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103

分节阅读 10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徐荣是个意外,很棘手的那种,不过,正如蒯越所说,王羽这么大的局都布下了,又岂会畏难而退

正常情况下,以王羽的战绩,已经足够让董卓屈服了,可是,谁让他割了董卓的耳朵呢不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董卓怎么会放任天子封赏自己的仇人

因此,王羽北上的确是奔着洛阳去的,在他达成目的前,对荆州没有半点威胁。

“吾得异度,实乃如鱼得水也。”刘表大喜起身,上前几步,挽住蒯越手臂,昂然道:“诸君如再无疑虑,便请依前计行事,务必在王羽与徐荣分出胜负前,全取南郡,控制住江夏”

“喏”

第一三二章棋逢对手

泰山兵北上,这个消息如同旋风一般卷遍了中原大地。

王羽麾下的兵马很驳杂,来自天南地北,从前的身份也各异,以数量论,主力也以河内郡兵为主。

不过,世人还是更愿意以泰山兵来称呼王羽的军队,因为这支军队是因其主将才名闻天下的,对这支军队本身,几乎无人关注。纵然偶尔有人提及,也多半是从军队数量上,作为推测胜负的论据罢了。

“他麾下统共才万余兵马,如今徐荣拥兵三万余,多有北军精锐,其用兵亦稳健,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敌人携众以堂堂之师而来,王鹏举以弱旅当之,不能出奇,出奇也难以奏效,他怎么可能打得赢这一仗”

“古语有云:骄兵必败,说的就是王鹏举这种人,他屡次行险,皆侥幸得利,所以,他此番也是固态萌发,想搏利邀名罢了”

“蔡兄说的是,以某观之,说不定啊,他到了鲁阳就不会继续前进了,只是故作姿态而已。”

虽然语气故作老成,可听声就知道,参与讨论的不过是群少年罢了。说是少年可能都有些勉强,因为在场者,不乏尚未束发的童子,若是换掉身上的儒士服,放下手中的笔墨绢扇,拿起同龄人一样的棒棒糖,他们和在街边嬉戏的顽童没有半点不同。

能聚集到如此众多的小大人,高谈阔论天下大事。当今之世,只有一种地方,那就是名士们开设的学堂。

这时代的学堂都是私人性质的,由名声很大的名士开设在自家府邸,管饭或不管饭。

自忖有本事通过考核,或者与开设学堂的名士有渊源,就可以将家中子弟送来,又或自己投身上门以求学。

当年刘备和公孙瓒,就是都在大儒卢植的学堂求过学,故而有了同学的名分。

自中平元年以来。天下大乱,名士们自保都难,哪里还顾得上开堂授课于是,各地的学堂也就相继荒废了下来,只有未受战火波及的荆州和江东,依然维持着从前的规模。

这时代的江东,相对落后,人口少,名士更少。远远比不上天下精英聚集的荆襄之地。

荆襄,尤其是南郡。名士众多,学堂遍地,教育领先带来的成果,此刻尚不明显,但在十年之后,荆襄的后起之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傲视中原,这才有了刘皇叔的咸鱼翻身。

在荆襄众多学堂中,有一间被世人所推崇。公认为当世第一,这就是鹿门山学堂

“你们说的看似有理,其实肤浅之极,如果单以军队多寡,就能断定战争胜负,那还打什么仗对战双方各派一名使者,去对方那里数人头不就好了少的一方认输。多的一方直接获胜,这世间将少了多少杀戮和仇恨啊”

学童大多都不看好王羽,不过,鹿门山这样的学堂。即便是垂髫幼童,辩论起来,也会有很独特,乃至精到的见解,舆论也非是一面倒。

“我道是谁,这不是庞公的木头侄子吗怎么,你也对天下大事感兴趣了想跟我等辩一辩行,不过,你若是输了,可别怪咱们欺负你不会说话,人多欺负人少,更不能向先生告状”

“这一仗当真牵动人心,连素来不说话的阿丑都这么着紧,只可惜啊,阿丑你难得发表一次意见,却错的这么离谱。”

看清说话之人,众学童顿时哄笑起来,碍于此童的身份,他们倒不敢说的太过,但称呼上的轻视却是显而易见的。

“你们也别笑了,前几日,水镜先生曾赞过阿丑,赞他内秀于心,将来会成为江南第一名士呢今天的阿丑和往日可是大不一样了喔。”

“内秀啊,呵,凭阿丑这副尊荣,也只能内秀了,不然又能如何”

“你们就别闹了,水镜先生的话也能当真你们不知道水镜先生是出了名的好好先生么,人家问他什么,他都说好,好,连他夫人以此问他,他也说:像你这样说,也很好。他说阿丑好,你们就信的么”

哄笑声更响亮了,被嘲笑的那个学童长相确实不好看,浓眉掀鼻,眼小嘴大。

这个时代以貌取人之风很重,长得丑,别说当官,就算当个幕僚,都不招人待见。貌丑,受人白眼多,自信心就差,也难怪这学童不善言谈了。

此刻,被众人七嘴八舌的一嘲笑,他急的面红耳赤的,却只是说不出话来。

“孟子曰: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你们嘲笑士元,却只用些捕风捉影的闲言碎语来说嘴,自辱尚且不自知,亏得你们还有颜面立于鹿门山之下么”

他自己无法反驳,却有人帮忙打不平,一片哄笑声中,一名比他更幼小的学童站到了他身边,扬声发话,神情肃然,一下就把众人的喧闹声给压下去了。

“孔明,你又来打报不平”

“公道自在人心,打报不平乃是顺天而行,有何不可难道你们敢当着水镜先生的面,叫他好好先生么若是谁敢,亮就当面向他致歉,如何”没有金刚钻,哪敢揽瓷器活儿打抱不平这位的词锋犀利多了。

“”众学童面面相觑,哪敢应声

水镜先生司马徽乃是德高望重的名士,与此地之主庞德公其名,说是一言定人前途也不为过。他们家世都不凡,家中长辈自然可以随意谈笑,可是他们哪有这个资格

不需要司马徽自己说什么,只要传言出去,一句不分尊卑,狂悖无行就能让他们前程尽毁。

“孔明,你说我们说的都是闲言碎语。那你倒是说说,我们错在何处士元他偏偏又对了不成”

“士元说的难道不对吗”

“当然不对了战争胜负不能全由军队多寡而定,可是,想以弱胜强,敌人须得是会犯低级错误的庸将才行,如宋襄公之于鸿水,赵国赵括之于长平,若长平之战赵国不换将,以廉颇之稳健,白起纵然再强。又岂能奈何得了赵军”

“你们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诸葛亮不知从哪里翻出一柄扇子,学庞德公那样搧动几下,悠然道:“兵法的魅力,就在于其不可预知性,赵括之前,白起、廉颇一直在对峙,尚未决战,你们怎能断定谁赢谁输敌人是庸将才能以少胜多你们只知道赵括、宋襄,却怎么不知道孙膑、庞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