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地师 > 分节阅读 241

分节阅读 24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等人被俘,加上哱拜等人逃走,城里的叛军已是群龙无首。明军进入城里,再没有遇到任何抵抗,所到之处,叛军官兵无不束手就缚,唯一要让叶梦熊等人操心的,就是如何安置这么多俘虏的问题了。

党馨原来的巡抚衙门被收拾干净,临时充当了叶梦熊的总督府。李如松、萧如熏等将官被召集到总督府的议事厅,商议宁夏一役的善后事宜。

“军士是无辜的。”萧如熏说道,“首恶是哱拜和刘东旸,从犯是许朝、哱云等人,至于这些下层的军士,完全是被裹胁其中,不应治罪。”

“可能还是要查一下吧,看看有没有人在宁夏沦陷期间欠下过血债。对于以往的事情完全不闻不问,也不合适。”苏昊提醒道。

萧如熏道:“改之提醒得对,萧某已经让人把俘虏按照原来的建制编排,下一步就是要深入地查问一下,看看有哪些人有为虎作伥之举,这些人肯定要挑出来严惩。”

叶梦熊道:“本督答应过,首恶必办,胁从不问。许朝、哱云这些人,需要送回京师去等待朝廷发落,至于城中的溃兵,就不宜再滥杀了,以免重新激起兵变。”

萧如熏道:“总督放心,末将肯定不会滥杀,除了极个别确是血债累累之徒,其余的有罪之人,末将会尽量留下他们的性命。叶总督,你看让这些罪兵去煤矿挖煤以抵罪责,是否合适”

“哈哈哈,季馨原来是存了这个想法啊。”叶梦熊笑道,“你是宁夏总兵官,如何处置你的士卒,本督就不干预了。”

第364章善后

尽管让哱拜、哱承恩等人逃走了,但宁夏之役仍然可以算是大获全胜。朝廷调用的兵力远比预想的要少,而战事的持续时间也大大缩短,节省下来的军费十分可观。

叶梦熊手下的书吏忙着写报功文书,对于参战各将领的功劳分配,自然是要颇费一番心思的。好在苏昊主动谦让了攻克宁夏城的功劳,萧如熏知道自己根基尚浅,能够当上宁夏总兵官已经是很不容易,因此也不再与李如松争功。这样一来,宁夏之役的首功就算到了李如松的头上,也不枉他劳师费力地跑一趟了。

首功之下,萧如熏、苏昊、马千乘分别领了次功,然后就轮到各部的中下层军官以及有突出表现的士兵。徐光启、郝青等技术人员也都名列请功名单之上,在这样的大胜利面前,估计朝廷也不会吝惜这些功名的。

按照朝廷事先的安排,收复宁夏城之后,萧如熏的宁夏总兵职位依然保留,统领宁夏诸卫兵马。他把自己原来所带的平虏所军将都普遍升了一级,让他们分任各卫所的千总、百总等职。至于再上一级的参将、游击将军等位置,就只能等兵部再安排人来担任了。

宁夏城里被刘东旸、哱拜裹胁参加叛乱的官兵受到了严格的甄别。有罪行的官兵被夺去军户身份,送往煤矿当苦力。普通军官被调离原来的队伍,降职甚至贬为普通士兵使用。至于原来就是士兵的,现在贬无可贬,也不宜责罚,只能继续保留使用。不过,他们头顶上的罪名还要再扛一段时间,萧如熏发下号令,说如果这些士兵在一段时间内再有什么违犯军令之类的过错,就要二罪并罚,予以严惩。

除了那些被送去挖煤的军士之外。其余参与了叛乱的官兵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在朝廷大军兵临城下之时,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末日来临,城破之日就是他们的断头之时。谁料想,朝廷大军顺利地攻破了城墙,却没有对他们大开杀戒。区区的降职或者警诫几乎不能算是惩罚,能够活下来就算是万幸了。

