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56

分节阅读 5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王羽讪讪笑道。

他确实没起什么邪恶的念头,就是调戏一下未婚妻而已。蔡琰的性子很有几分清冷,平时的话不多,一开口多半都和音律相关。

拥有这样一个才貌双全,堪称冰霜玉女的未婚妻,固然让人赏心悦目,不过,未婚妻么,总不好摆在家里看,两个人相处,总要有点情趣才好。

和吕布对战之前,蔡琰曾因激动唤过一声相公,险死还生后,王羽就抓住这个话柄,追着不放,成功的解冻了冰山,正要乘胜追击的时候,陶谦来了。

说不妨碍,当然是骗人的。

陶谦不再纠结这个话题,神色一肃,直接转入正题:“嗯,老夫这次来,实在是因为有些话梗在心中,不吐不快啊。”

“陶公何妨直言”王羽有些摸不准陶谦的意图。

陶谦也算是个三国名人了,不过,他最出名的事迹只有两个。

一个是好心办坏事,害死了曹操的老爹,搞得曹操兴兵报仇,两次杀进徐州境内,杀人盈野,屠城无数,使得徐州元气大伤;这件事直接引出了后话,因为受的打击太大,陶谦病危垂死,弥留之际,把徐州让给了来增援的刘备。

总体而言,陶谦就是个老好人,是个邻家伯伯似的形象。

当然,那只是小说里的形象,与这么多三国名人打过交道后,王羽已经很清楚了,这些名人或者各有特色,但能名留史册的人物,没有一个是简单的角色,陶谦应该也不例外。

不过,根据他的观察,陶谦确实算不上是个枭雄人物。

老头没什么野心,之所以站在袁术和公孙瓒一边,主要还是因为袁术在勤王之事上确实很用心,跟公孙瓒又是老朋友。

陶谦在西凉平过叛,见识过胡虏肆虐的场景,所以,对公孙瓒对胡虏赶尽杀绝,虽远必诛的态度也很赞同,算是以政治理念结成的同盟。

这么一位人物,找自己想说些什么王羽实在想不出,难道老陶要提前让徐州而且不给刘备了,而是让给自己没这么夸张吧

下一刻,王羽就知道自己想多了,陶谦问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鹏举,你对黄巾之乱怎么看可曾见过嗯,这样说吧,黄巾之乱规模极大,波及亦广,中原七州皆受其害,连巴蜀都难以幸免,唯徐州独善,你可知其中缘故”

这个问题很怪,如果换成袁术这么问,王羽会猜对方是在炫耀,随手拍两个马屁过去,应付一下就是。但陶谦可是个稳重人,他突然这么问,想必是有些深意的。

“是陶公料敌先机,提前摧毁了黄巾军的组织枢纽”

“非也。”陶谦摇头,“老夫做官的本事算第是有些,写文章也过得去,寻踪觅迹,明断秋毫的本事却是没有的。”

“那,是陶公调度得力,及时扑灭了反叛的苗头”王羽又问。

“呵呵,”陶谦自嘲的苦笑道:“老夫在军略方面,别说与用兵如神的鹏举你,或战功标榜的伯珪相比,就算是张孟卓兄弟,用兵才能也在老夫之上,鹏举却是又猜错了。”

王羽几次猜不中,有点不耐烦,不过看陶谦一脸严肃的样子,也不像是开玩笑,只好耐着继续。不过,这一次,他换了个思路。

“羽听闻徐州百姓信奉佛教,是否与此有关”

“嗯”

陶谦眉毛一颤,显得很是意外,不过这一次,他还是摇了摇头:“召宣对佛事确实是很上心,耗费甚多,徐州官民多有看不惯的,老夫为了息事宁人,都压了下去。佛教与太平道虽不相容,不过,跟黄巾之乱的关系却不大。”

见王羽面带疑惑,他又解释了一下,他说的召宣,就是下邳相笮融。

可能觉得时机差不多,王羽也不耐烦了,陶谦不再卖关子,将谜底揭开:“其实原因很简单,百姓不参与叛乱,只是因为家有余粮,只要外州的乱势不波及过来,百姓自然不会效那亡命之举。”

“唔”王羽一滞,这个原因还真是很简单,古今通用,他不是想不到,只是没往那方面猜。华夏的百姓一向安分守己,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怎么会离乡背井的当流寇呢

“黄巾之乱,以青、兖、豫三州为祸最重,这三州乃是中原腹心所在,最是富庶不过,然而却鹏举会不会觉得有些奇怪”

“确实。”

“其实说怪也不怪,三州名士云集,高人众多,见识本领在老夫之上的不知凡几,辖地也非贫瘠之地,所以治乱难安,无非心中少了个仁字罢了。”说罢,陶谦长叹一声,叹息声中,蕴含了不知多少沧桑之意。

陶谦的话让王羽感到一阵战栗,那不是恐惧,而是一种类似共鸣,或是感动的情绪,他霍然起身道:“陶公,您”

“坐下,坐下,听老夫说完。”陶谦按住王羽肩膀,缓声道:“鹏举,你别误会,老夫今天来找你,不是为了说教而来,老夫有个要求,想要你答允。”

“陶公请说。”

莫非是要自己心存善念还是说

陶谦缓缓说道:“老夫几日后,就与伯珪一同回返,走之前,老夫想把来时招募的那两千兵卒托付与你”

啥这个答案又是远出乎王羽的预料,却又暗合情理,陶谦果然是陶谦,他真的让渡东西给自己了,不是地盘,而是军队

“这怎么可以归途”

“老夫与伯珪同行,他虽借了你五百义从,战力却也没多大影响,老夫的护卫带不带都一样。”

陶谦摆摆手,一脸慈和的微笑:“丹阳劲卒善战之名,传于天下,老夫不擅军略,虽有报国之心,却无力统军杀贼,带这支兵马过来,本就是想寻忠义之士托付的。原本,老夫属意朱公伟,怎奈不过没关系,现在有了鹏举你,本就没人比你更合适了。”

王羽不知该如何回答。两千丹阳兵,说不动心是假的,有了这支兵马再加上原有的千余精锐,以及公孙瓒借出的五百义从,这就是一支颇有规模,配置相当合理,战力也很强的部队了。

比起三方联合时略逊,但统一指挥可以弥补那点缺憾,说不定战力反而更高一筹。

“可是”

“鹏举,你主动与伯珪借兵,不见客气,怎地与老夫便如此婆妈是看不上丹阳兵的战力还是与老夫见外”陶谦扳着脸,故作恼怒道:“总之,你适才已经答允了,就不能反悔,这两千兵马,就此归属于你,与老夫再无关联。”

王羽心头一热,陶谦仁厚大方,虑事也周全,把所有细节都想得很清楚,一句再无瓜葛,就打消了自己所有的疑虑。

他起身一礼,长揖到地,拜谢道:“长辈赐,不敢辞,王羽谢过陶公。”

“好说,好说。”

陶谦呵呵笑道:“其实绕了这么多弯子,老夫是真有一事想拜托鹏举西凉军残暴成性,董贼若迁都,洛阳百姓势必惨遭涂炭,若是有可能,请鹏举代老夫,为天下,力阻之天下英雄虽众,但能担此重任者,非你莫属”

陶谦目光炯炯,直视王羽,眼中尽是殷殷期许之意。

“为天下请命,羽当仁不让”王羽昂然起身,朗声道:“即便陶公不说,羽也是要设法的,本来尚存犹豫,但今日得了陶公此言的激励,羽愿为天下之先,再向虎山一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