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12

分节阅读 1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什么情况

这是要搞包办婚姻自己该有所表示么可是,即便两世为人,这种事自己也没经历过,没经验啊。

特工执行的任务都是极端机密,且极端威胁,有太多牵挂是不行的。因此,一般特工想结婚,都得等到退役之后,跟从前的身份彻底一刀两断了才行。

至于生理需要什么的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特工从来就不需要为这种事发愁,当然,过程可能没有那位邦德先生那么浪漫,因为王羽的时间向来宝贵,没空搞那些花絮,直来直去,单刀直入才是他的作风。

这桩若隐若现的婚事,虽然突如其来,但王羽也不会因此而纠结,娶就娶了呗,现在是汉朝,又没有婚姻法的。

不过,想到刚才见过的那位如空谷精灵般的佳人,他又有些犹豫。这样钟天地之秀气于一身的奇女子,如果用前世那种做法对待,很有牛嚼牡丹,暴殄天物的感觉。换个言情套路吧,自己又不会,嗯,部队不教这个

王羽有点犯愁,一时没有做声。

王匡被他吓怕了,生怕他又冒出点不合时宜的话来,琢磨着反正这场仗打完之前,老友也不能成行,确实应该从长计议。

“羽儿啊,你既然受了伤,还是回帐好好将养吧。明天的比试嗯,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方都尉乃是久负盛名的猛将,又在壮年,你逊色些也是正常。为父近年来也时有心力憔悴的感觉,王家的事,和勤王救国的志向,原本就是要交到你手上的”

这番话,王匡发自肺腑,说得语重心长,蔡邕在一旁也是连连点头,王羽心里更是暖烘烘的。这是他前世从未体会过的感觉,血脉相连,情深意重。

“父亲,孩儿知道了,凡事都会三思而后行。”

夜已深,人未眠。

一张古琴横置在桌案上,琴身乌黑,尾端带有焦痕,看起来有些不相称。不过,当一只白玉般的手掌,轻舒五指,如流水般在琴弦上拨动时,那悦耳的音符,却足以让不通音律者,亦为之沉醉。

琴是好琴,琴师亦是国手。

“父亲,您是想问女儿,日间与王公子会面时,说过些什么吗”乐声渐弱,一个同样悦耳的声音取代了琴声。

“唔”蔡邕微微一窘。

老妻在他被贬斥后,那段颠沛流离的日子中,就已经去世了。虽然和女儿相依为命,相处的时间很多,但却一向拿女儿没什么办法。正如眼下这样,他本想将敏感话题夹杂在闲话中说出来,结果还没入题,就被女儿一语道破,话题的主动权,就这么易手了。

知道女儿聪慧,性子也是外柔内刚,蔡邕干脆开门见山,事无巨细的把蔡、王两家的交情,以及这些日子以来,发生的一切都讲述了一遍。最后问道:“琰儿,事关终身,你自己怎么想”

眸光流转,亮如星辰,蔡琰的视线终于离开了焦尾琴,转向了老父:“依父亲的说法,适才在中军帐,您已经明确的提及了此事女儿想知道,王公子是怎么想的。”

“他”蔡邕头很大。

女儿没有表现出明确的排斥,反而显得饶有兴致,这是个好现象。不过,这里面似乎还有点别的玄机女儿心,海底针,尽管老人通晓经史,学贯古今,但依然摸不透女儿的心思。

而那位王公子蔡邕暗自苦笑,从这方面来讲,自己和公节,还真是同病相怜呢。

“他没有明确表态,看起来似乎有些羞赧,嗯,应该不是要拒绝的意思”蔡邕开始挖空心思说好话,其实他暗示过后,王匡就把话题给岔开了,王羽脸上的表情,更是看不出丝毫端详,他这些猜测都是凭空臆想的。

“羽儿不光勇猛,亦有才学,为父复述的那些,就已经很有意味了,他还自行取了个字,叫鹏举。”

“丰羽为翼,振翅高飞,鲲鱼化鹏,扶摇万里”朱唇轻启,语声幽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确很有意境,也很符合王公子的生平,不过充斥其间的,却依然是男儿的豪情壮志,但鲲鹏羽翼之下,可有燕雀安居之所”

“”蔡邕不能答。

乱世之中,武夫当国,他自己明白这个道理,但又怎好向女儿解释女儿憧憬的,是那种琴瑟和鸣的和谐,而王羽能带来的,恐怕只有金戈铁马的惊秫,他又怎好勉强

思忖良久,他亦想不到说辞,最后只能长叹一声,无奈离去。

方出帐门,却听得帐内琴声又起,蔡邕摇头苦笑,可惜了一场好姻缘。

然而,再走出两步,他突然心中一动,这琴曲不对

蔡邕以文乐闻名于世,自忖天下乐曲,无所不知,然而,现在听到的这首,他却一点印象都没有。曲风大异于当世流行的,亦有别于古风,倒似从乡间俚曲改编而来。

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此曲之中的意境,和他所创的游春、渌水、幽思、坐愁、秋思五弄大相径庭,反有金戈铁马,沙场鏖战的味道在其中。

闻弦歌而知雅意,蔡邕辩乐之能,同样独步天下,他驻足聆听,未久,口中便已低吟有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待睁开眼时,老人脸上再不复先前的颓丧,而是神采飞扬:“琰儿,这一次,你终归瞒不过为父呵呵,好一个王鹏举,好一曲十面埋伏”

挥挥袖,蔡邕长笑而去。

第十四章枪出猛虎啸

时近正午,日暖生烟。

这是士兵们最盼望的一刻,因为有饭吃了。

这个时代,普通百姓一天都是早晚两顿饭,有三顿饭吃的,只有那些富贵人家。

但现在是战时,王太守为人也大方,所以,自从河内军移兵河渡,与西凉兵马展开对峙之后,河内的郡兵们难得的享受到了富贵人家的待遇,自是高兴得不得了。

其实,这也是方悦之所以在王匡和韩浩的争执中,恪守中立的基础上,更偏向王匡的主要原因。

当兵拿饷,扛枪吃粮,这是很朴实的道理,谁更大方,更体贴,自然就更受欢迎。哪怕为此要多冒点风险,但只要不是白白送死,都是可以谅解的。

然而,在这一天的中午,无论王家的私兵还是郡兵,都扔下了饭碗,纷纷向大校场涌了过去。

伙夫们也不意外。

尽管因为刚经历过恶战,危机亦未接触,王使君特意嘱咐过,午餐要丰盛些,加些肉食进去。按照常理,这样的美餐放在眼前,那帮没见过世面的家伙肯定要打破头来抢。

有肉诶

不过,既然有大热闹可看,军卒们的反应也就可以理解了。将饭勺丢进锅里,围裙扔在地上,伙夫们也大呼小叫的挤进了汹涌的人群之中

方都尉要和王公子比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