是得想办法挡住敌人的锋芒,耗尽敌人锐气后,以精锐趁势反扑,不过,还须得提防敌人变阵”

王羽听得眉头大皱。

后世有种说法,说古代这些阵型没什么大用。练点长矛兵,拉个方阵,就能横扫一切雄兵猛将了。以前,他不知道那种说法对不对,但现在看来,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徐荣的鱼鳞阵就是多个小方阵组成的,而这些小方阵则是从原来的千人方阵中分割出来,独立成形的。

抛开阵型到底对战力有多少影响的问题,单是这个变阵。技术含量就已经很爆棚了拉个大方阵,以不变对万变的对付古代的阵势

开什么玩笑

幸好自己没胡乱插手练兵的事。也没抓着指挥权不放,否则只怕撑不过三五个回合。

唉,可惜了

王羽先前的叹息是有来由的,他邀徐荣阵前答话,确实不怀好意。扬长避短,他最擅长的就是这种小团队突袭作战,名声什么的反正他现在名声已经足够大了,损失点也没啥。

只可惜,徐荣压根就没上当。连个招呼都不大,换了个阵型,就这么冲上来了。要不是派去李十一见机够快,没准就成为这场大战中第一个壮烈的勇士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他的战略成功了,至少开头很顺利,徐荣果然没有对百姓动手的打算。两翼得以保全,为王羽保留了一线取胜的希望。

若是不然,军略不如人,兵力也不如人。机动力也不如人,这仗还怎么打只能带着幽州军去打游击了,正面作战,不是只有被人围歼的份儿吗

王羽心里明镜一样。

如果这个最基本的判断失误了,徐荣分兵攻打两翼,自己也只能学刘皇叔,抛下百姓,趁乱开溜了。好在两位未婚夫人都不在,就算没有赵子龙护驾,自己应该也能跑得掉

结果,徐荣瞬间做出了决断,毫不犹豫的放弃了更容易的取胜方法,却不愿意有丝毫妥协,不给王羽留下丝毫说服或刺杀他的机会。所以,王羽才有了倔老头的感叹。

这位墨家传人,脾气就跟他的祖师爷一样,又臭又硬嗯,相似的还有他用兵的风格,同样不是一般的硬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