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25

分节阅读 2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当成一个嗜血的变态,但恩威并施,他示恩示得不少了,总要展露一下雷霆手段才好。

此外,韩浩的背叛行为也让他极为不耻,左右也是要杀的,能问出幕后主使者最好,问不出的话,拿他当儆猴的鸡也不错。

“我说,我说但你要答应我,给我个痛快”身体上的剧痛,加上巨大的精神压力,韩浩终于崩溃了。

“本将答应你,你应该知道骗我的后果,说吧。”王羽淡淡说道。

其实韩浩也算是个名人,至少王羽知道他的名字,杀了多少有点可惜。

但机会已经给过了,如果不是对方一心要致自己于死地,原也不至于如此。比起收服一个不安定份子,还不如从他嘴里问出点什么来。

王羽一直存有疑虑,韩浩纵敌,表面上看,只是怨恨所致。但实际上,若是豪强们早有此意,他们大可以在老爹抢钱的时候,就群起而对抗之。

泰山兵虽然精锐,但一共只有五百人,郡兵只是当差的,关键时刻八成靠不住。豪强联军足有上万兵马,只要有人组织,怎么可能会对付不了一个外来的太守

连郡兵中那些低级军官都知道,现在是乱世,太平年月的规矩都不好使了。若是两边各行其是,倒可以相安无事,但老爹的行为

宁杀错,莫放过

本着这个原则,王羽在此设伏,擒下了韩浩,并且将其他豪强也一起拦截下来。他要把事情弄清楚,没有阴谋最好,有的话要知道,来自背后的刀子是很难防备的,所以,还是事先有点准备的好。

至于另外那些人,再抢他们也抢不到什么,白白承担恶名,不如威逼利诱一番,暂时压制住,以备后用。

“其实”在暗哑晦涩的陈述声中,一桩算不上阴谋的阴谋,浮出了水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羽的神色越来越凝重,局势比他想象中要恶劣很多。在酸枣,他将要面对的依然是内忧外患并存的严峻形势。

没什么大不了的,再怎么艰险,还能难过刚穿越那会儿形势虽然更恶劣了,但自己现在有兵权在手,更有了两个得力臂助,有什么可担心的该担心的,是自己的敌人

“来世别做叛徒了。”手起刀落,血光飞溅,王羽霍然转身,扬声发令:“传我将令,进兵酸枣”

“喏”

第三十章称雄先扬名

“主公,前面就是延津渡口,过了渡口,向南再行数十里,就是酸枣了。”

“嗯。”王羽抬眼望去,唯见四野苍茫,不见人烟,比河内战场显得更加荒凉。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关东义士,名不虚传啊。”

贾诩很惊讶的问道:“咦将军还会作诗嗯,这诗句听起来似乎有些味道,莫非还有上下句么”

王羽一眼就看破了胖子的伪装,对方的惊讶,肯定是装出来的。

被自己威逼利诱之后,这位毒士虽然老实了不少,但只是在大方向上,暗中的小动作却不少,不易发觉的试探,轻微的嘲讽,反正是一直没彻底打消回洛阳的心思。

“先生也好此道那正好,本将对诗赋很感兴趣,但却一直没有知音,亦无人指点,只能自行摸索。先生既然精通,正好切磋请教,不如今晚来本将的军帐,你我”

“不,不,”贾诩脸色一肃,慌不迭的推辞道:“将军雅意心领了,不过,贾某生平最讨厌的就是诗词歌赋这些东西,您还是找别人吧。反正酸枣大营名士汇聚,将军不愁找不到知音。”

“真是太遗憾了”王羽看着胖子,长叹一声,眼神中尽是不舍之意。

贾诩被他看得发毛,知道又输了一阵,赶忙转换话题:“将军别出心裁,以弩骑兵退敌,确是神来之笔。不过,以诩观之,将军此举,似乎并非是一时权宜,而是早有准备,莫非将军有意效法秦制,造就这样一支骑兵么”

“先生看出来了”王羽一挑眉毛。

“只是略有猜测,”贾诩皱皱眉,“弩骑兵来去迅捷,又有强弩可以远程攻敌,进退皆从容,是支强兵不假,可其弊端却也不少。”

“愿闻其详。”王羽饶有兴致的问道。

“首先是兵少,其次是武器的问题。泰山军卒用的是强弩,须得以脚踩踏方能张之。尽管将军任用得其人,操练得其法,使用轮射,增强攻击的连续性。可是,除非下马修整,否则弩骑兵顶多只能进行一次攻击,能取得的战果十分有限”

“另外,军中战马既少且劣,便是双马,也及不上西凉军的良驹。之前的追击战中,吕奉先带的是嫡系军马,与将军只有意气之争,却没多少仇恨,否则,将军恐怕此事不可不虑啊。”

“再则,若是在大战之中,弩骑兵骤出,迂回敌后,攻击敌阵薄弱处,或许可收奇袭的效果。但将军在一场无关轻重的追击战中,就将此奇兵暴露了,而且,将军既有称雄问鼎之心,也确定了方略,又何苦在洛阳徒耗这许多心力诩窃为将军不值也。”

贾诩一脸沉重,但眯成一条缝的眼睛里,却微微闪着精光。显然,他点出这些关窍,为的不是帮王羽拾缺补遗,只是为了搞点难题给对方,顺便打击对方的信心罢了。

“有劳文和先生,为本将参赞军务了。先生的顾虑,本将也都想过,一一解释太麻烦,先生不如且观之,待时机到时,一切自然水落石出。”

王羽用马鞭遥指酸枣方向,悠然道:“关东名士尽在酸枣,要扬名,还有比那里更好的舞台吗何况,先生顾虑的难题,解决之道,大多都着落在这里呢。”

“哦”此时,河内军已经开始渡河了,贾诩举目南望,若有所思。

这是一个极度看重名声的时代。无论想称霸一方,还是出仕为官,都得先有足够的名气才行。

当然,名气之外,也得有实际的东西,不过,名气是最根本的。象他自己,就是靠名士阎忠的推崇,才微有薄名,得到了董卓的征召。

扬名靠的是口碑,在名士圈子里的口碑。只有得到名士们的认可,得到他们的推荐,事迹才会得到认可,才能拥有名声。

从这个角度来讲,王羽的选择是正确的。酸枣名士众多,只要得到其中一两成名士的认可,就能迅速名扬天下。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个选择也有很多问题。

东线的战况,贾诩并不是很清楚,不过多少知道点军情。

联军分三个方向进攻洛阳,除了南阳方面的袁术之外,联军主力尽在酸枣,大军云集,已逾十万。王羽这数千兵马根本算不得什么。

名义上,河内方面以王匡为先锋,渤海太守袁绍为主力。但是,尽管河内已经打得如火如荼,袁绍的兵马却始终没出现,袁绍自己却跑来了酸枣。

这里面的味道,很是诡异,贾诩可以判定,王羽的酸枣之行,恐怕远谈不上一帆风顺,说是荆棘密布,步步惊心还差不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