让官兵们更加觉得意外的,是萧如熏随即宣布了整个宁夏卫的福利计划。原来仅限于平虏所官兵享受的煤炭供应和蔬菜暖棚。将推广至宁夏诸卫的所有官兵。萧如熏还承诺,党馨担任宁夏巡抚期间拖欠的官兵薪饷和服装,将在未来一两年内全部补齐,而官兵的屯田税赋,也将减免两年,既往不咎。

“多谢萧总兵”

“萧总兵仁义”

“愿为萧总兵鞍前马后。两肋插刀”

消息传出,宁夏卫官兵奔走相告,更有跑到总兵府门口痛哭流涕、磕头立誓之人。萧如熏让手下的中军官出去安抚那些前来表示忠心的官兵,自己坐在议事厅里,与苏昊谈起此事,也是感慨万千。

“这些原本都是他们应得的东西,若是党馨能够早点给他们这些。也不至于惹来杀身之祸了。”萧如熏说道。

苏昊道:“党馨死有余辜,可怜的是那些被逼着造反的军户,莫名其妙地被裹胁进去,送了性命。还有那些为了平定叛乱而捐躯的将士,也是无妄之灾。而这一切,全都是因为党馨一人的贪念啊。”

萧如熏道:“改之,说起此事,萧某真要特别感谢你。其实这煤矿也罢,暖棚也罢,都是拜你所赐,我宁夏卫官兵要感谢的是你才对啊。”

苏昊道:“萧大哥言重了,我做这些事不过是举手之劳。边军兄弟们戍边如此艰苦,我出这点力算得了什么”

“大恩不言谢,改之这一次对我宁夏边军恩重如山。萧某只能日后图报了。”萧如熏说道。

“萧大哥这样说,就让小弟汗颜了。”苏昊摆摆手,揭过了这个话题,转而问道:“萧大哥。你现在是宁夏总兵了,对于未来宁夏卫的防务,可有何想法”

萧如熏知道苏昊不是凭空发问,便道:“萧某正想听听改之的想法呢。”

苏昊也不客气,直接说道:“苏昊与萧大哥在平虏城的时候,曾与萧大哥谈起过,对于鞑靼人的威胁,进攻比防守更有效,萧大哥可记得此话。”

萧如熏点头道:“当然记得,改之的意思是”

苏昊道:“我这些天在想宁夏卫的事情,我觉得,虽说此次兵变源头是在党馨,但边地的生活艰苦,也是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善边地的生活环境,增加人口,边地的稳定是很难保障的。”

“改之言之有理。”萧如熏说道。

宁夏卫的生活条件之艰苦,萧如熏是最有体会的。苏昊到平虏城之后,帮助边军找到煤矿,又建了蔬菜暖棚,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提高了当地的生活水平,但这种提高是非常有限的。反季节蔬菜在去年卖出了天价,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军户开始建暖棚、种蔬菜,冬季的菜价很快就会降下去,充其量也就能够保障边军在冬季有新鲜蔬菜吃,要想靠这个完全改善生活,是做不到的。

生活条件艰苦带来的最严重后果,是很少有女人愿意嫁到宁夏卫来,甚至有些已经嫁过来的女人,也有因为艰苦而逃走的。大量的军户在这边地熬成了老光棍,也成了当地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如今是叛乱初定,萧如熏给归顺的叛军士兵们提供一些福利,能够得到大家的感激,短期内能够稳定军心。时间长了,如果生活条件还是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军户们的怨言必然还会产生,到那时候,不知又会惹出什么新的乱子来。

可是,要改善当地的生活,有那么容易吗萧如熏情不自禁地把目光投向苏昊,希望能够从这个年轻人那里得到一些新的启示。

苏昊说道:“萧大哥,我认真研究过宁夏卫这个地方。这周边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还有大量珍稀药材,如果能够吸引内地商人到此投资开矿、种植药材,不失为一条致富之道。此外,宁夏平原自古就有引黄河灌溉的传统,秦汉年间即有水渠,大唐年间开凿的唐徕渠至今仍在发挥效用。只是近年来由于气候原因,黄河水量减少,引水难度加大,导致农业衰退。若能重新修缮灌溉体系,甚至在黄河上垒坝蓄水,提高水位,让宁夏恢复塞上江南的风光,并非难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