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6

分节阅读 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手中画戟一摆,他傲然说道:“本将在抓刺客,你们这些废物都给我闪得远远的”

西凉兵也是都桀骜不驯的,哪里受得了这样的蔑视平时倒也罢了,吕布毕竟是上官,单对单,军中就没有能在他手下走过三个回合的,受气也只能忍了。

现在,这厮已经反了,杀之有功无过,再厉害,还能以一敌百,敌千不成

众兵杀气腾腾的围了上去,口中叫嚷有声。

“杀了他”

“杀逆贼”

“他现在就一个人,并肩子上,杀了他”

尽管已经怒极,可看到吕布手持画戟,傲然而力,却没人敢抢先动手,可见其威势如何惊人。

王羽叹了口气,这样都打不起来,真是无奈啊,不过,掩护自己逃跑却足够了。他毫不迟疑,转身就跑。

“贼子哪里走”吕布哪里肯放过他这个罪魁祸首,只是身边围了一圈人,他再牛,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冲破封锁,狂怒之下,他直接将手中的画戟投了出去。

这是吕布的含怒一击,威势自是无比惊人

在画戟投掷方向上的几个军卒,本来还在怒吼,结果忽觉黑影临头,狂风扑面,仿佛天上掉下来了一座山似的,连身形都站不稳了。其他人也是张口结舌,再喝骂不出半个字来。

他们都被惊到了

被波及者尚如此,身为首要目标的王羽,感受更深,他先感受到了劲风袭体,然后才听到了那沉重的呼啸声。

一掷之威,竟至于斯

生死一线,王羽表现得却很镇定。这时候,转身或躲避,都来不及了,画戟速度实在太快,威力也太强,让他这个受过躲子弹训练的人都是措手不及,只能硬抗了

他身体顺势前扑,用一个很怪异的姿势,抬起右脚,向上反撩

用这种动作,应付吕布的全力一掷,怎么看怎么象是在找死。

画戟不是长枪,光避过枪尖的锋芒没用,还得避开两侧的月牙刃,吕布知道王羽动作敏捷,所以才直接把武器扔出去。王羽的应对,显然有些托大,就算他那一脚能避开锋刃,踢中画戟,也未必憾得动画戟前冲之势,一样死路一条。

“嘭”像是用尺子量好了似的,王羽一脚正中画戟的戟头

“咦”吕布瞳孔一缩,他看得分明,王羽这一脚虽然是从下而上撩上来的,但最后却是从侧面踢中的画戟

一脚踢中目标,王羽左手在地上一撑,身体侧翻,恰到毫厘的避过了画戟。方向略偏的画戟,与他贴身而过,甚至割破了他的衣服,但就是没伤到他半根毫毛。

“轰”错过目标的画戟一头撞在了寨墙上,整面墙坍塌崩离,轰然而倒,一道身影飞快的蹿入了烟尘,随后,彻底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吕布知道再追不上,他随手一拳打倒一个想趁他失了武器,上来捡便宜的西凉兵,扬声发问:“有这样的身手,当非无名之辈,尊驾何不留下姓名,以待日后相见”

回应他的,只有风吹树摇的沙沙声。

过了好一会儿,当吕布已经失去耐心,将愤怒发泄到杂兵身上,提着两个士卒往人堆里乱砸的时候,黑暗中才传出一个清朗的声音。

“泰山王鹏举吕温侯,后会有期”

第七章一诺千金重

时近三更,冬夜的严寒如同水银泻地般无孔不入,透过身上的战袄,一丝丝的渗入身体,试图将所有的热气都驱赶出去。

然而,这并不是于禁感到战栗的原因,带给他这种前所未有的感觉的,是他在深夜的某一刻,看到的景象。

最初,只是一点火星在黑暗深处炸开,转瞬即逝,快的几乎让人以为看到了幻觉,但一直全神贯注的于禁很清楚,那不是错觉。

仿佛种子破土一般,那点火星转眼间便绽放成了一朵小花。随即,火花开始扩散,一圈圈漾开,仿佛水面上的波纹,然后,这些波纹变得薄厚不一,凌乱开来。下一刻,却又是象被什么东西所吸引,猛的汇聚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根巨大的光柱,径直向东南延伸开来。

这才是于禁战栗感的源头。

看到这景象的第一时间,一个匪夷所思,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念头浮现在他脑海之中,公子得手了。

营内爆发出的,震天般的喊杀声,更是成为了明证。若非公子已然得手,纵使被发现了,又怎么会掀起如此规模的动乱

即便远在半山,无法分辨出喊杀声的具体内容,但于禁还是清晰的感受到了西凉军的情绪。

那是一种夹杂了恐惧、焦虑,以及愤怒的情绪

于禁很肯定,此刻,只消他手上有数百精兵可用,也不用多做布置,一个全军突击的命令便足矣,全胜可期这支由数千西凉精锐组成的军队就算不全军覆没,也得损失过半,彻底失去战斗力。

一人之力,竟至于斯于禁何幸,得以亲眼见证之

震撼过后,涌起的是担忧,那是对王羽安危的牵挂。

到底是身经百战的精锐,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凉军已经从最初的混乱无序中恢复过来。秩序恢复的同时,也有了明确的追击方向,众寡悬殊之下,就算公子本事再高,也无法确保无虞。

若是在今日之前,于禁肯定不会这么关注自家公子,但见识过了王羽的手段魄力之后,他已经将王羽视为了未来的希望。

所谓私兵,其实是从春秋战国时代的门客衍化而来,当日信陵君窃符救赵,为他奔走的侯赢、朱亥,都是门客。其前途命运,与所在国家只有间接关系,与主君才息息相关。所以,当年的朱、侯二人在信陵君违背魏王旨意时,依然死心塌地誓死相随。

这就是门客的忠义。

以门客自居的于禁,时常会对主家的前途感到忧虑。

家主王匡为人磊落,忠君守义,然而,却不通权谋之道。如今,乱世的征兆已经很明显了,这么一个老好人,有可能拼搏出一片天地吗

于禁很怀疑。

当初大将军何进派出去招兵的府掾,远不止一两个,光泰山郡就有两人,一个是王匡,另一个则是济北相鲍信。

后者如今拥兵近万,在兖州混得风声水起,地位权势远在王匡之上。于禁时常会设想,如果当年他跟着鲍信,现在会怎样

按说他受了王家的供养,就不应该有别的心思,但王家的前景实在黯淡。王匡不擅权谋,好歹还能算是个仁厚之主,对于没太大野心的于禁来说,倒也值得尽宾主之谊。

王匡后继无人,这才是致命伤。

王匡早年无后,老来得子,全家上下都是爱若珍宝,宠溺异常。长于深宅妇人之手,十五岁之前连王家大门都没出过,最夸张的是,他十岁才断奶

人之初生,都差不多,培养方式很大程度决定了人的性格,王家那种方式养出来的孩子,会是个英雄才见鬼了呢。

于禁的失望,便源自于此。

其实不单是他,王家兵当中,原来也颇有些有本事的,山东多豪杰,泰山最无双,这话自不是空口白话说出来的。

但时至今日,那些人都已经纷纷散去,剩下的,泰半都是些只想着拿饷吃粮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