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10

分节阅读 1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消极处事,只会白走一趟。

不过,积极虽好,过度就容易撑着,王匡就是积极过度的范例。

架空王匡的办法虽省事,但王羽却不想用,倒不是他突然婆妈起来了,只是随着了解的加深,他身体里的父子亲情开始复苏,他不想恶意欺骗这位值得尊敬的老人。

王匡颤巍巍的探出手臂,抓住了王羽的手,温声问道:“羽儿,你没受伤吧”

那一瞬间,王羽只觉心里有什么东西破开了似的,仿佛坚冰开裂,然后一股暖流顺着裂缝,直入心田

罢了王羽在心中暗叹一声,自己不是后世那个铁血煞神了,把一切都当成任务的习惯应该改改才对,至少,对自家人应当如此。

对老爹,不一定要用心计骗,用真心哄也未尝不可。

“父亲,孩儿没事,幸亏文则指点得法,接应得力,孩儿侥幸得脱,全身而退。”

“以后千万不要再冒这种险了”王匡心有余悸的说着,然后又抬头望了眼于禁,想着夸奖、勉励对方几句,结果一打眼就是一阵恍惚:做为这种惊天行动的助手,此人未免太普通了一点。

“文则所长在于行军布阵,尤其在安营立寨方面,颇有独到之处。”王羽替于禁解释道。

王羽把于禁留在中军帐,并不是为了示亲近,提高好感度,而是要有所安排。有人才不能用,那是昏聩之主的特征,王羽虽没当过领袖,但见得却不少,对用人之道也不陌生。

将功劳分给于禁倒是小事了。这个功劳纯粹是虚名,多个人分,不会减弱什么,反而会增强真实度。这样一来,想越级提拔于禁,也有理由了。

“哦”王匡微微一怔。

一般来说,称赞武将,都要称赞对方的武勇,谋臣智者则是称赞运筹帷幄,明见万里什么的。说人擅长安营立寨,跟骂人没用差不多。

不过王羽说的认真,于禁脸上更有得遇明主的激动之色,王匡算是被搞迷糊了。难怪这俩人能配合默契,确实一个比一个更怪。

王匡无暇去思考这些旁枝末节,反正儿子想要提拔心腹,也不是什么坏事,反正儿子顿悟后,展现出来的勇武,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所能想象的范畴,只要再秉承着跟自己一样的信念,就把兵权交出来又如何

而且,现在最关键的是军情。

“羽儿啊,接下来就交给你了”王匡谓然长叹一声:“本家的兵马由你统御,郡兵,就拜托方都尉了。你与方都尉商量着安排退兵罢。”

一声长叹中,饱含着不尽的失望与忧伤,听得方悦大喜过望,王羽惊诧莫名。

“末将遵令”

“父亲您怎么”

“人力有时而尽,很多事不是有决心就行的,这两天,我想了很多”

王羽的冒险,给了王匡极大的触动,他认为是自己的执着,逼得儿子铤而走险。尽管王羽的变化,整体上是件好事,但王匡也意识到了,勇气过度的儿子,同样不是他乐于见到的,因为他会担心,担心到牵肠挂肚,寝食难安。

再说,王匡只是救国心切,也不是真的疯了。

现实情况摆在这里,失去了韩浩的援助,单凭现有的力量,别说进攻,连自保都难。

与其把兵马都白白葬送掉,还不如暂退待机。王匡对诸侯联军还心存幻想,指望着其他几路兵马大举进攻,让董卓首尾难顾呢。

王匡的突然转变,把王羽给晾在这儿了。

王羽心生感叹:人心,果然是最难预估的,尤其是夹杂了亲情在里面。

这方面是他的弱项,因为他前世没体验过这个,他是孤儿,只有孤儿才最适合特工这个职业。

亲情,对前世的他来说,只是可以用来评估人质重要程度的依据

眼见老爹一脸颓丧,方悦欢欣鼓舞,蔡老则松了口气的样子,王羽突然笑了:没关系,虽然没想到是这么个局面,不过,自己为了糊弄老爹,也是有所准备的,现在只要稍作变更,照样好用。

“父亲,您想放弃勤王大业吗”

王匡一愣,随后,脸色的愁苦之色更浓重了。

方悦见状,急忙出言打岔:“王公子,王使君重病不起,对军队士气的影响很大,莫不如暂忍一时之辱,静待良机,再图卷土重来。”

一边说,他心里也是暗暗叫苦:好容易老的松口了,小的却又咬着不放,这父子俩分明就是俺老方的灾星哇

“有心回天,无力杀贼”王匡仰天悲呼:“羽儿你甘冒奇险,却也功亏一篑,天不亡董贼,为之奈何啊”

方悦闻言差点没笑出声来,他扭过头,眨着牛眼,似笑非笑的看着王羽,虽没出声,但意思却表达出来了:小子,刚才把俺说的一愣一愣的,很牛是吧现在,你敢不敢把刚才那套东西说给你爹听

王羽不搭理这劣货,他知道对方不敢告密,万一把王匡气个好歹的,或是牛脾气重发,方悦就彻底抓瞎了。

“父亲差矣。”

王羽朗声道:“董卓是国贼不假,但若只有他一人,为祸焉能如此之烈辅佐他的西凉诸将,一样为恶不浅。西凉军本就残暴,董贼若在,尚能有所约束,董贼若去,谁能担保这些人会做出什么事来父亲,圣驾就在洛阳,万一”

“咝”王匡和蔡老同时倒抽了一口冷气。

方悦一张嘴张得老大,娘咧,一样的话,还能这么说效果则完全相反似乎是怎么说怎么有理啊到底是自己太笨,还是王公子太精明

有的放矢,说服工作就是这么简单。

危言耸听取得了初步的效果,王羽接下来要做的是,爆料

“孩儿之所以冒险,因为我军正面临巨大的危险。而危险的来由,就要从董贼对河内军的看法,与父亲的战略说起”

王羽一扬手,将事先准备好的舆图摊开,抖擞精神讲解道:“盟津与河阳,一东一西,与洛阳隔河相望,父亲与韩浩分驻两地,看似互为犄角,意在牵制。然则,父亲一直主张渡河攻取河阴。河阴、河阳相去极近,黄河冰封后,几如毗邻,即便击退了河阴的西凉军,顶多也只是将战线向前推移,获取一场胜利”

王羽稍一停顿,好让几个听众有时间消化前面说的内容,然后继续道:“好处仅此而已,坏处却是拉长了战线,犄角呼应之势荡然无存,要么孤注一掷的攻向洛阳,要么退回河阳,回到原点,否则就只能只有坐等西凉军围攻一途。父亲并非不知兵之人,为何会行此不智之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