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81

分节阅读 8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了并肩作战的情谊,再加上装神棍装出来的威望,这俩家伙不肯放手也是有理由的。还是聪明人杨奉,和稳重的韩暹更让人省心一点。

“小天师,您不用担心名声,河东的郡县都在犹豫了,等朝廷的敕封一到,河东大部就都落在咱们手上了。您统率咱们也不是叛贼,而是朝廷的大官开创清平世道,也不一定要造反,进了朝堂,不让奸佞蒙蔽圣听,一样能开创个太平盛世出来”

一个念头还没转完,聪明人杨奉也苦口婆心的劝上了。不得不说,杨奉的说法还真有那么几分道理,但王羽肯定是不会心动的,朝廷和天子那俩都过时了,现在是董胖子挡道,当今这世道讲究的,是拳头大的,说话才管用

眼角瞥见韩暹也走上来了,王羽苦摇头:“韩将军,你不会也要劝我吧”

韩暹摇摇头:“某不劝使君”

“老韩你”李乐急眼了,冲上来就要揪打韩暹,幸好杨奉手快,一把将他给保住了。

“不过,使君即便要走,也得第给咱们留下个章程才好,不能让这大好的局面毁于一旦啊。”韩暹不理会李乐,指指几个同袍,又指指自己,缓缓说道:“您也知道,咱们这些人都是草莽出身的,没什么见识,打打杀杀的还算过得去,如何守住基业,不被外面的局势搅进去,避开那些明刀暗箭,让兄弟们的日子过得更好。这些咱们都不懂,某以为,您得有始有终,把咱们都教会了才好离开啊。”

韩暹这番话说到一半,李乐脸上的怒气就消失了,等他说完,李、胡二人都是眉开眼笑的附和起来:“对,对,就是老韩说的这个理儿。”

王羽头更疼了,聪明人更难缠,韩暹说的话句句在理。白波军已经装进口袋一半了,要是被人中途劫走,或者他们自己给糟蹋了,那还真不是一般的郁闷。

这话可不是危言耸听,白波军的形势确实不是很好,因为河东周边的势力确实很多,也很强。

北边的并州,中平五年被匈奴人杀了个刺史张懿,州内实力大损;下一个刺史则是丁原,把州内的精兵都拉到了洛阳。随后不久,上党太守张杨也把郡内的兵马拉到洛阳来了,如今并州空虚,倒被匈奴人占了大半。

白波和匈奴人本来是盟友,不过,若是一起在汉境打劫还好,如果他们不理会匈奴人,自顾自的种地搞发展,很难说匈奴人会不会改弦易张的跑来打劫盟友。

胡虏崇尚的是弱肉强食,跟禽兽差不多,他们从来不讲信义,否则也不会被大汉收养了百多年后,突然反噬主人了。

东边是河内,目前是袁绍当家;西南两面则是西凉军的势力范围。白波军如果不扩张,安守现在的地盘搞发展,迟早被人盯上

其实现在的白波军就已经很惹人垂涎了。

卫家人虽然逃掉了不少人,但东西却是带不走的,他们顶多也就打包点细软,除了几处小坞堡被烧了之外,卫家的存粮基本都保留下来了。

一百多万斛的粮食,哪怕董卓这种大佬得了,也要欣喜若狂,何况白波军这样的贫苦户

其他的钱财、珍宝,兵甲器械之类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拥有了这么一大笔财富,常年打劫的白波军,很有可能要被别人打劫一下。

韩暹心里是真的没底,要是王羽不走,单凭黄巾力士的名头,就足以吓退绝大多数不怀好意的目光了,要是有可能的话,他恨不得盖间庙宇,在里面搭块板,把王羽给供起来。

王羽整理了一下思路,露出了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悠然道:“其实要守住眼下的局面并不难”

“哦”四将齐齐吃了一惊,别人说不难,他们肯定是不信的,但眼前这位小天师说的话,还真就不好说。

“关键就是要舍得。”

“舍得”

“有舍才有得。”王羽笑道:“卫家人选地很有眼光,坞堡设立的位置也很有学问,以几位将军的实力,守住此地不难,而且此地的产出,应该也足够养得起将士和他们的家眷了。”

“确是如此。”韩暹点点头,卫家的领地比白波谷大很多,田地也肥沃许多,而且还有现成的几个城堡,修修补补就能用了。

“至于白波谷,就留给郭将军,几位离开后,那里的土地富余出很多,郭将军独占白波谷,用度想必也会太紧张。这样,若北部有警,白波谷就成了第一道屏障,即便有个万一,你们还可以闻喜或安邑作为屏障,抵挡北面来敌。”

“原来如此。”韩、杨两个脑筋转得快的,已经明白王羽的意思了。

“只要舍了白波谷,就不会跟郭老大起冲突,免去了内讧的危险。”

杨奉早就意识到内讧的风险了,李乐和胡才对郭太的怨气很大,让他们分好处给郭太恐怕很难。其实,杨奉自己也没那么心平气和,危急时刻,郭太表现出来的态度确实很伤人。不过,如果一点好处都不给郭太,对方也没那么容易善罢甘休。

如果干脆分家,把白波谷的旧基业留给郭太,至少在短时间内,可以化解掉这场潜在的冲突。

“不向外扩张,也就不会拉长战线,没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五堡加上安邑,可以彼此呼应救援,就算敌军势大,也很难突破战线,这样就可以安心生产,积蓄粮草,训练士卒了。”

王羽的说法,正对了韩暹的心思。他本来就有此意,只是一时想不出说服同袍的办法。杨奉还好说,李乐跟胡才就很麻烦了,这俩家伙一个比一个冲动,想让他俩安于现状,比啥都难。

现在有了朱使君的叮嘱,这俩人多少会收敛一点,想要守住这块新地盘就不难了。

想到这里,韩暹起身一礼,长揖到地:“听使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暹等如拨云见日,重见青天大恩大德,永世不忘将来若有效力之处,请使君但管直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韩将军太客气了。”王羽摆摆手,心中暗笑,韩暹的文化水平果然不高,这番话和自己掉书包时好有一比,不过诚意算是表达清楚了。

韩暹转变了态度,很快杨奉也受到了感染,他的口风也变了,李、胡都有些不忿,被韩暹拉到一旁嘀咕了一阵子后,也都垂头丧气的不说话了。

王羽见时机差不多了,当下起身向众将告辞:“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朱某这就告辞”

“且慢。”李乐忽然一抬手。

王羽微微一怔,韩暹则是皱起了眉头,倒是胡才眼珠转了转,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杨奉劝道:“小李子,你不要再闹了,刚才不是跟你说了吗”

李乐很不耐烦的推开杨奉,哼哼道:“俺知道,小天师是要做大事的人,将来自有再见之期,俺又不是要赖死赖活的留他。”

“那你要干嘛”杨奉有些摸不着头脑。

“小天师不管要做什么大事,总是要用人的吧就算是护卫,多些人手也是好的,俺麾下的儿郎们都对小天师仰慕得紧,尤其是打运城那天,跟您说过话那几个。俺的意思就是,让他们跟小天师一起上路,回洛阳也好,去哪里也好,就当是替俺们服侍小天师了。”

“这个办法不错,亏得小李子你能想得出来。”杨奉眼睛一亮,大队人马的确不可能跟着走,但选出些精锐跟着走,既不至拖慢行程,也能跟这位神通广大的神秘少年保持联系,成为今后联络双方的纽带,何乐而不为呢

“那是,你们别以为俺笨,其实啊,俺是内秀,心眼多着呢。”李乐洋洋得意的瞟了杨奉一眼,又和胡才对了个眼色,最后转过头,一脸热切的看着王羽。

王羽本待拒绝,他一个人上路比较方便,不过转念一想,洛阳城还有一堆兵器等着人搬运呢。与其费时费力冒风险的从南阳调兵赴洛,莫不如直接调用白波军这边的人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